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錄光碟機

刻錄光碟機

刻錄光碟機外觀和普通光碟機差不多,在其前置面板上通常都清楚地標識著寫入、複寫和讀取三種速度。

簡介

包括了CD-R、和DVD刻錄機等,其中DVD刻錄機又分DVD+R、DVD-R、DVD+RW、(W代表可反覆擦寫)和DVD-RAM。刻錄機的外觀和普通光碟機差不多,只是其前置面板上通常都清楚地標識著寫入、複寫和讀取三種速度。

CD-R:

CD-R是一種一次寫入、永久讀的標準。CD-R光碟寫入數據後,該光碟就不能再刻寫了。刻錄得到的光碟可以在CD-DA或CD-ROM驅動器上讀取。CD-R與CD-ROM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通過雷射照射到碟片上的“凹陷”和“平地”其反射光的變化來讀取的;不同之處在於CD=ROM的“凹陷”是印製的,而CD-R刻錄機燒制而成。
由於產品和生產線的不同,CD-R碟片產品的反射層採用不同的染料,也就是習慣上人們稱為的“金盤”、“綠盤”和“藍盤”,各自的顏色、性能都存在差異,而各自也都存在各自的優勢。

碟片選擇:

一、選擇金盤

碟片因有機染料的不同主要分為黃金盤、白金盤、藍盤和綠盤。CD-R碟片使用有機染料(organic dye)作為記錄層的主要材質,這種有機染料是幾百萬個相同分子連線在一起而形成的組織結構。目前,比較常用的有機染料有Cyanine(花青素,綠盤)、Phthalocyanine(鈦菁,金盤)、苯二甲藍染料(藍盤)等等。碟片染料的不同在抗光性、耐用性方面還是有點區別。通常情況下,金盤的刻錄數據質量是最好的,不僅兼容性最好,而且保存時間最長,因此建議大家選擇金盤以確保刻錄的質量。
金盤又分為黃金盤和白金盤,前者採用黃金作為雷射反射層,後者採用的是白銀。兩者除了成本上有輕微的差別之外,性能、質量上沒有任何差別,目前主流碟片通常採用銀作為反射層,也就是通常講的白金盤。

二、兼容性

眾所周知,刻錄的過程中包括兩個環節:刻錄機和碟片。這兩者之間的兼容性對刻錄過程的穩定十分重要,對刻錄品質和讀取質量影響很大。有一些技術不夠全面的廠商生產的碟片很難與市面上的主流刻錄機保持良好的兼容性。在這一點上,消費者在真正使用之前都無從知曉,惟一可以作為判斷依據的只能是品牌了。選擇品牌知名度較大的產品,如SONY、BenQ等基本可以杜絕這方面的問題。有一些專業廠商還特別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質量控制,比如BenQ於碟片研發階段,就與日本、韓國、中國的台灣及歐洲刻錄機大廠合作,將最適合BenQ碟片的刻錄模式(Writing Strategy)寫入刻錄機的韌體(Firmware),確保BenQ碟片與各家刻錄機皆有完美的兼容性。

三、選擇A級盤

大家都知道,碟片根據質量,分為A、B、C級,但是大家對A、B、C是如何定義的還是不很明了。其實,目前對於碟片,國內外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質量標準。通常大家講的A、B、C級,都是廠家各自的品質標準。
在裸盤下生產線的時候,通過外觀檢驗、幾何檢驗、刻錄兼容性和刻錄品質檢驗等工序,分出A、B、C級碟片,一般廠商的A級片用來給重大的OEM客戶和自有品牌交貨,B、C級片用來出給小OEM,或者做白標處理。所以,通常情況下,品牌、口碑,就代表了品質,如市場上SONY、BenQ、TDK等品牌,品質就相當的出眾。

四、不要超刻

眼下,國內的很多刻錄機品牌和碟片的廠家,紛紛炒作超刻,其實,碟片超刻是一種誤導。
根據Philips & SONY的桔皮書規定,標準12cmCD-R的存儲容量為650M,也就是說一張CD-R在650M容量的狀態下,存儲表現最佳。後來,經過實驗論證,碟片存儲容量到達700M也就是80分鐘,是一個臨界點,因為光頭的波長是一定的,加大容量意味著刻錄盤的燒痕(用於儲存數據)變得緊密,這樣很容易受到干擾,大於700M將出現各種不良狀況,如馬賽克、音爆、數據丟失等等問題。為兩者兼顧,目前除了像TDK、三菱等碟片還繼續保持650M外,包括SONY、BenQ等主流的品牌碟片都是700M,雖然大家都有一定的餘量可供超刻,但都不提倡超刻。

