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縣誌

利津縣誌

《利津縣誌》續修工作始於2002年3月,截稿於2005年12月,歷時3年零9個月,是1990年出版的《利津縣誌》的續志。時間斷限,原則上承接前志,以1986年為上限,2002年底為下限。為保持記事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有些事物適當上溯或下延。

縣誌介紹

利津縣自明隆慶六年(1572) 至民國24年(1935)共修志7次:隆慶六年(1572)知縣賈光大撰修,未刻,今佚;明萬曆二十八年(1602)知縣馮執中撰修,刻本今佚;清康熙十二年(1673) 知縣韓文?撰修《利津縣新志》,刻本,2冊 10卷;清乾隆十三年(1 748)知縣劉文確撰修《利津縣誌續編》,刻本,1冊10卷;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知縣程士范撰修《利津縣誌補》,刻本,1冊6卷;清光緒九年(1883)知縣盛讚熙纂修《利津縣誌》,刻本,4冊10卷,文征5卷;民國24年(1935)縣長王廷彥督修,蓋爾佶總纂《利津縣續志》,鉛印,4冊9卷,文征5卷。

新編《利津縣誌》 始修於1983年1月,蒐集文字資料2000餘萬字,1990年出版。本志上限始於1840年,個別事項適當上溯;下限一律斷至1985年底。全書除序、概述、大事記、附錄外,設志36篇:建置、自然環境、人口、黃河、墾務、石油、經濟綜合管理、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多種經營鄉鎮企業、水利、工業、交通、郵電、電業、商業、糧油、財稅、金融、城鄉建設、政黨群團、政權·政協、公安·司法、民政、人事、軍事、文化、教育、科技、體育、衛生醫藥、風俗民情、方言、人物。

利津縣位於山東省北部, 渤海西南岸,黃河尾閭左岸,東北瀕臨大海。總面積1666平方千米, 系黃河三角洲平原地。縣境內控黃河,外鎖海運要津,古有“鐵門鎖浪”之稱,今為山東海防前哨。周秦時代,縣境西南部是古陸地,鹽業生產發達,屬齊國千乘縣地。西漢屬於乘郡漯沃縣、蓼城縣地。東漢後黃河從利津境地入海,史稱“千乘海口”。在黃河造陸作用下,域地不斷向渤海灣延伸擴大。至隋唐時期,黃河三角洲已形成規模,隋朝建永利鎮,金明昌三年(1193)十二月升永利鎮為縣,因境內東津渡著名,定名利津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山東省惠民專區,1983年新建東營市, 利津劃為東營市轄縣。全縣轄3鎮14鄉、509個村民委員會,人口27.93萬人,漢族人口占99.9%, 還有回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16人。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海域基礎餌料豐富,魚、蝦、貝、蟹、藻類繁多,有“百魚之鄉”美稱。海水含鹽度為30.6‰,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製鹽資源。明清時代,利津鹽業極盛,永阜鹽場被譽為山東八大鹽場之冠,所產食鹽運銷魯、豫、皖66州縣。光緒年間,鹽場被黃河水淹沒,1978年後鹽業生產始得恢復。黃河為唯一過境河流,年來水量平均459.4億立方米。 野生植物主要有葦、蒲、茅草、黃蓿菜、羅布麻等,還有益母草、茵陳、 枸杞、車前子等中藥材200多種。野生動物有兔、狐、刺蝟、黃鼬、燕、雀、海鷗、 大雁等。地下石油儲量豐富,已探明油田10個,控制含油麵積147平方千米,投產油井556口,是勝利油田的重要基地。

利津是農業縣,生產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花生、水稻。新中國成立以後,興修農田水利,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改革開放後,農村全部實行生產責任制,加快了農業發展步伐。 1985年,農業總產值由1949年的1498萬元,增長到11575萬元,糧食總產量翻了一番, 棉花總產量增長了5倍。利津歷史上交通、信息閉塞,工業基礎薄弱,1949年僅有一家釀酒廠和少量手工業,工業總產值20.5萬元。到1985年,有工廠23家, 工業總產值上升到5580萬元,所產麻袋被評為山東省優質產品,“195”汽缸套被評為山東省一等品。

1978年改革開放後,利津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所產柳編、草編、皮毛加工等工藝美術品打入國際市場,遠銷美國、日本、法國、義大利等十幾個國家。到1985年,全縣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8424萬元, 為1949年的10倍。全縣科技人員165人,獲省地科研成果獎22項,其中“山東豆桿黑潛蠅研究成果”在黃河流域推廣套用。

