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三面臨山,一面臨水,村子依山而臥,中間嵌著一條寬寬的河流,地勢平緩,寧靜詳和。這裡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稻穀、辣椒、蠶豆、豌豆、生薑、白菜、香菜等,只要是市場上有的,幾乎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大蒜,則成為村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以其品種新、品質優、成熟早、食味絕佳等優點處處取勝,力求市場突圍,改變該村耕地少、資源乏、基礎弱、村民窮的不良現狀。
前河村大蒜種植歷史悠久,在民間早有“唐蒜”之說,“大蒜之鄉”的美稱也早已飲譽昭通、威寧、水城等城市。前河大蒜有蒜頭肥、瓣個大、包衣緊、味辛辣的特點,蒜苔有翠綠鮮嫩清香、甘甜辛辣適中、味道鮮美、體長均勻的特點,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全村546戶,各家各戶都熱情高漲、積極種蒜。全村種植大蒜已達600畝,前河村大蒜比其他村要好,認為口感獨特、香辣味濃,蒜苔長勢勻稱、外型美觀、蒜花奇特,在超市里可供鑑賞,倍受青睞,平均每市斤可高出同類產品0.30元左右。
2007年,中水的大蒜引起了省、地、縣的高度重視,貴州省農業廳對貴州省大蒜地方品種——威寧紫皮大蒜進行了現場測產驗收,抽樣調查了中水鎮前河村大蒜的種收情況:抽樣面積10平方米,總株數716株,實收蒜苔32.45公斤,蒜頭52.5公斤,折合每畝密度47757.2株,畝產蒜苔2164.3公斤(超出原記載的全國第一名624公斤),畝產蒜頭250公斤。威寧縣中水鎮黨委、政府抓住這一契機,請來了各地專家,學者對本鎮土質、氣候、水源等進行了科學的推斷和論證,並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強化村級黨組織的領導和帶動作用,加大了對種植紫皮大蒜的宣傳力度,從組織上派技術人員對新種農戶進行跟蹤指導,使種植農戶經濟收入在2006年基礎上人均增加3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