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坑村

利坑村

該村為1969年 從湖南湘鄉地區遷入,至今還保留著湖南傳統的生活方式。 本人嚴重缺乏資料,希望有人能將其逐步完善----yjw。

細節雜談

1969年搬遷至黃芝隴 隨後遷至現所在位置,文革時期此地為水東人民公社小坑生產大隊利坑生產隊一隊和二隊,改革開放後為犁坑自然村(現稱為利坑自然村)。

該村主要種植杉樹和少量的松樹,另外道路兩旁及房前周圍都種有大量的井岡蜜柚。

整齊劃一的農家小屋掩映在綠樹花叢中,平坦的水泥路將家家戶戶連在一起,潺潺溪流環繞著村莊靜靜流淌,老人小孩在休閒廣場悠然自得地做著各種運動,這裡就是峽江縣湖南移民利坑示範村。(小坑村委利坑自然村)

文化

人口

全村總人口不超千人,全部都為漢族。

語言

村內通用湘鄉話 ,吉安話,國語。

經濟

該村主要以農業為主,有少數從事交通運輸,房屋建築,家具製造 。

交通

該村於2013年實現了道路硬化,2014年實現了全面硬化。

出行方式主要以班車和摩托

姓氏

概述

該村的姓氏有彭,李,劉,傅,羅,魏,賀等

劉氏:

入遷湖南

據息該村有一戶劉姓來源於翊聖公,即入湘始祖翊聖(公元1306—1367),祖籍江西吉安府太和縣圳上早禾市梅子村。元至正年間,順帝荒淫無度,朝綱盡失,因直諫被貶為衡州別駕,晚年擇居湘鄉蟆潭,凡生十子,行行人丁發達,歷代溯漣水而上遷徙繁衍,廣布現漣源,邵陽,新化,安化,婁底等地。

族譜資料

始祖翊聖,元泰定間徙湘鄉譚市,其九子天賜,居石蹬江口沖

未證實材料

翊聖公系堯嫡子受姓始祖第143世孫,前世系譜載系出漢高祖劉邦(邦為受姓始祖第75世孫)
及文帝劉恆、景帝劉啟、長沙定王劉發、長沙王次子劉蒼……直至第92世祖允、93世祖歆、94世祖寬、
95世祖貞,至淑、敬、素、聰、昭、正、槐、效、侃、道、完、辟、銘、副、徹、謀、麟、信、止、安、牧、類、廣、壹、伋、勉、豫、異(第123世祖)均與《中華湘中劉氏五吉文獻》所載祖輩相合。翊聖公之曾祖吉星公,系文斌公第五子(幼子),其四兄分別為吉茂、吉祥、吉蘊、吉才。另述明文斌公字扶伯、號百萬,其高曾祖為吉公皆與《中華湘中劉氏五吉文獻》中其他四房所記相合(書中五吉即為文斌公五個兒子吉茂、吉祥、吉蘊、吉才、吉星五大房裔)。翊聖公即五吉中吉星公之曾孫。

氣候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夏季長而春秋季短。全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春季(3~5月)陰冷多雨,常出現大風、強降水、冰雹等強對流性天氣,4月開始進入汛期;夏季(6~8月)溫高濕重,汛期與伏秋期在此季交匯,6月降水集中,易發暴雨洪澇,7、8月常有伏旱發生;秋季(9~11月)秋高氣爽,氣溫適宜,但常有秋旱發生;冬季(12月~次年2月)濕冷,冷空氣影響頻繁,多偏北大風。

春季平均氣溫為17.3℃,多受南支槽影響,天氣複雜多變。近50年來季平均氣溫呈上升趨勢,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春季增溫明顯。季內主要災害性天氣是:連續低溫陰雨、強降水、雷雨大風、冰雹等。

夏季平均氣溫為27.6℃,近50年來夏季平均氣溫呈下降趨勢,日極端最高氣溫≥35℃的高溫日數全省平均為22天,季歷史極端最高氣溫為44.9℃(出現在修水,1953年8月15日)。6月~7月上旬降水集中,暴雨、大暴雨易造成洪澇或內澇。雨季結束後,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常常發生伏旱。

秋季平均氣溫為19℃,因多晴好天氣,風不大,濕度較小,氣溫適中,成為一年中最宜人的季節。近50年來秋季平均氣溫呈上升趨勢,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以來,秋季平均氣溫上升明顯。有的年份會出現秋季高溫天氣,俗稱“秋老虎”。季歷史極端最高氣溫為40.8℃(出現在新建,1963年9月1日),最多高溫日數為11天(1964年)。季歷史極端最低氣溫為-6.4℃(出現在婺源,1971年11月30日)。季內主要氣象災害是秋旱和寒露風。

冬季平均氣溫為7.2℃,其中1月天氣最寒冷,月平均氣溫僅6℃。日極端最低氣溫為-18.9℃(出現在彭澤,1969年2月6日)。近50年來冬季平均氣溫呈上升趨勢, 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冬季增溫顯著,冬季氣溫上升是全年最明顯的。冬季降水量也呈明顯上升的趨勢。季內主要災害性天氣是冰霜凍、大雪、雨淞、冷空氣大風、大霧及霾。

村容村貌 村容村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