縣境土地全由黃河淤積而成。舊時代黃河經常決口,人民深受災難。新中國成立後投入大量人力財力治黃。黃河造出大片陸地,政府多次移民開墾,並分置了墾利縣,墾務深刻地影響著利津的政治、經濟、人口和社會面貌。自20世紀60年代起,勝利油田的開發建設,給利津經濟注入了現代化的勃勃生機。 利津縣是革命老區,1928年已有共產黨人活動,1941年八路軍開進利津北部瀕海地區,建立墾區抗日根據地。1944年8月解放利津城,是山東境內解放的第二座縣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利津有5000多名青壯年參軍,8000多名幹部民眾參加輪戰營、擔架隊支援前線。有570多名優秀兒女為革命事業捐軀。

新編《利津縣誌》1994年獲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利津縣有悠久的文化傳統,歷史上曾七次修志,留下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利津縣的第八部縣誌——也是第一部社會主義新方誌,自1983年始修,歷時七載,四易其稿,終於在1990年末付梓。新縣誌問世幾年來,在“盛世修志”、新志如林、佳作迭出的新形勢下,經受了時間的淘洗和各方面讀者的檢驗,獲得廣泛的好評。《利津縣誌》先後獲1992年東營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3年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4年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二等獎。
《利津縣誌》的編纂,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地方特色突出
出於對縣情的準確認識和把握,《利津縣誌》突出了三大特點:黃河、墾區、油區。利津縣的歷史和現在,莫不與黃河息息相關。寫好黃河才能寫好利津;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移民四面八方匯聚利津墾殖,促進了利津的發展,寫不清墾殖就不能準確的反映利津的歷史;利津縣又是勝利油田的主要礦區之一,不充分記述石油產業就不能深透的反映利津經濟發展的原因、現狀和優勢。《利津縣誌》緊扣這三大特點,在布局謀篇上採用“升格”法,“黃河”“墾務”“石油”單獨成篇,濃墨重寫,並列於全書卷首。在其他各專業篇的記述中,有關黃河、墾務、石油的內容也從不同的角度適當予以記述,與三個重點篇章的記述相互補充,互相照應,詳略互見,使重點突出,枝蔓清楚,比較深透的反映縣情。由於《利津縣誌》較好地反映了縣情的“特殊性”,因而也具有了鮮明的地域性,體現了地方志最本質的特徵。
二、體例完備,有所創新
《利津縣誌》在總體上採取“小編平列”結構,以志為主,充分利用述、記、傳、圖、表、錄等體裁,分類科學,篇目設定得體,形式和內容相得益彰,在總體設計上具有勻稱樸實之美感。在部類的設定上有所創新,“綜合經濟管理”篇的設定,在全國首創,在方誌界產生較大影響。該篇的設定,解決了經濟管理內容記述零亂殘缺的問題,同時加強了志書中經濟部類的巨觀記述。
三、風格樸實,簡約精當
《利津縣誌》在風格上追求一種樸實之美,簡約之美。彩色套封採用黃河入海處的黃藍交匯、海天一色的大全景畫面,,色調典雅,氣勢恢弘,恬淡幽遠,具有一種樸素、蒼涼、壯闊的美感。卷首處理上不落俗套,不以名人題詞來裝潢門面。各篇無題小序獨具匠心,三五百字的短文,或濃縮精華,或鉤玄提要,或彰明因果,或解惑導讀,寫得精采紛呈,簡約有力,實為全書的“點睛之筆”。全書文字流暢簡樸,精采之處隨處可見。
四、修志人員結構合理,修志效率高、質量好
《利津縣誌》編寫速度快、質量好,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修志人員結構合理。首先是有一個好的“班長”。縣誌辦主任盧金嶺,是一位非常熱愛修志事業,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有領導能力和水平的好“班長”。他到縣誌辦承擔修志任務以來,在協調領導、基層發動、資金保障、調用和培養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實的工作,使利津縣修志工作既有深度,也有廣度,紮實而有效。其次是有一個好的主編。主編孫明欽同志原是縣委辦的秘書,主動請纓修志。他了解縣情,政治素質好,文字功力深,擔任縣誌主編後非常投入,修志的七年中他完全鑽進志稿中,夜以繼日,廢寢忘食,逐步成為全市著名、全省知名的修志專家。三是有一支團結高效的修志隊伍。縣誌副主編羅先哲,在修志初期承擔了大量的外調任務,幾乎跑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坐硬板車,住小旅館,吃最簡單的飯菜,早上剛從外地回到家,下午接到新任務馬上抬腿就走。正是憑著這種精神,他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大量的外調任務,為縣誌編纂取得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縣誌副主編趙安亭,承擔了經濟部類大部分篇章的寫作任務。他熱愛利津,了解利津,文字功力深厚,工作認真嚴謹,寫出的志稿厚重典雅。縣誌編輯崔建學,承擔了大量縣內基層修志單位的組織協調工作。工作中他不怕麻煩,不怕跑腿,為儘快完成基層志稿做出貢獻。正是有這樣一個結構合理、團結戰鬥的修志班子,才創造出《利津縣誌》快出書、出好書的優異成績。
《利津縣誌》也有一些可商榷之處。如卷首彩色圖片過少,不利於生動直觀反映縣情;有些內容記述中過於追求簡潔,資料過於概括,不利於查詢系統資料;各專業篇題及小序單起一頁,突出了小序,但隔斷了篇章的整體感,在版式上看也不美觀。

