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金]

剛果[金]
剛果[金]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剛果民主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du Congo),簡稱剛果(金),舊稱薩伊(法語:Zaïre),是非洲中部的一個國家。首都為金夏沙。國土面積約234.5萬平方公里。公元1世紀班圖人到此定居。13世紀建立庫巴王國。14世紀下半葉剛果王國興起。15世紀起遭到西方殖民者入侵。1885年被劃為比利時國王的私人采地,稱剛果自由邦,1908年改稱比屬剛果。1960年6月30日獨立,定名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利)。1964年改用現名。1966年首都改名金夏沙,1971年改名薩伊共和國。1997年恢復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至今。剛果(金)是非洲第二大和世界第十一大的國家。人口超過7700萬,人口數量世界排名17位、非洲排名第四的國家,以及正式法語人口最多的國家。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剛果民主共和國 剛果民主共和國
現被稱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地區,在8萬年前即有人類居住。早期的歷史開始於剛果班圖人的遷移浪潮,他們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500年從西北遷移到 盆地地區,期間包括前殖民地時期至推翻殖民者時期。班圖人的遷徙取代了本地土著俾格米人,他們將其文化融合進現代剛果南部地區。班圖人從西非地區學習了農業和鐵器的使用方法,以剛果班圖語係為主要方言。
人類隨後從達爾富爾和蘇丹科爾多凡地區遷移進入剛果北部,東非人也遷移進入剛果東部,加速了民族的融合。人類遷移使技術從石器時代過渡到 鐵器時代。南部和西南部人大部分是狩獵、採集者,幾乎不含金屬技術的使用。金屬工具在這段時間內的發展,徹底改變了農業和畜牧業。這導致東部和東南部的狩獵採集者被班圖人取代。10世紀的班圖人完成了最後一次向中部非洲西部的擴張。人口的增長使交易網路迅速形成,商業交易主要為鹽、鐵和銅。
在公元5世紀,一個氏族社會開始沿烏朋巴湖與加丹加的盧瓦拉巴河兩岸發展。此文明被稱為烏彭巴,最終演變成盧巴帝國(Kingdom of Luba)以及隆達王國(Kingdom of Lunda)。原始的烏彭巴社會演變成盧巴王國的過程是漸進和複雜的。這種轉變不斷進行,發展出幾種與烏彭巴文化不同的社會文化。每一個社會都來源發展自其之前社會文化(與羅馬文化借鑑希臘文化相似)。
公元5世紀的社會演變在卡蘭巴(Kamilamba)周圍地區發展,然後由一些在桑加和加丹加周邊的文化所取替。在剛果地區出現的是這些特別豐富的礦石,除了在象牙和其他商品的交易外,開始制定文明並實施鋼鐵、銅技術。烏彭巴因自己對金屬工藝的大量需求建立了一套大型商路(超過1500公里的商業網路,直到印度洋)。此外,該地區擁有良好的農業條件和豐富的魚類和野味。其強大的經濟和糧食儲備,使該地區變得非常富有。城邦和中央政府建立在酋長制度上,成為普遍接受的政治制度,統治者變得越來越強大,特別是在16世紀。
1482年葡萄牙的航海家狄亞哥最先發現剛果河、並且在河口立碑為志後,在以後的三世紀中,歐洲人才和剛果開始作初步的接觸;有的人來此傳教,有的人開始在瀕大西洋的河口建立貿易站,用以販賣奴隸和其他物品。但是因為內部蠻荒多阻,深入剛果內部的歐洲人十分稀少。
1816年,英國也對剛果發生興趣, 英國海軍派遣杜凱上校,率領裝備精良的探險隊溯河深入探測,終於因為河流湍急、氣候不適,杜凱一行人終告齎志以歿,他們的遺體現在還埋藏在波馬附近的太子島上。
剛果和文明世界的接觸以及有計畫的開發,始於1874年到1877年。英國探險家李文斯頓冒險深入剛果境內,但他將剛果河誤認為是尼羅河的源流。1874年,新聞記者出身的英國探險家史丹利,組織了一支包括342人的大探險隊,才認清楚了剛果河真貌。史丹利先向英國政府報告這塊還沒開發的財富之地,但是沒有得到當時英國政府的資助支持,所以轉向比利時。
1876年,比利時國王雷奧波爾特二世在布魯塞爾召開國際開發非洲會議,斯丹利在非洲探險和經營的成就,深獲比王的重視,於是就以國際開發名義極力資助斯丹利委託開發,使他重返非洲探險。斯丹利在逗留剛果5年期間,先後在各地建立了22處貿易站,同時在魯巴那河上流行駛汽船,並且在斯丹利瀑布附近建築鐵路,替比利時國王建立了“剛果獨立區”,並且在1885年成立剛果自治邦。同年獲得在柏林會議中的列強所承認,使比利時國王成為剛果自治邦的主人,1908年就將這個地方正名為“比屬剛果”。
剛果自由邦是一個通過殖民控制的非政府組織,由比利時利奧波德二世國王個人控制。利奧波德是董事長和唯一的股東,他越來越多地在上剛果地區攫取象牙、橡膠和礦產在世界市場上銷售(雖然其名義上的目的是為了提升當地人民生活和該地區的發展)。國家包括現代剛果民主共和國整個地區,存在於1885年至1908年期間。剛果自由邦最終因對當地人民日益殘酷的虐待和掠奪自然資源而聲名狼藉,導致比利時政府將其廢除,並於1908年接管。
比利時在1908年舉行了有關剛果的會議,儘管比利時最初不同意,但迫於國際壓力(尤其是來自英國),最終接管了比利時國王的剛果自由邦。從此,它被稱為比利時屬剛果殖民地,在比利時政府的統治下直到1960年。
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剛果民族意識普遍覺醒,民族運動逐漸醞釀。1960年,由帕特里斯·盧蒙巴領導的剛果民族運動黨(MNC)贏得了議會選舉,盧蒙巴被任命為總理。議會選舉剛果人同盟(ABAKO)的約瑟夫·卡薩武布為總統。其他出現的政黨包括Antoine Gizenga領導的非洲團結黨(PSA),和Albert Delvaux與Laurent Mbariko領導的國家人民黨(PNP)。比屬剛果在1960年6月30日獨立,改名為“剛果共和國”。獨立後不久,加丹加省(由莫伊茲·沖伯領導)和南開賽省針對新領導人開展分裂鬥爭。在獨立後留下的100,000名歐洲人大多逃離了這個國家,為剛果人取代歐洲軍事、行政精英鋪平了道路。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剛果民主共和國在世界的位置 剛果民主共和國在世界的位置
剛果民主共和國面積234.5萬平方公里,在2011年7月9日南蘇丹共和國成立後成為非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阿爾及利亞。位於非洲中西部,赤道橫貫其中北部,東接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坦尚尼亞,北連南蘇丹、中非共和國,西鄰剛果共和國,南接安哥拉、尚比亞。海岸線長37公里。

