剪紙姑娘

剪紙姑娘

《剪紙姑娘》是第三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的表演二等獎作品。由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選送。

基本信息

簡介

經改版後該節目於2006年狗年春節聯歡晚會 中全新亮相,引發剪紙狂潮。領舞者王曉園亦一舉成名,引起網友的激烈討論,王曉圓本人幾乎成為“剪紙姑娘”的代名詞。整齊、美觀、喜慶是這個節目的最大特點,將傳統的民間藝術剪紙作為舞蹈元素,色彩艷麗的服裝是這個節目最最新穎、也最有創意的構思。《剪紙姑娘》中,一群美麗的剪紙姑娘,人刀合一,手藝出神,他們遊刃有餘地在紙上穿梭刻畫,無須打底稿,一刀一線,“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缺如鋸齒、線如鬍鬚”;刀刀線線,鳥獸蟲魚、翎草花卉、戲曲人物、祈福文字等等便躍然而出。看了看家中“龍鳳程祥”的剪紙和“狗年大吉”的貼花,不禁嫣然,我國近200年歷史的剪紙藝術將永遠在喜慶節日或平淡生活中給我們帶來真誠、生動的祝福。

後該節目獲得2006年“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歌舞類三等獎。

主創人員

剪紙姑娘 剪紙姑娘

作品編導:張偉東,許瑾作曲:董京安

創作單位: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

領舞:王曉圓

風格特色

音樂

該舞蹈作品的音樂融合和古典,民族與現代。調皮,活潑,青春,激情。

服裝

正面是白底紅花紋,表現姑娘的美;背面是紅底白花紋,表現剪紙圖案的美。一前一後的顏色反差使視覺衝擊力效果強,加上動作的反差讓人陶醉其中。該作品亦名為《剪紙·姑娘》,一前一後,一正一反,剪紙和姑娘,服裝造型對作品名稱進行了最好的詮釋。

舞蹈風格

動作特點

剪紙姑娘 剪紙姑娘

在舞蹈的編排上,通過人數的變化,音樂的過度,由點到面的擴散,使獨舞瞬間變成了群舞。獨舞部分是在講述一個人物形象,而群舞部分是在演繹主人公的手藝和絕活。運用的群舞進行編排,完全是芭蕾編舞法的一種最典型的編創手法。通過群舞的形象來刻畫主人公的內心世界,簡單的主題動作:擺頭,夾肘,仰頭,翹臀。這典型的幾個形象共同描繪了剪紙姑娘內在性格的開朗、活潑。群舞部分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姑娘形象的心理外化,一部分是剪紙圖畫的創作過程。在這段群舞的設計上,不僅使用芭蕾的編創手法,還對空間調度、構圖的設計進行了有意義的設定。一出場的三角形,給人以尖銳、突出和強大的衝擊力。為了不使三角形過於直白的體現,編導從動作的處理上,採用了身體的晃動。明快的節奏讓姑娘們一個個朝氣蓬勃,青春亮麗的形象一下子爆發出彩。主題動作反覆了三遍以後,造型由三角形變成“M”型,這個造型運用的很巧妙,一方面它顯示了剪刀的形態特點,另一方面也將每一個人都得到了展示。在“M”的造型中,兩邊的展開部分顯得開闊氣勢,中間部分顯得尖銳,為了使的畫面的連線性更強,又要突出剪紙的特點——鏤空,編導設計了兩邊的演員在二度空間上運動,中間的演員則在一度空間上運動,這樣既突出了剪紙“鏤空”的特點,又展示了層次感,猶如摺疊過的紙的形態,又同時擁有一種現代的審美。在這個作品中,既有獨舞、雙人舞、還有三人舞、群舞,編導不但沒有因為設計了諸多舞段而昏頭,反而把各個舞段運用的如此巧妙,構思如此的新穎,造型的獨特變化,給觀眾帶來別樣的新鮮審美感受。這個作品在創作上,不僅與時俱進,而且開拓創新。從剪紙的形式上看,前部分通過對傳統剪紙技藝的描述和展示,後一部分則是在傳統的基礎上,融入現代的元素,與時代同行。從剪紙的內容來看,它的背景是2008奧運會徽的標誌,演員的動作也跟前部分有所改變,多數動作都是從奔跑的姿態上演變的,跟體育健兒奮力拚搏的形象相吻合,還與當今社會的主流思想和精神有密切的關係。不僅是一個舞蹈作品,一個展現傳統民間藝術的作品,而且還是一個體現著人文精神的作品,不僅是表面中的肢體藝術,更重要的是滲透著文化精神的內涵於其中。