CD-RW發展

CD -RW碟片由於採用了相變技術 ,它的雷射反射率比一般的 CD糟片要低很多 。因此在CD- RW剛剛推出的時候,CD -RW碟片是無法在在普通的 CD-ROM 光碟機中讀出的。
隨著MultiRead技術的出現,這個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如今採用MultiRead 技術已經成為CD -ROM光碟機的必備手段。凡是採用了MultiRead 技術的光碟機都可以讀出CD-RW碟片。1997 年年底之後推出的 CD-ROM 光碟機都採用了 MultiRead 技術。由於技術發展得比較早,現在CD -R/CD -RW驅動器都具有CD- ROM驅動器的各種成熟先進的功能,都能很好地兼容各種 CD-ROM碟片和CD-R/CD-RW的碟片。這些碟片在CD-R/CD -RW驅動器中讀取都沒問題。
CD-RW光碟與CD-R光碟主要有四個方面不同:
可重寫
價格更高
寫入速度慢
反射率更低
CD-RW碟片的寫入速度要低於CD-R光碟,這是因為在寫入數據時,雷射需要更多的時間對光碟進行操作。與CD-R有機染料層不同,CD-RW碟片的刻錄層由銀、銦、銻、碲合金構成。合金的刻錄層具有一個約20%發射率的多晶結構。CD-RW驅動器的雷射頭有兩種波長設定,分別為寫(P-Write)和擦除(P-Eraze),刻錄時雷射把刻錄層的物質加熱到500~700℃之間,使其熔化。在液態狀態下,該物質的分子自由運動,多晶結構被改變,呈現一種非晶狀(隨即)狀態。而在此狀態下凝固的刻錄層物質,反射率只有5%,而這些反射率低的地方就相當於CD-ROM碟片上的“凹陷”。
上述方法是寫入數據時CD-RW的過程,而要擦除數據就必須讓刻錄層物質恢復到多晶結構。此時雷射頭採用低能量的擦除狀態,它會把刻錄層物質加熱到200℃,不會使其熔化,但會使其軟化。刻錄層物質在軟化並慢慢冷卻時,其分子結構就會從5%反射率的非晶狀結構轉化為20%反射率的多晶結構。就恢復到了CD-RW光碟初始狀態。
在實際工作中,CD-RW驅動器並不是把所有數據內容擦除之後再進行數據刻錄的,而是採用直接重寫的方法,把要寫入數據的地方直接重寫就是了。換個角度來說,就是刻錄數據時,雷射頭隨時在寫和擦除狀態轉換,適時根據需要調整。

DVD詳細:

1.DVD+R
DVD+R是一種一次性寫入並可永久讀取的碟片,是目前套用最廣泛的DVD刻錄碟片標準,定位於消費類電子產品及電腦儲存用途。DVD+R/RW是由飛利浦制定的DVD刻錄格式,目前已得到以飛利浦、索尼、理光和惠普為代表的DVD聯盟(DVD Alliance)的支持。 其與DVD+RW的最大區別就是不能重複寫入,其它特點都完全一樣。與DVD-R相比,DVD+R具有容量比較大、兼容性比較好、能無損連結而且完全獲得微軟公司支持等特點,目前絕大多數DVD機都能夠讀取和播放DVD+R盤。DVD+R/RW則使用817.4kHz的抖動頻率,即高頻抖動,通過在預刻凹軌處抖動溝槽的相位調變來實現定址,尋由於址方式的差異決定了DVD-R和DVD+R碟片在刻錄特性上的差異:DVD-R的信號辨別率較差,高倍速刻錄時容易出現不穩定,因此DVD-R的高倍速刻錄相對困難;相比之下,DVD+R的信辨別率好於DVD-R,更適合高速刻錄,同時生產也更加容易。

2.DVD-R

DVD-R的全稱為DVD-Recordable(可記錄式DVD),業界為了將其與DVD+R區分,把它定義為Write once DVD(一次寫入式DVD)。不過,與CD-R不同的是DVD-R目前有兩種類型,分別為作家型(Authoring)和通用型(General)。這兩者在物理上主要的差異就在於刻錄雷射的波長,所以需要各自專用的刻錄機才可以對其寫入。不過只要刻錄完成,均可以在傳統的DVD播放機上播放。

3.DVD+RW

DVD+RW是目前最易用、與現有格式兼容性最好的DVD刻錄標準,而且也便宜。DVD+RW是目前唯一與現有的DVD播放器、DVD驅動器全部兼容,也就是在電腦和娛樂套用領域的實時視頻刻錄和隨即數據存儲方面完全兼容的可重寫格式。DVD+RW不僅僅可以作為PC的數據存儲,還可以直接以DVD視頻的格式刻錄視頻信息,這在DVD工業上一大突破。隨著DVD+RW的發展和普及,DVD+RW已經成為將DVD視頻和PC機上DVD刻錄機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可重寫式DVD標準。

4.DVD-RAM

-RAM在數據存儲方式上與硬碟極為相似(透明式操作),並且可重寫次數遠高於DVD-RWDVD+RW,所以,只要不考慮與傳統驅動和播放機的兼容問題,它是非常理想的數據存儲與備份手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