地形地貌

地形分5個部分:中部剛果盆地區,東部南非高原大裂谷區,北部阿贊德高原區,西部下幾內亞高原區,南部隆達-加丹加高原區。扎烏邊界的馬格麗塔山海拔5109米,為全國最高點。薩伊河(剛果河)全長4640公里,自東向西流貫全境,重要支流有烏班吉河、盧阿拉巴河等。東部邊界自北向南有阿爾伯特湖、愛德華湖、基伍湖、坦噶尼喀湖(最大水深1435米,為世界第二深水湖)和姆韋魯湖等。南緯5°以北屬熱帶雨林氣候,以南屬熱帶草原氣候。
剛果民主共和國以剛果河為主流,其他均為支流。剛果河發源於尚比亞境內,流長四千六百六十九公里,為世界第六條最長的河。流域面積廣達三百六十七萬七千八百平方公里,其流量之大和流域之廣,僅次於拉丁美洲的亞馬孫河,位列全球第二,且流量十分穩定。這條河浩蕩西流,經安哥拉注入大西洋。它的重要支流有烏邦基河及卡賽河,另有次要支流十六條,可供航行的有13000公里。

氣候特徵

剛果民主共和國大部份地區位置在北緯4度到南緯4度間,屬赤道氣候區,全年氣溫在攝氏21.1度(華氏70度)以上,平均溫度是攝氏27.8度(華氏82度),濕熱多雨。
以全境來說,全年分乾、雨兩季;每年十一月到第二年五月是雨季,氣候濕熱;六月到十月是乾季,氣候溫和。但是在夏天,中部和東部高原地區常有陣雨或豪雨,不失為解暑的天然良劑,並且中部山地海拔有1000米到2000米,高處山頂終年被雪掩蓋,通常被叫做“月球之山”。

自然資源

世界產量最大的鈷礦——魯蘇西露天鈷礦 世界產量最大的鈷礦——魯蘇西露天鈷礦
自然資源豐富,素有"世界原料倉庫"、"中非寶石"和"地質奇蹟"之稱。全國蘊藏多種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和非金屬礦,其中銅、鈷、鋅、錳、錫、鉭、鍺、鎢、鎘、鎳、鉻等金屬和工業鑽石儲量很可觀。
據1998年12月剛果民主共和國公布的數字,其主要礦產儲量為:銅7500萬噸、鈷儲量4500萬噸、鋅700萬噸、錳700萬噸、鐵100萬噸、錫45萬噸、黃金600噸、鑽石1.9億克拉。
據此前公布的資料,其它礦業資源的儲量為:石油2500萬噸(已探明9270萬桶)、天然氣400億立方米、煤6000萬噸。
森林覆蓋率為53%,約1.25億公頃,占非洲熱帶森林面積的一半。其中8000萬公頃可供開採,木材年均可伐量600萬立方米,但開採62萬公頃。盛產烏木、紅木、花梨木、黃漆木等22種貴重木材。水力資源豐富,估計蘊藏量為1.06億千瓦,占非洲總儲量的40%,世界的13%。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剛獨立時全國劃分為8個省,1972年7月,省改為區(Région);1996年前後基伍區劃分為馬尼埃馬、南基伍和北基伍三區;1997年5月17日,卡比拉政府成立後,國家一級區劃“區”改稱為“省”,並將三省改名:下薩伊(Bas-Zaïre)更名為下剛果(Bas-Congo);上薩伊(Haut-Zaïre)更名為上剛果(Haut-Congo),旋再改東方(Orientale);沙巴更名為加丹加(Katanga)。
2005年剛果民主共和國又根據新憲法把原來的11個省劃分為新的26個省。

金夏沙 金夏沙 伊圖利省 布尼亞
中剛果省 馬塔迪 上韋萊省 伊西羅
寬果省 根蓋 喬波省 基桑加尼
奎盧省 基奎特 下韋萊省 布塔
馬伊恩東貝省 伊農戈 北烏班吉省 戈巴多萊
開賽省 魯耶波 蒙加拉省 利薩拉
盧盧阿省 卡南加 南烏班吉省 蓋梅納
東開賽省 姆布吉馬伊 赤道省 姆班達卡
洛馬米省 卡賓達 楚阿帕省 博恩代
桑庫魯省 洛賈 坦噶尼喀省 卡萊米
馬涅馬省 金杜 上洛馬米省 卡米納
南基伍省 布卡武 盧阿拉巴省 科盧韋齊
北基伍省 戈馬 上加丹加省 盧本巴希

首都

金夏沙(Kinshasa,台灣譯為“金夏沙”),舊名利奧波德城或利奧波德維爾(Léopoldville),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首都與最大城市。面積9965平方公里,人口946.4萬,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城市排名里,它與南非的約翰內斯堡一直在搶奪亞軍的排行,僅次於居冠的奈及利亞第一大城市拉各斯。年平均氣溫26℃。

國家象徵

國旗

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於2006年2月18日更換國旗。新國旗採用該國1966年到1971年間國旗的樣式,但將底色由深藍色改為淺藍色。國旗長寬之比為4:3。淺藍色象徵和平。左上角的星星代表了光明的未來。一道黃紅黃的帶子從左下角到右上角把旗幟劃開。黃色代表豐富的資源,而紅色代表了為國捐軀者的血。

國徽

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徽 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徽
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徽啟用於2006年2月18日,飾帶以法語書寫國家格言“正義、和平、勞動”。正中是一隻獵豹的腦袋,代表總統的權威;兩旁是一根象牙,代表該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一隻梭標代表公共機構用以保護國家利益和共和國價值觀的武器;下面是一個石質基座,代表堅實的民族團結。

國歌

《剛果人站起來》

格言

正義,和平,工作(法語:Justice- aix-Travail)

人口民族

人口

全國總計7727萬人(2015年)。

民族

全國有254個民族,分屬班圖、蘇丹和尼洛特三大語系。班圖語系各部族占全國人口的84%,主要分布在南部、中部和東部,其中剛果族為全國第一大族;蘇丹語系各部族多居住在北部,人口最多的是阿贊德和孟格貝托兩族;尼洛特語系各部族是最早生活在剛境內的土著居民,大多已被其他部族同化,僅餘俾格米和阿盧爾等少數部族現生活在赤道密林里。