完美結合

在剪紙藝術中,剪紙藝術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作者大多出於鄉村婦女和民間藝人之手,由於他(她)們以現實生活中的見聞事物作題材,對物象觀察,全憑純樸的感情與直覺的印象為基礎,因此形成剪紙藝術渾厚、單純、簡潔,明快的特殊風格,反映了農民那種樸實無華的精神。民間剪紙的題材是很廣泛的,它既反映現實生活中民眾喜聞樂見的事物,也表現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剪紙姑娘》這個作品就是選用了傳統的剪紙技藝,運用人們肢體的舞蹈表現手段,表達人們對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藝術特點

線線相連與線線相斷

剪紙姑娘 剪紙姑娘

剪紙作品由於是在紙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須採取鏤空的辦法,由於鏤空,就形成了陽紋的剪紙必須線線相連,陰紋的剪紙必須線線相斷,如果把一部分的線條剪斷了,就會使整張剪紙支離破碎,形不成畫面。由此就產生了千刻不落,萬剪不斷的結構。這是剪紙藝術的一個重要特點。剪紙很講究線條,因為剪紙的畫面就是由線條構成的。根據實踐經驗把剪紙的線條歸納為五個字:“圓、尖、方、缺、線”。要求達到:“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缺如鋸齒、線如鬍鬚。”可以說線條是剪紙造型的基礎。在舞蹈作品中,編導同樣遵循著這樣的理念特點,通過一度二度空間的轉化,手手相連,前後交錯的方式來組合,不但能在剪紙上能夠體現“鏤空”效果,在人的肢體上也同樣能夠實現,而且肢體鏤空的美還是立體的,具有空間感的鏤空造型和動態的美。

構圖造型圖案化

在構圖上,剪紙不同於其他繪畫,它較難表現三度空間、場景和形象的層層重疊,對於物象之間的比例和透視關係也往往有所突破。它主要依據形象在內容上的聯繫,較多使用組合的手法,由於在造型上的誇張變形,又可使用圖案形式美的一些規律,作對稱、均齊、平衡、組合、連續等處理。它可以把太陽、月亮、星星,飛鳥、雲彩,同地面上的建築物、人群,動物同時安排在一個畫面上。常見的有“層層壘高”或並用“隔物換景”的形式。在《剪紙姑娘》中,構圖的造型圖案化也同樣有所展示,從獨舞到群舞,從群舞形象的轉化和表現上都很清楚的表達,三角形、M形、一橫排、一橫排(前後錯開、上下錯開、正面、反面、側面、二度空間和三度空間的對比)、兩橫排的反向交叉、兩縱排(中二人)、兩個大三角的對立等造型。豐富的造型變化,給人帶來一種一次一次的震撼。

有節奏感

由於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要求剪紙在處理形象時,既要抓住物象特徵,又得做到線條連線自然。因此,就不能採取自然主義的寫實手法。要求抓注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膽捨去次要部分,使主體一目了然。形體要突出,形成樸實、大方的優美感,物象姿態要誇張,動作要大,姿勢要優美,就像舞台上的亮相動作一樣,富有節奏感。

色彩單純、明快

剪紙的色彩要求在簡中求繁,少作同類色、類似色、鄰近色的配置。要求在對比色中求協調。同時還要注意用色的比例。如用一個為主的顏色形成主調時,其他顏色在對比度上可以程度不同地減弱。有時碰到各種顏色並置起來,稍有生硬的感覺時,則把它們分別套入黑色。金色剪成的主稿里,即可獲得協調、明快的感覺。演員的服飾只選用了紅色和白色進行搭配設計,形成了色彩單純、明快、清新自然的氣質。

刀法要”穩、準、巧”

“穩、準、巧”在作品中亦是如此。動作形象的抓的穩,提煉的精練準確,造型和構思的巧妙運用。手鼓的拍打促進著時代節奏的變化,管樂 的吹奏又給我們留有傳統的鏇律。一開始編導採用女子獨舞的形式上場,這樣既簡單又明了的交代了作品的主題形象,通過鏤空的剪紙圖案而設計的服裝來體現剪紙的姑娘。再典型就要看演員的手勢和身體的姿態了,一手於腦後蓋頭,一手於臉前抱頭,兩手反向交叉向兩邊延伸,形成剪刀造型,胯部的扭曲與身體形成“S”型,正好符合中國傳統女性那種陰柔的美。兩手的反向交叉引申配合一個長音來體現傳統藝術的遙遠和神秘感,伴隨手鼓的拍打促使我們逐漸進入現代社會。運用現代MIDI的製作方法,配上金屬樂器的打擊、爵士鼓的鼓點、清晰的節奏給人帶來一種清新、簡潔、明快的心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