版權資訊

利津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明玉華主編

王華民 郭忠瑞 裴澤民副主編

北京 中華書局

2006年 4000冊

1385千字

758頁

398.00元

ISBN 7―101―05147―2

主要內容

章節目錄

全志採用中編模式,章節條目結合體,除概述、大事記、人物、附錄外,共有專志26編,依次為:行政建置、地理環境、居民、城建環保、黃河、石油、經濟綜合管理、農業、工業、鄉鎮企業、商貿、招商引資、財政稅務、交通郵電、金融保險、政黨群團、政權政協、政務、軍事、公檢法司、科技、教育、衛生 、文化體育、精神文明建設、民俗民情。

縣份概況

利津縣位於山東省北部,渤海南岸,黃河尾閭。東、南與墾利縣、東營區、博興縣隔河相望,西與濱城區、霑化縣為鄰,北與河口區接壤。縣境呈西南至東北向狹長帶狀,總面積1665.6平方公里。全縣共轄5鎮4鄉510個村委會,總人口291261人,其中農業人口243824人,占總人口的83.7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74.87人。

氣候資源

利津境內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2.4℃,年均降雨量544毫米。利津縣土地寬廣。全縣土地總面積15.46萬公頃,已利用面積10.35萬公頃,利用率66.9%。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的黃河縱貫全境,年平均徑流量332.6億立方米;59公里海岸線,平緩綿延,灘涂寬廣。礦產富饒,主要有石油、天然氣、滷水、鹽、煤、地熱等。生物資源豐富。植物資源中木本科植物有44科170多種,草本科植物41科117種;動物資源中,禽畜類為11科40多種,魚蝦蟹貝類216種。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各行業開發利用提供了充足的基礎條件。

產業結構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特別是1986年以來,利津縣因地制宜調整經濟結構,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200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由1986年的1.78億元上升到28.57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636元上升到9800元。

1985年以前,全縣以種植糧食和棉花為主,產業結構單一,效益不高。1986年後特別是1990年以來,因地制宜進行大規模產業結構調整,創造出適合黃河三角洲鹽鹼地改造的“上農下漁”生產模式。到2002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由1985年的1.35億元,提高到13.81億元。工業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工業總產值由1985年的6044萬元,提高到2002年的52.35億元。工業經濟效益全面提高,2002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6家,實現產品銷售收入32.52億元,實現利稅2.7億元,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193.4%。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2.3億元,占地方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7.11%。

2002年,全縣公路通車裡程1003公里,完成客運量79萬人,貨運量561萬噸。全縣擁有固定電話用戶57833戶,行動電話44698戶,網際網路用戶857戶,全年完成電信業務量3475萬元。1986~2002年,實施“火炬計畫” “星火計畫”和科技攻關項目,共取得科研成果79項,其中24項達國內先進水平,19項達省級先進水平。

城建發展

利津縣城是一座具有800餘年歷史的古城,史有“鳳凰城”之美稱,幾經戰亂,幾經興衰,解放前面貌破舊不堪。解放後,雖有較大改善,但缺乏科學規劃。1986年後,把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拉動全縣經濟發展的重點,突出發展縣城,走利津特色的擴城之路,城市建設步入了快速良性發展的軌道。1997~2002年,全縣城市建設累計投入資金20多億元,縣城區面積由4平方公里擴展到16平方公里,縣城人口由3.2萬人增加到6.5萬人;城區綠化面積由39萬平方米增加到507.21萬平方米;縣城主幹道共安裝路燈2480餘盞。2000年12月,歐式商業街建成,成為縣城一大亮點。2002年9月28日鳳凰廣場落成,向遊人開放,成為利津的象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