政治

政體

約瑟夫·卡比拉繼任總統後,在國際社會大力推動下,剛和平進程重新啟動並取得重大進展,外國軍隊相繼撤出,聯剛團在剛部署總體進展順利。2003年4月,剛政府和國內各派就過渡期權力分配問題達成一致,簽署《全面包容性協定》和《過渡期憲法》,並於6月組成過渡政府,約·卡比拉繼任過渡期總統,兩個主要反政府武裝“剛果民主聯盟-戈馬派”(簡稱“剛民盟/戈馬派”)、“剛果解放運動”(簡稱“剛解運”)、政治反對派和原政府各出一人任副總統,政府各部門及軍隊系統負責人亦由各方分任。
2005年12月,剛舉行全民公投通過了《新憲法》。2006年7月和10月,剛舉行總統選舉,約·卡比拉當選。2009年4月剛執政黨重建與民主人民黨總書記博夏卜當選議長。2011年11月,剛舉行總統大選,卡比拉以48.95%得票率蟬聯,並於12月20日宣誓就職。
2008年1月,剛政府在東部北基伍省首府戈馬市召開南、北基伍省和平、安全與發展大會,該地區部分非法武裝組織與剛政府簽署停火協定。8月,剛政府軍與該地區恩孔達武裝發生衝突,大量平民流離失所,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2009年1月,根據雙方達成的協定,盧安達派兵進入剛東部參與圍剿該地區非法武裝,並逮捕了恩孔達。3月,兩國政府宣布結束聯合軍事行動,盧軍全部撤離剛境。
2008年12月,剛政府聯合烏干達政府、蘇丹南方政府對在剛東北部地區活動的烏反政府武裝上帝抵抗軍採取了統一軍事行動。2009年3月,烏軍從剛撤出。之後在各方努力下,剛東部地區局勢明顯改善。
2012年4月,剛反政府武裝“3月23日運動”(簡稱M23)在剛東發動叛亂,與剛政府軍在剛東戰場形成對峙。11月,M23占領剛東重鎮戈馬,剛東局勢進一步升溫。同月,在大湖地區國際會議等地區組織斡旋下,M23撤出戈馬。12月9日,剛政府與M23開啟談判。2013年2月,剛、盧、烏等11個地區國家簽署《剛果(金)和大湖地區和平、安全與合作框架檔案》。3月,聯合國秘書長任命非洲大湖地區特使,協助各方執行框架檔案。
2010年5月,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決議,決定從同年7月1日起將聯剛團(MONUC)更名為聯剛穩定特派團(MONUSCO),任務重心由監督停火、維持和平轉向保護平民、鞏固和平與維持穩定,任期1年。2011年6月到期後曾延期1年。2012年6月,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決議,決定將聯剛穩定團再延期1年,任期延至2013年6月30日。

憲法

2006年2月18日,卡比拉總統頒布了《新憲法》。憲法規定:國家機構由總統、政府、國民議會、參議院和法院組成;總統為國家元首、三軍統帥,由普選產生,任期五年,可連任一屆,負責維護憲法尊嚴、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安全,在議會監督和政府參與下,保障國家機構正常運行;總理為政府首腦,政府與總統共同制訂國策,政府是國策執行的主要負責機構;政府對議會負責,國民議會可對政府成員提出不信任案;議會兩院可對總統和總理向法院提起訴訟;總統有權解散議會;司法權獨立於立法和行政權,由最高法院、抗訴法院、法院、民事法庭、軍事法庭和檢察院組成。

議會

2006年9月19日和2007年1月19日,剛選舉產生了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國民議會議員500名,參議院議員108名。2011年11月,剛舉行立法選舉,總統派獲得議會多數席位。國民議會議長為奧賓·米納庫(Aubin Minaku),參議院議長為萊昂·肯戈·瓦東多(Leon Kengo Wa Dondo)。

政府

本屆政府於2012年04月28日成立,現由總理、2位副總理、25位部長和8位副部長組成。主要成員有:
總理奧古斯丁·馬塔塔·蓬約·馬蓬(Augustin MATATA PONYO MAPON),副總理兼預算部長達尼埃爾·穆科科·桑巴(Daniel MUKOKO SAMBA),副總理兼國防與前戰鬥人員部長亞歷山大·盧巴·恩坦伯(Alexandre LUBA NTAMBO);
外交、國際合作與法語國家組織部長雷蒙·奇班達·恩通加穆朗戈(Raymond TSHIBANDA N'TUNGAMULONGO),內政、安全、地方分權與傳統事務部長里夏爾·穆耶傑·芒熱(Richard MUYEJ MANGEZ),司法與人權部長維維娜·蒙巴·馬蒂帕(女,Wivine MUMBA MATIPA),媒體、議會關係與新公民意識啟蒙部長朗貝爾·門德·奧馬蘭加(Lambert MENDE OMALANGA),計畫與實施現代化革命後續行動部長塞萊斯坦·武納班迪·卡尼亞米希格 (Célestin VUNABANDI KANYAMIHIGO),國企部長路易絲·蒙加·梅索齊(女,Louise MUNGA MESOZI),經貿部長讓·保羅·內莫亞托·貝熱波勒(Jean-Paul NEMOYATO BEGEPOLE),領土整治、城建、住房、基建、公共工程與重建部長弗里多林·卡斯韋希·穆索卡(Fridolin KASWESHI MUSOKA),交通運輸部長朱斯坦·卡倫巴·姆瓦納·恩貢戈 (Justin KALUMBA MWANA NGONGO),環境、自然保護與旅遊部長巴馮·恩薩·姆普圖·埃利馬(Bavon N'SA MPUTU ELIMA),礦業部長馬丁·卡布韋盧盧·拉比羅(Martin KABWELULU LABILO),水力資源與電力部長布魯諾·卡潘吉·卡拉拉(Bruno KAPANJI KALALA),石油部長克里斯潘·阿塔馬·塔貝(Crispin ATAMA TABE),工業與中小企業部長雷米·穆松加伊·班帕萊(Remy MUSUNGAY BAMPALE),郵政、電信與新聞通訊新技術部長特里方·金-基耶·穆倫巴(Tryphon KIN-KIEY MULUMBA),就業、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長莫德斯特·巴哈蒂·盧奎伯(Modeste BAHATI LUKWEBO),公共衛生部長費利克斯·卡邦格·農比·穆克萬帕(Félix KABANGE NUMBI MUKWAMPA),大學與高等教育及科研部長舍洛·洛齊馬(CHELO LOTSIMA),初級、中級與職業教育部長馬克爾·姆旺吉·方巴(Maker MWANGU FANBA),農業與農村發展部長讓·克里索斯托姆·瓦安維蒂·穆凱斯亞伊拉(Jean-Chrisostome VAHAMWITI MUKESYAYIRA),土地部長羅貝爾·姆溫加·比拉(Robert MBWINGA BILA),社會事務、人道行動與民族團結部長夏爾·納韋吉·曼德勒(Charles NAWEJ MUNDELE),性別、家庭與兒童部長熱納維耶芙·伊納戈西(女,Geneviève INAGOSI),公職部長讓·克洛德·齊巴拉(Jean-Claude KIBALA),青年、體育、文化與藝術部長班扎·穆卡拉伊·恩松吉(BANZA MUKALAY NSUNGU),財政事務部長級代表帕特里斯·基特比·齊博勒·姆武勒(Patrice KITEBI KIBOL MVUL,直接對總理負責);
外交副部長塞萊斯坦·通達·亞·卡森德(Célestin TUNDA YA KASENDE),國際與地區合作副部長迪斯馬·馬格本古·斯瓦納·埃明(Dismas MAGBENGU SWANA EMIN),地方分權與傳統事務副部長埃吉德·恩格科索(Egide NGOKOSO),人權副部長薩基娜·賓蒂(女,SAKINA BINTI),計畫副部長薩多克·比甘扎(Sadock BIGANZA),財政部副部長羅傑·舒倫古·魯尼卡(Roger SHULUNGU RUNIKA),預算副部長阿貝烏維·利斯卡(女,ABUYUWE LISKA),初級、中級與職業教育副部長瑪吉·盧瓦卡布巴(女,Maguy RWAKABUBA)。

