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結構
前坂古城呈橢圓形,南北門寬350米,東西門相距500米,城內面積17000多平方米。據李姓族譜記載,平 和五寨前嶺村的李姓始祖叫李元善,由於倭寇入侵,從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遷徙至平和,至明萬曆年間,這支李姓族人已有相當規模。古城老人李主義介紹說,這座前坂古城是當年為了抗擊倭寇而修建的一座城堡,並且在當年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城內有三口大池塘,還有4000多平方米的大操場可供操練。據說,南門一帶是當年最繁華地方,也是附近百姓貿易的集市,這裡的城牆也建得最牢固,牆體最厚地方達2.3米以上。保留至今的一段城牆的外牆還加砌一面石頭牆,可見當年此處是重點防護地段。更令人嘆服的是,當年在整座城外還挖有河溝,深溝城堡共同構成當年防倭的見證。
史料記載
據《平和縣誌》記載,明嘉靖38年,倭寇數千人從廣東潮州侵入閩南,竄擾詔安、平和、南靖等縣。同年8月,入侵平和東部,知縣姜遂初率領官兵,組織民眾共同抗擊,倭寇只得轉往他處。翌年2月,倭寇捲土重來,在平和縣東南部流竄,焚燒劫掠。倭患侵襲嚴重威脅這支李氏族人的安全。
古城建成後,飽經滄桑的李氏族人得以生息繁衍,城內屋瓦連片,大厝林立,城中還建有一座四方土樓 ——純潔樓,僅此樓內就居住100多人。
因為有這座城,李姓族人得以發展,城內最興旺時,有男丁900人。不光抗倭,這座城在革命戰爭中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1932年,紅三團總支書記兼政治部主任李克己率領的當地赤衛隊在古城成功地抵禦400多名國民黨部隊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