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應侯廟

利應侯廟

位於山西省平遙縣襄垣鄉郝洞村。廟宇坐北朝南,建築面積110平方米。廟殿僅存大殿,建於0.85米高的台基上,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梁架結構為三椽栿對前搭牽通檐用三柱,前檐插廊。外檐斗拱五鋪作雙抄,單拱計心造。前檐當心間置板門,次間為檻牆、直欞窗。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山西省
利應侯廟VI-441

簡介

利應侯廟位於山西省平遙縣襄垣鄉郝洞村。廟宇坐北朝南,建築面積110平方米。廟殿僅存大殿,建於0.85米高的台基上,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梁架結構為三椽栿對前搭牽通檐用三柱,前檐插廊。外檐斗拱五鋪作雙抄,單拱計心造。前檐當心間置板門,次間為檻牆、直欞窗。殿內佛壇上尚存元代塑像九尊,兩山牆及後檐牆殘存清代佛教內容壁畫63平方米。

記載

利應侯廟位於山西省平遙縣城東北15公里的襄垣鄉郝洞村北,始建年代不詳。
..
重修於金泰和六年(1206年),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修葺。坐北向南,一進院,由山門、戲台、鐘鼓樓、東西廂房、東西配殿、正殿等組成。廟之正位原有殿堂3座,面寬各三間,故民間俗稱“九間廟”。現存三間正殿,建築結構簡潔,風格古樸。殿內還保存有同時期的9尊彩塑,是研究金、元時期營造技術和彩塑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金泰和六年(1206年)建成,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修葺。廟坐北朝南,佔地2325.96平方米,現僅存正殿,其餘建築己毀。

建築

正殿為元代建築,建在高1米餘的臺基上,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鬥栱五鋪作單抄單昂。殿內有彩塑11尊,均為元代作品。東、西、南三壁有清代壁畫。
古代民間,凡是被神化了的和受人們敬仰的一些歷史人物,大家習慣地稱他為“爺”。比如稱魯班為“魯班爺”,稱孔子為“夫子爺”,稱關羽為“關老爺”等等。
郝洞村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叫利應侯廟,是紀念春秋時代晉國大夫狐突的神廟。狐突姓狐名突,今交城縣人。是時,狐突的兩個兒子狐毛、狐偃隨從晉公子重耳流亡在秦,狐突受晉惠公所逼而死於非命,誠為忠貞報國之楷模。到了宋代,徽宗皇帝封狐突為“惠忠利應侯”,之後金、元、明時期,在狐突的家鄉交城及鄰近的清徐、太谷、祁縣、文水等地的百姓立廟奉祀者甚多。平遙郝洞村的利應侯廟創建較早,時在金泰和六年(1206),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來的百姓雖然知道廟中的享祭者姓狐,但多數人不清楚“利應侯”一說的由來,因此,大家朴樸素素地稱他為“狐爺”。久而久之,利應侯廟也就被稱為“狐爺廟”了。
按理說,把利應侯廟稱作“狐爺廟”並不為錯,誰曾想受神話故事的影響,民間有不少人以為狐狸真的能成精,而且可以成仙,身為“狐仙”了,也許就有人膜拜,於是,以訛傳訛,把“狐爺廟”和“狐仙廟”混為一談。其實,“狐爺廟”、“狐神廟”都是利應侯廟的俗稱,但要稱“狐仙廟”就錯了,它與神話故事中的“狐仙”毫不相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