政黨

1990年4月前薩伊實行多黨制後,曾湧現出428個政黨(其中在內政部註冊的約370個)。洛·卡比拉執政期間曾一度禁止政黨活動。2001年5月,約·卡比拉總統頒布“政黨和政治團體組織活動法”,正式解除黨禁,同時規定各黨需重新登記。主要政黨情況如下:
(1)爭取重建與民主人民黨(Le Parti du Peuple pour la Reconstruction et la Démocratie–PPRD):成立於2003年3月31日,是支持約·卡比拉總統的主要政黨,在東部影響較大。該黨黨章規定,黨的理想目標是通過民主途徑執掌國家政權,保障民族團結、領土完整和國家繁榮。主要機構包括全國代表大會、全國委員會和全國執行委員會。總部設在金夏沙。總書記埃瓦里斯特·博夏卜(Evariste BOSHAB)。現為剛第一大黨,在2011年11月舉行的立法選舉中獲得62席。
(2)盧蒙巴主義統一黨(Le Parti lumumbiste unifié – PALU):成立於1964年8月22日,在班頓杜省、下剛果省等西部省份較具影響。蒙博托時代,該黨轉入地下,總書記基贊加流亡國外。1992年,基贊加回國,繼續從事反對蒙博托獨裁統治鬥爭。2003年,基參加了剛果人內部對話會,並簽署了全面包容性協定。由於在任命政治反對派副總統問題上與有關派別矛盾尖銳,該黨拒絕參加過渡政府,作為在野黨繼續發揮政治影響。2006年7月,基贊加參加第一輪總統選舉,得票率名列第三。之後,該黨與卡比拉總統多數派聯盟結盟,支持卡競選。2006年10月,卡勝選後,基被任命為總理。2008年9月,基辭職後,該黨二號人物、前預算部長穆齊托繼任總理,2012年3月辭職。該黨在2011年11月舉行的立法選舉中獲得19席。
(3)剛果革新聯盟(Alliance pour le Renouveau du Congo– ARC):成立於2006年1月30日,黨主席為剛果解放運動原總書記、過渡期議長、現任計畫部長卡米塔圖。主張維護國家和平、統一、獨立與主權;通過自由、民主途徑實現政權更迭;建立法治國家,尊重公民自由和人權,消除種族、性別和信仰歧視,致力於建立長久的多黨民主制度。該黨在2011年11月舉行的立法選舉中獲得16席。
(4)民主與社會進步聯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Progrès Social-UDPS):成立於1982年2月,是剛較具影響力的反對黨。長期持激進立場,主張實行西方式民主制度,在金夏沙市、下剛果省、東西開賽省較有影響力。2003年拒絕參加過渡政府。2006年拒絕參加總統和立法選舉。2010年12月,民進盟舉行成立以來的首次全國大會。黨主席艾蒂安·齊塞凱迪(Etienne Tshisekedi)曾在蒙博托時期任總理、部長、大使等職,在2011年11月舉行的總統選舉中以32.33%選票位列第二。齊拒絕接受選舉結果,自行宣布“當選總統”並在家中舉行自己的“就職典禮”,被政府宣布無效和違憲。該黨在2011年11月舉行的立法選舉中獲得41席。立法選舉結果公布後,齊塞凱迪拒絕接受並指示該黨當選議員不要履職。
(5)剛果國家聯盟(Union pour la Nation Congolaise — UNC): 成立於2010年6月19日。黨主席維塔爾·卡梅雷(Vital Kamerhe),原執政黨重建與民主人民黨總書記,2006年12月當選國民議會議長,2009年3月因反對剛果(金)與盧安達就清剿剛東非法武裝採取聯合軍事行動而辭去議長職務。2010年12月卡梅雷正式對外宣布退出重建與民主人民黨。2011年7月,UNC召開第一次全國大會,卡梅雷推出自己的競選綱領,正式宣布參加總統大選。卡在2011年11月舉行的總統選舉中以7.74%的得票率位居第三。該黨在2011年11月舉行的立法選舉中獲得17席。
(6)變革力量聯盟(Union des Forces du Changement— UFC):成立於2011年7月24日,系現任參議長肯戈為參加2011年大選而創建。該黨以“改變執政方式”為口號,主張憑藉發展眼光與政治操守,努力發揮青年與婦女作用,團結所有革新力量,推行政治改革與精英治理,保障公民自由,實現全民平等與社會公正,促進地方分權與國家發展,建設全新剛果。在2011年11月舉行的總統選舉中肯戈以4.94%的得票率位居第四。該黨在2011年11月舉行的立法選舉中獲得3席。
(7)剛果解放運動(Mouvement pour la Libération du Congo – MLC):成立於1998年11月10日,原為前薩伊總統蒙博托舊部成立的政治軍事組織,曾長期得到烏干達支持,與卡比拉政府武裝對峙。2003年6月宣布轉為政黨,並參加剛內部政治對話,後加入過渡政府,獲得外交、計畫、預算等部部長席位,黨主席本巴擔任過渡期主管經濟和財政事務的副總統。該黨總部設在赤道省,首都金夏沙及全國主要大城市建有分支機構,主要影響力集中在赤道省、下剛果省和金夏沙市。該黨主席本巴參加總統競選落敗後,於2007年1月當選參議員。3月下旬,剛政府軍武力解除本巴衛隊武裝,本巴赴葡萄牙治病。2008年5月,比利時警方根據國際刑事法院逮捕令在布魯塞爾逮捕了本巴。該黨在2011年11月舉行的立法選舉中獲得22席。
(8)剛果民主聯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Démocratie du Congo – RCD):1998年8月剛果(金)衝突爆發後成立,原系剛圖西族裔人組成的政治軍事組織,2003年6月宣布轉為政黨。曾武裝反對卡比拉政府,主要控制南基伍省、馬尼埃馬省、東開賽省和北基伍省南部及加丹加省北部地區,總部設在戈馬。曾多次分裂,主流派別又稱“剛民盟-戈馬派”(RCD-GOMA)。2003年參加剛內部政治對話,後參加過渡政府,獲國防、經濟、國企、郵電等部部長席位,黨主席魯貝魯瓦擔任主管政治事務的副總統。

政要

總統約瑟夫·卡比拉·卡邦格(Joseph·Kabila)。1971年6月4日生於南基伍省,前總統洛·卡比拉長子。早年在烏干達和坦尚尼亞上國小和中學,1991年至1993年在坦尚尼亞三蘭港大學學習法律,後開始軍旅生涯。1997年剛果(金)新政權建立後,歷任總統軍事顧問和副總參謀長。1999年9月任陸軍司令,少將軍銜。2001年1月16日洛·卡比拉總統遇刺後,被推舉為國家領導人,1月26日宣誓就任總統。2003年4月7日就任過渡期總統。2006年11月當選總統,2011年12月連任。

經濟

概況

剛果民主共和國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農業、採礦業占經濟主導地位,加工工業不發達,糧食不能自給。曾是非洲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之一,上世紀90年代初起,因政局持續動盪,剛經濟連年負增長。1996年的內戰和1998年的地區衝突,使國民經濟雪上加霜,瀕於崩潰。
2001年卡比拉繼任總統及2003年組成臨時過渡政府後,剛大幅調整經濟政策,推行市場經濟,放鬆經濟管制,加強與國際金融機構的合作,巨觀經濟狀況逐步改善。2002年巨觀經濟出現拐點,由原來持續負增長轉為正增長。
2006年12月卡比拉當選總統後,剛新政府繼續奉行穩健的經濟政策,並啟動國家重建計畫和“五大工程”,巨觀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2011年卡比拉蟬聯總統後提出國家“現代化革命”戰略,表示未來五年,剛將大力發展農業、礦業,大力開發水電資源,實現剛經濟社會發展的現代化目標。
剛外債負擔沉重,截至2009年底,負債總額為146億美元,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21.75%,主要債券方為巴黎俱樂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
2010年7月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行宣布剛達到重債窮國減債倡議完成點,截至2011年底,111億美元債務被減免,剛外債總額為35億美元,占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的21.8%。

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132.6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0.6美元
經濟成長率7.2%
通過膨脹率9.8%
貨幣名稱剛果法郎(Fanc Congolais,FC)
官方匯率(2009年)1美元=900剛果法郎

工礦業

礦業曾是剛重要的經濟支柱。1990年後,剛果(金)經濟持續困難,礦業生產全面滑坡。1997年和1998年兩次戰爭均發生在礦產資源豐富的東部地區,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從1999年來隨著國內局勢不斷緩和,礦業生產有所恢復,2008年礦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銅、鈷礦出口值分別占出口總值的35.4%和38.3%,是剛果(金)主要外匯收入來源。礦業產值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約10%。

主要礦產品產量
1998 1999 2000 2010
銅(萬噸) 3.82 3.12 3.05 40.75
鋅(萬噸) 0.11 0 0.2 2
鈷(萬噸) 0.39 0.23 0.36 9.77
黃金(噸) 0.1 0.2 0 0.18
鑽石(百萬克拉) 26.0 20.1 16.0 16.8
原油(萬桶) 944.4 865 830.8 854.4

加工業

加工業主要有食品、紡織、製鞋、化學、製藥、電器、汽車裝配、木材加工和建材等,其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因資金短缺,原料供應不足,2005年前開工率僅30%,以後逐步恢復。主要工業產品的生產能力和實際產量如下:
1990年生產能力1995年實際產量
玉米粉(噸)245,20011,190
食糖(噸)150,00082,461
飼料(噸)258,30079,900
啤酒(噸)6,0281,781
棉布(萬平方米)3766.51030
印染布(萬平方米)64001572.80
汽車(輛)6,400158
水泥(噸)1,035,000194,000

農業

農業落後,2008年其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2%。全國可耕地 面積約8000萬公頃,早期曾開墾耕地600萬公頃,2012-2013年度剛政府撥款1億美元用於擴大農業生產。
剛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0%左右,個體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體,多採用刀耕火種的狀態。2012年6月24日,新農業法正式生效,與1987年版農業法相比,其基本特點是所有農業用地歸國家所有,經營者可依法獲得經營權,每25年更新一次。剛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稻米、木薯、豆類等;主要經濟作物有咖啡、棕櫚、棉花、可可、橡膠、菸草、茶葉等。
主要農產品產量(單位:噸)
1996 1997 1998
咖啡 23,039 21,172 24,621
木材(立方米) 134,399 149,160 61,418
棕櫚油 16,781 16,883 6,102
橡膠 3,333 3,316 -

貨幣

剛果法郎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流通貨幣。貨幣編號CDF。輔幣單位為分,1剛果法郎=100分。剛果法郎在比屬剛果時期和剛果獨立到1967年這段期間曾經發行過;1967年被薩伊替代;1997年後再度成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流通貨幣。匯率約為900CDF兌換1美元。
該國通用美元,為硬通貨。

對外貿易

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主要出口鈷、銅、原油、鑽石、農林產品,進口糧食、日用消費品、機電產品、各類原材料供、需配件等。主要出口目的地國為中國、比利時、芬蘭,主要進口來源國有南非、比利時、尚比亞等。剛對外貿易保持較快增長,進、出口基本平衡。
2012年1-9月,剛實際吸收外資總額45億美元,同比下降4.8%。

財政金融

稅收是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之一。2012年剛巨觀經濟運行良好,財政收入達39.2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32%,財政收支結餘為3.68億美元。2013年2月,卡比拉總統簽署並頒布剛2013年財政預算法案,收支均為79.17億美元。收入主要來源為海關、行政稅費、礦產、石油出口及外來援助、捐贈、債務減免等。支出主要用於改善民生、機構改革、巨觀經濟穩定和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國防與安全等方面。
2012年7月,剛央行開始發行1000剛郎、5000剛郎和10000剛郎大面額新鈔。

外國援助

2007年,剛接受外國援助22.2億美元,其中多邊援助8億美元,雙邊援助14.2億美元;2008年,剛接受外國援助16.4億美元,其中多邊援助9.9億美元,雙邊援助6.4億美元。多邊援助方主要有聯合國下屬組織和機構、歐盟、非洲開發銀行等;雙邊援助方主要有比利時、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等。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剛果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平民和被拘留者待遇方面推動各方對國際人道法的遵守,幫助受衝突和內亂不利影響的弱勢群體生存並實現自給自足。該組織改善供水和衛生狀況,加強為包括性暴力受害者在內的傷者和病者開展的醫療服務,並幫助家人團聚。

文化

剛果(金)歷史文化較為悠久。其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精美絕倫的銅雕、栩栩如生的木雕和別具一格的面具等,堪稱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珍品。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使剛的民族文化橫遭摧殘,大量藝術珍品被掠往西方國家或流散到世界各地。剛獨立後,特別是70年代初,蒙博托提出恢復和發揚民族“真實性”口號,採取了一系列發展民族文化和消除殖民影響的措施,重視發掘和推廣民族文化遺產。
剛除有黑非洲屈指可數的國家藝術學院、國家劇院和國家舞蹈團等專業藝術院團外,還有眾多由私人或教會贊助的民間樂隊和合唱團。90年代以來,由於內亂和戰爭,剛文化藝術再次遭到極大破壞。

語言

法語為官方語言,官方承認的民族語言為林加拉語(Lingala)、斯瓦希里語(Swahili)、基孔果語(Kikongo)和契盧巴語(Kiluba)。

宗教

截止2012年剛果居民50%信奉羅馬天主教,20%信奉基督教新教,10%信奉伊斯蘭教,10%信奉金邦古教,其餘信奉各種本土原始宗教。

節日

1、元旦(1月1日)
2、獨立烈士節(1月4日)
3、洛·卡比拉祭日(1月16日)
4、盧蒙巴祭日(1月17日)
5、教育日(4月30日)
6、國際勞動節(5月1日)
7、解放日(洛·卡比拉上台執政日,5月17日)
8、獨立日(1960年6月30日)
9、已故親人祭日(8月1日)
10、聖誕節(12月25日)

軍事

國防

剛政府根據2003年《全面包容性協定》有關規定,對各派武裝力量進行整合,重新組建國家武裝部隊,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武裝力量(Forces Armées de la 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du Congo—FARDC)。8月19日,卡比拉總統任命了過渡期軍隊領導人及各軍區司令,各派均分得職位。12月8日,剛新軍正式成立,並逐步推進對原叛軍的整合及解武工作,但進展緩慢。

軍隊

2003年6月29日,剛有關各方就軍隊整編及軍隊領導層權力具體分配達成協定。新軍設總參謀部和陸、海、空三軍參謀部,下轄10個軍區。2006年剛軍總兵力15.5萬人,其中陸軍15萬人,海軍1000人,空軍4000人。

交通

概況

剛果金內河航運和空運占重要地位,陸路運輸落後。

水運

馬卡地港 馬卡地港
截至2014年剛果(金)全國河流總長2.3萬公里,其中1.5萬公里可通航。主要航道為剛果河和開賽河,一般可通行150-400噸船隻,有2785公里航道可通行800至1000噸船隻。主要海港有馬塔迪、博馬、金夏沙、伊來博、基桑加尼、姆班達卡、金杜和卡巴洛。另外,東部的坦噶尼喀湖等湖泊均有港口。還有定期通往西非、地中海國家、法國、北歐、美國和日本五條遠洋航線。

空運

剛果(金)空運相對發達,截止2014年國內航線約3.9萬公里,非洲航線約1.4萬公里,洲際航線約2.4萬公里,與布魯塞爾、巴黎、約翰內斯堡、亞的斯亞貝巴、奈洛比、利伯維爾及杜阿拉等有定期航班。金夏沙、盧本巴希、布卡武和基桑加尼各有1個國際機場,全國共有35個普通機場。

公路

截止2014年全國原有公路總長14.5萬公里,其中一級公路58129公里,鄉村公路87300公里,城市公路網7400公里。由於長年戰亂破壞和缺乏維護,大部分公路無法正常通行,許多二級公路和鄉村公路遭損毀,僅剩5萬公里的主幹道(其中瀝青路僅占1.8%),平均每百平方公里只有7公里長的道路。

鐵路

截止2014年全國鐵路全長6111公里,其中電氣化線路858公里。

社會

教育

剛政府採取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國家辦學與私人辦學並舉的教育政策。國家對各類學校進行統一監督和管理。鼓勵和支持包括教會在內的各種團體或個人辦學,由國民教育部統一對具有辦學條件的私立學校進行登記、註冊。公立和私立學校的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平等參加國家統一考試,合格者方能取得畢業證書。由於政府財政困難,剛大中國小教職員工的工資全部由學生家長承擔。
剛成年男、女文盲率分別為19%、46%;80%國小和60%中學為教會學校;全國共有4所綜合性大學,其中2所位於金夏沙市,其它2所分別位於基桑加尼和盧本巴西市。剛約有760萬5到17歲的失學兒童和青少年。

藝術

在金夏沙美術學院,有多國的藝術家在此教授藝術。曾在中國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留學的著名藝術家亨利·卡拉馬(Henri Kalama)亦任教於金夏沙美術學院。他開設的私人畫室,是許多在非華人的常臨之所。其他的知名藝術家有:畫家:Lema Kusa,Roger Botembe,Claudy Khan,Mavinga Nshole等;雕刻家:Alfred Liyolo, Freddy Tsimba等。

媒體

新聞傳媒較發達,全國有上百種報刊,絕大多數為私營,創辦於20世紀90年代,主要集中在首都。影響較大的報紙有:《潛力報》、《參考報》、《光榮榜報》、《燈塔報》、《觀察家報》等。有14家電視台,其中國營2家,宗教團體經營7家,私營5家。有2家通訊社,其中國營1家(剛果通訊社ACP),私營1家(聯合通訊社APA)。

體育

最佳籃球運動員
剛果民主共和國球星迪坎貝·穆托姆博是NBA傳奇非洲球員。

民生

剛獨立之初,基本上繼承了殖民時期的醫療保障制度,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投入所占比重較大。70年代,前扎政府推行醫療體制改革。1974年,醫療補貼制的試行開非洲之先河。建立中央、省及農村三級醫療體系,分設306個衛生區,由衛生部、省巡視廳分別負責管理。每個衛生區設有10至20個衛生站,保障10萬至15萬人的醫療。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資金和人力不足,衛生區瀕臨癱瘓,民眾的衛生狀況急劇惡化,各種疾病肆虐,死亡率明顯上升。據統計,嬰兒死亡率從1995年的14.1/100增至2001年的17/100(非洲平均8%)。45%的人營養不良,每年約50萬人死於瘧疾。15-49歲的人群中,14%的人攜帶愛滋病毒(2001年),僅1/17000的人口能享受到醫療保障,人均預期壽命為45歲。主要傳染性疾病有瘧疾、愛滋病、麻風、肺結核、霍亂、昏睡病、傷寒、伊波拉、血吸蟲等。

外交

外交政策

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對外來干涉。主張睦鄰友好和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利互惠的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積極參與和推動地區經濟和安全合作,是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和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成員國。
對重大國際問題的看法
關於國際形勢:認為冷戰後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霸權主義企圖主宰全球。同時世界多極化趨勢得到發展,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一種牽制,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國際政治中缺乏公正,弱小國家處於不利地位,呼籲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關於經濟全球化: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客觀現實和歷史潮流,但其最大受益者是已開發國家,而開發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則處於不利地位。主張已開發國家充分考慮開發中國家的實際困難,向非洲國家開放市場,並提供資金、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幫助,使非洲國家能有效參與全球化進程,並從中受益。
關於非洲形勢:非洲是目前世界上衝突最多的地區,不少國家政治動盪、經濟困難、外援減少、債務沉重、貧困加劇、愛滋病肆虐,但非洲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認為非洲國家應聯合自強,和平解決彼此間爭端,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共同促進非洲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呼籲國際社會和國際金融機構重視非洲,加大援非和在非投資的力度,減免非洲債務,幫助非洲國家實現政治穩定與經濟振興。
關於非洲聯盟:非洲聯盟的誕生有利於非洲統一進程的發展,是非洲各國聯合自強的新開端。非洲聯盟取代非洲統一組織,將在維護穩定,促進發展,加強團結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非洲國家應為非盟的建設投入更多的政治意願和資金,呼籲已開發國家在政治、外交和經濟上給予非盟更多支持和幫助。
關於人權問題:主張尊重人權,承認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同時認為在人權概念中,政治、文化權利與社會、經濟權利是不可分割的,在保障公民政治權利的同時,也應保障公民享受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權利。認為維護人權應與各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現實相結合,要符合各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不應搞單一模式。反對西方在人權問題上實行雙重標準,借人權干涉別國內政以及將人權與經濟援助掛鈎的做法。
關於國際反恐怖主義問題:對美國遭受恐怖攻擊表示同情,認為恐怖主義嚴重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應加強國際合作予以堅決打擊。支持在聯合國主導下的國際反恐行動,同時主張打擊恐怖主義應有充分依據,不能隨意擴大打擊範圍,反對將恐怖主義與特定民族和宗教相聯繫。強調國際社會應對恐怖主義產生根源進行反思,努力消除滋生恐怖主義的土壤。
關於宗教問題:奉行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離政策,政府不干預宗教事務,宗教也不得干擾政府工作。理解並支持有關國家依法打擊邪教。

對外關係

同中國的關係
1960年6月30日,剛果共和國獨立,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外長分别致電盧蒙巴政府表示祝賀和承認。10月,剛卡薩武布政府與台灣當局“建交”。1961年2月19日,中國承認基贊加政府為剛唯一合法政府。2月20日,兩國建交。同年9月18日,由於基贊加投奔阿杜拉,而阿杜拉政權同台灣有所謂的“外交關係”,故中國決定撤回使館,中剛關係暫時中止。1964年,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1971年10月27日,再改國名為薩伊共和國。1972年11月24日,中扎兩國實現關係正常化。
中扎關係正常化後,兩國關係不斷發展。蒙博托總統先後5次訪華(1973年1月、1974年12月、1980年3月、1982年6月、1994年10月)。扎曾訪華的領導人還有外交和國際合作事務國務委員卡爾·伊邦德·恩古扎(1973年11月)、議長卡松戈·穆孔吉(1984年7月)、第一國務委員瓦·東多·肯戈(1986年6月)等。中國訪扎的主要有黃華外長(1978年6月)、李先念副總理(1979年1月)、趙紫陽總理(1983年1月)、田紀雲副總理(1984年12月)、榮毅仁副委員長(1985年1月)、張勁夫國務委員(1986年11月)、李鐵映國務委員兼國家教委主任(1989年11月)、錢其琛副總理兼外長(1995年1月)。
1997年5月,洛朗-德西雷·卡比拉總統上台後,恢復“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名。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關係繼續鞏固和發展。
雙邊經貿關係和經濟技術合作
中國向剛果(金)提供過一些經濟援助。承擔了人民宮、體育場、製糖聯合企業、手工農具廠、稻穀技術推廣站、貿易中心和金夏沙郵件分揀中心、金夏沙綜合醫院、布卡武機場路翻修等成套項目。
兩國自1982年起開展互利合作。1997年,雙方簽訂了《相互保護和鼓勵投資協定》。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赴剛投資興業,投資領域包括電訊、礦業、木材加工等,主要有中興通訊公司與剛方合資設立的剛中電信有限公司、中國有色集團在剛設立的剛果礦業公司等。
1973年和1988年兩國簽訂兩項貿易協定,規定雙方貿易以現匯支付,並互相給予最惠國待遇。2012年,雙邊貿易額為43.55億美元,同比增長9.2%,其中中方出口8.37億美元,同比增長1.3%,中方進口35.17億美元,同比增長11.3%。中方主要出口機電產品、紡織品、醫藥和服裝等,進口銅鈷產品、原木、鋸材等。
2012年9月,中剛就中方給予剛95%輸華產品零關稅待遇事簽署換文。根據該換文規定,中國政府將於2013年內將剛果(金)享受這一待遇的輸華產品範圍擴大至95%。
其它往來
兩國1980年3月簽訂文化協定。因剛內戰,雙邊文化交流與合作一度中止。2004年4月至5月,剛國家藝術學院音樂家小組一行12人來華參加“相約北京-非洲主賓洲”演出活動。2005年,剛國家歌舞團的兩位歌唱家來華參加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文藝晚會演出和“非洲之夜”非洲五國藝術家訪華演出。
1973年至2011年,我共接收剛獎學金學生458名,2011學年剛在華獎學金生160名。
1973年我開始向剛派遣醫療隊。1997年因剛局勢不穩,我醫療隊撤回。2006年我決定復派醫療隊。迄今,我共向剛派出15批醫療隊計422人次,現有18名醫療隊員在剛。
同美國的關係
前薩伊內戰爆發後,美支持洛·卡比拉領導的武裝。洛·卡比拉奪取政權後,美率先承認。1998年剛武裝衝突爆發後,剛認為美偏袒烏、盧,與美關係惡化。約·卡比拉執政後多次訪美,兩國關係有所改善。在“重債窮國動議”框架內,美免除剛對美2003-2005年到期債務7100萬美元。
2009年4月,美軍非洲司令部司令沃德訪剛。6月,美剛簽署軍事合作協定,美方將為剛方培訓快速反應部隊。8月,美國務卿柯林頓訪剛。12月,美軍非洲司令部向剛提供54.7萬噸物資援助。
2010年4月,美負責非洲事務的副國務卿卡爾森訪剛,與剛方簽署關於向剛提供1.5億美元用於實施愛滋病防治計畫的協定。
2011年,美多位助理國務卿、美軍非洲總部司令先後訪剛。同年4月,美剛簽署減債協定,美同意對剛減債18.23億美元。
2012年4月,美非洲司令部司令卡特·哈姆上將訪剛。9月,剛外長奇班達訪美。11月,美副國務卿溫迪·謝爾曼訪剛,與卡比拉總統、馬塔塔總理等會晤,主要談及剛東局勢等。2013年2月,馬塔塔總理訪問美國,分別與卡爾森等3位美副國務卿和白宮非洲問題特別顧問舉行會晤。
同法國的關係
法國是前薩伊主要貿易夥伴和援助國。90年代,法開始與美國和比利時一起推動前扎的多黨民主化進程,後逐步鬆動對前扎政策,兩國關係開始改善。1994年6月蒙博托政權為法在盧安達實行的“綠松石行動”提供軍事基地。法總統席哈克執政後,率先接受蒙博托以私人身份訪法,並部分恢復同前扎的政府間合作。剛新政權成立後,雙方雖有接觸,但總體關係冷淡,法強調民主、人權等問題,雙方未恢復經濟合作。
1997年11月,卡比拉未參加在河內舉行的法語國家首腦會議。1998年8月剛衝突爆發後,法國同情剛,主張應尊重其主權和領土完整,兩國關係趨於密切。2010年1月,法外長訪剛。2月,剛外長訪法,雙方就加強雙邊合作、大湖地區局勢等問題交換意見。2月,法外貿部長伊德拉科訪剛,與剛方就減債、改善投資環境等問題交換意見。
2011年6月,法剛簽署減債協定,法對剛減債10億美元。2012年8月,剛外長奇班達訪法。10月,法國總統奧朗德出席在剛舉行的第14屆法語國家峰會。11月,剛總理馬塔塔訪法。
同比利時關係
比系剛前宗主國,在前扎時期是重要的援助國和貿易夥伴。九十年代初,比在前扎多黨民主浪潮中支持反對派,對前紮實行全面經濟制裁,兩國關係陷入危機。洛卡比拉執政後,比與新政權建立關係。1997年6月和7月,比利時合作國務秘書雷吉納爾德·莫里斯兩度往訪,參加剛重建會議,允恢復兩國間自1990年中斷的合作,此後又向剛提供了3000萬美元援助,主要用於衛生和教育領域。但由於兩國在民主、人權問題上存在分歧,比剛關係未能根本好轉。
2008年,比剛關係因比外交大臣德古赫特對剛內政及雙邊關係發表不恰當言論陷入低谷。2009年1月,兩國關係實現正常化。2010年1月,比新任外交大臣瓦納克爾訪剛。
2011年3月,比政府宣布免除剛對比利時及與歐盟國際發展協會的債務,分別為1.2億歐元和27萬歐元。5月,比宣布繼續減免剛7.73億美元債務。
2012年3月,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德雷爾斯訪剛,宣布為剛下階段地方選舉提供300萬歐元援助,雙方並簽署了經濟合作協定。8月,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雷德爾斯再度訪剛,分別會晤剛總統、議長、總理、外長,主要就剛東局勢、剛選舉進程等交換意見。10月,剛總理馬塔塔訪比,與比首相、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等分別會面。同月,比眾議院議長訪剛。
同德國的關係
剛和平進程啟動後,德恢復1991年以來中止的與剛原有合作項目。1997年8月,德國外交部非洲司長率政府、議會代表團訪剛。德方表示,援助一個穩定、和平、睦鄰友好的大剛果符合德國的利益,德願重新啟動兩國的密切合作。2009年10月,剛德簽署協定,德國將向剛提供6500萬歐元用於剛政府優先發展領域援助以及前武裝人員安置和難民遣返。2011年3月,剛國際合作部長訪德。2012年10月,剛總理馬塔塔訪德,與德總理政治安全顧問、外長等會面。
同歐盟的關係
2003年,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歐盟曾派出2000人的部隊駐紮剛東部地區,以保障剛安全局勢並改善人道狀況,該軍事行動後由聯合國駐剛果(金)特派團接管。2009年3月,歐盟與剛(金)簽署協定,將向剛提供3000萬歐元用於森林保護和生物多樣化管理。9月,歐盟向剛提供2200萬美元現金援助。
2010年1月,歐安組織代表團向剛提供650萬美元用於剛政府軍建設。2011年,歐盟向剛果(金)提供援助1.46億歐元。 2012年3月,歐盟與剛(金)簽署協定,將向剛提供2.45億美元資金,幫助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10月,剛總理馬塔塔在訪問比利時期間,會晤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范龍佩,雙方主要就大湖地區局勢交換意見。
同非洲國家
剛果(金)重視發展睦鄰友好關係,並加強與南非、剛果(布)、安哥拉等非洲其他國家交往,提升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
2010年剛、盧、布、中非等國總參謀長多次會晤,商討加強地區軍事合作。4月,布總統恩庫倫齊扎訪剛。10月,盧國防部長卡巴雷貝上將訪剛。2011年5月,卡比拉總統赴烏出席烏總統穆塞維尼就職儀式。8月,剛外長訪盧。2012年4月剛東部地區安全局勢升溫以來,剛、盧、烏等地區國家元首多次會晤,剛外長還先後訪問烏干達、尚比亞、安哥拉、蒲隆地等國,與周邊國家保持密切溝通。
2010年1月,卡比拉總統赴安哥拉出席非洲杯開幕式。6月,赴南非出席世界盃開幕式。8月,卡比拉總統赴剛果(布)出席剛果(布)獨立50周年慶典。2011年4月,剛(布)總統薩蘇訪問剛(金)。8月,卡比拉總統訪問安哥拉。
2012年3月,剛(布)首都布拉柴維爾發生軍火庫爆炸事件後,剛(金)外長赴剛(布)向薩蘇總統面交了卡比拉總統慰問信,並宣布向剛(布)提供醫療物資援助。9月,卡比拉總統訪問剛(布),雙方就兩剛關係、剛東局勢等交換看法。10月,卡比拉總統赴南非出席剛南第8屆大混委會。11月,剛(布)總統薩蘇赴剛(金)會晤卡比拉總統。2013年1月,卡比拉總統訪問剛(布)。
2010年8月,卡比拉總統赴納米比亞出席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峰會。2011年8月,卡比拉總統赴安哥拉首都盧安達出席南部非洲國家發展共同體首腦峰會。2012年12月,卡比拉總統赴坦尚尼亞首都三蘭港出席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峰會。
同其他國家的關係
2010年3月,瑞士外長卡爾米·雷伊訪剛,承諾每年向剛提供2千萬瑞郎援款。同月,英國負責非洲事務的國務大臣戈蘭妮絲·基諾克訪剛,表示將在未來5年內投入6100萬英鎊用於剛東部重建計畫。2011年3月,英國宣布未來四年每年向剛提供3.8億美元援助。
2010年3月,卡比拉總統訪問韓國。2011年7月,李明博總統訪剛。2012年4月,日本宣布向剛提供2470萬美元援助,用於支持國際組織在剛實施人道主義項目。6月,日本宣布向剛提供2300萬美元的無償援助,用於金夏沙職業技術培訓中心改造項目。
2010年10月,卡比拉總統赴瑞士出席第13屆法語國家組織峰會。2012年10月,第14屆法語國家組織峰會在剛召開,法國、加納、喀麥隆、剛果(布)等多國總統,加拿大、查德、中非等國總理出席,會議通過《金夏沙宣言》,決定在應對環境與經濟挑戰、推廣法語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加強合作,與會各方還就非洲地區熱點問題進行討論。2013年2月,馬塔塔總理訪美期間,會晤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副秘書長蘇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世界銀行行長等,就剛安全局勢、經濟發展等交換意見。

旅遊

加蘭巴國家公園地處上薩伊區,占地約5000平方千米。公園裡有寬闊的草地、稀疏的林帶、幾座花崗岩山和大片沼澤地,多種多樣的生態環境,為許多大型哺乳類動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理想的條件。
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地處基伍區的卡萊亥和卡拉雷地區,公園裡有卡胡茲和別加兩座死火山,公園的名稱也由此而來。大幅度的海拔高度差使該公園具有多種類型的自然景觀。

世界遺產

截至2008年,剛果民主共和國共有5處世界遺產,如下:

名稱 類型 所在地
1 加蘭巴國家公園 自然遺產 東方省
2 霍加狓野生動物保護區 自然遺產 東方省
3 維龍加國家公園 自然遺產 北基伍省
4 薩隆加國家公園 自然遺產 赤道省
5 卡胡齊-比埃加國家公園 自然遺產 南基伍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