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電影說事兒

別拿電影說事兒

《別拿電影說事兒》選取了這些年作者房媛媛寫的一些影評。

內容簡介

《別拿電影說事兒》選取了這些年我寫的一些影評。儘管它們只占觀影總數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但仍舊能代表我的觀影軌跡。經典的電影值得收藏,浪漫的愛情電影讓人落淚,無意間偶得的電影令人驚喜,還有代表台灣的城市電影和代表香港的警匪電影。我們熱愛電影,更尊重像伍迪·艾倫和彭浩翔這樣的天才電影人。我一直認為,對電影的好感來自非常私人的個人感受,源於一種生活的積累、審美的習慣和敏銳的感受力。所以,你可能無法完全愛上我的電影院,但望你能重新審視電影,重新愛上電影這門藝術。別忘了,電影是我們每個人的異想世界。

作者簡介

房媛媛,女,處女座。非典型85後,文藝美學碩士。把電影當做自己的異想世界,在報紙雜誌發文章、開專欄。外表冷漠,內心火熱,時常燒燙自己。相信世上有生生世世的愛情,也相信要獲得這愛情必定竭盡所有。不怕傾盡所有,只怕遇不到那個人;不怕遇不到那個人,只怕不能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與他分享。

基本資料

書名:《別拿電影說事兒》
定價:29.80元
作者:房媛媛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5月
版次:1
印刷時間:2013-05
紙張: 輕型紙
ISBN:978-7-5402-3166-8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上架建議: 影視 藝術

目錄

(一):撞擊心靈的影像。
《轉山》:旅行沒有意義,轉山便是意義。
《回來的路》:比苦難崇高的是生存。
《瑪麗和馬克思》:悲傷的故事,溫暖的感覺。
《飛屋環遊記》總有一個人,願意和我一起冒險。
《美食,祈禱和戀愛》:她終於懂了隨心而動。
《桃姐》:尋找生命的慰藉。
《愛慕》: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入殮師》:生命在繼續,死亡不可避免。
《歲月神偷》:歲月輕狂不自知。
《天水圍的夜與霧》: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藝術家》:極簡主義的勝利。
《雨果》:寫給電影的情書。
《開心鬼上身》:最後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三傻大鬧寶萊塢》:尋找蘭徹。
《人再囧途之:泰囧》:這匹黑馬,狂奔已久。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悲劇的力量,喜劇的結局。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到什麼,就去相信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希望”是件好事。
《Crash》:奧斯卡的榮譽。
《革命之路》:歲月無情。
《人間喜劇》:用電影的方式訴說電影。
《美國派》:“性喜劇”年代的逝去。
(二)情意綿綿,愛之幻影。
《藍色情人節》:悲傷,無以復加。
《一夜迷情》:曖昧又粘稠的婚姻故事。
《和summer的500天》:對的那個人並不是她而已。
《機器人瓦力》:從孤獨開始,以幸福結束。
《怦然心動》:當你遇到彩虹般絢爛的人。
《初戀紅豆冰》:紀念那些愛和遺忘。
《戀戀筆記本》:縱使相逢應不識。
《炮友》:玩火必焚身。
《一天》:等到風景都看透,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
《愛瘋了》:愛與時間的拉鋸戰。
《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午夜降臨前》:最好的時光在路上。
《志明與春嬌》:可不可以談一場不趕時間的戀愛。
《春嬌與志明》:愛情是場匪夷所思的邏輯。
《得閒炒飯》:All about love。
《我愛你,莫里斯》:你是誰,教我狂戀。
《晚秋》:愛情不悲不喜。
《前度》:我們的前度,都是夏天的毛褲。
《瘋狂,愚蠢,愛》:生活比電影更加驚喜。
《失戀33天》:關於“愛情”的愛情電影。
《將愛情進行到底》:愛情是用來祭奠的。
《親密敵人》:和前男友打一場愛情大戰。
《尋找金鐘旭》:把命運留給命運。
《分手說愛你》:愛情何苦與世界為敵?
《愛很複雜》:轟轟烈烈的迷失。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我用一生的時間等你回來。
《成長教育》:與已婚男人戀愛。
《戀人絮語》:愛情只有小故事。
《我願意》:情人節檔期的小驚喜。
《幸福額度》:那是一個童話的國度。
《最愛》:我們結婚吧,趁活著。
《高海拔之戀Ⅱ》:滄桑歷盡,方知純愛。
(三)偶遇電影。
《海洋》:靜謐的藍色力量。
《蘭戈》:配得上奧斯卡的英雄主義。
《八月迷情》:你只需用耳傾聽世界。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如果注定悲劇,請帶孩子離開。
《特別響,非常近》:傷痛太痛,救贖太輕。
《記住我》:那些曾經討厭過的人和事,都是愛的。
《鐵娘子》:女人敢於選擇、敢於承擔的人生。
《我與夢露的一周》:更加接近人性的女人。
《抗癌的我》:活著是一件瘋狂而嚴肅的事情。
《凱特的外遇日記》:職場媽媽養成記。
《伴娘》:好萊塢的女性喜劇。
《漢娜》:蘿莉殺手有點冷。
《日照重慶》:尋找被救贖的愛。
《原始碼》:華麗麗的“8分鐘約會”。
《有關時間旅行的熱門問題》:偽科幻,真喜劇。
《熱浴盆時光機》:逝去的純真年代。
《穿越時空的少女》:奔跑吧,時間。
一個神經質女人的異想世界:《觀音山》 《二次曝光》
無暴力不成影:《飢餓遊戲》 《大逃殺》 《10億韓元》
單一場景敘事電影:《127小時》 《活埋》
那些觸動味蕾的電影:《飲食男女2012:好遠又好近》 《飲食男女》 《朱莉與朱麗葉》 《濃情朱古力》 《美味情緣》 《藍莓之夜》 《食客2:泡菜戰爭》
(四):台灣光與影。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回憶來敲門。
《第36個故事》:這就是城市,和城市裡的故事。
《最遙遠的距離》:尋找一場,夢境一般。
《星空》:拋磚引玉的青春類型片。
《愛》:缺愛,才看“愛”。
《一頁台北》:台北城市印象。
《帶我去遠方》:我們最終沒能牽手旅行。
《有一天》:如果時光倒流,我還是要和你在一起。
《台北星期天》:紅色沙發的希望。
《不能沒有你》:黑與白的真實。
《黑貓大旅社》:那些生活的囚徒。
《翻滾吧!阿信》:浪子回頭金不換的築夢故事。
(五)香港盛產警匪片
《新宿事件》:爾冬陞的兩難。
《竊聽風雲II》:金牌組合,百分精彩。
《大追捕》:震懾人心的警匪力量。
《逆戰》:林超賢的摸爬滾打。
《意外》:買兇殺人VS自投羅網。
《奪命金》:杜sir的文藝走向。
(六)彭浩翔:柔情的流氓。
《買兇拍人》:你的用情,我們都懂。
《出埃及記》:簡直荒謬。
《破事兒》:好短的男人。
《低俗喜劇》:你的低俗,也是我們的低俗。
(七)伍迪·艾倫:天才在內,瘋子在外。
《午夜巴塞隆納》:你說我的情慾一無是處。
《午夜巴黎》:生活在別處,但去哪都一樣。
《愛在羅馬》:隨著年齡增長的只有疲憊。
《遭遇陌生人》:做夢比吃藥管用。
《業餘小偷》:那些幽默都來自鬱鬱寡歡。
(八)電影與文本:
《挪威的森林》:文學和電影的距離太遠。
《完美感覺》:世界崩潰了,我們怎樣愛?
《龍紋身的女孩》:翻拍有風險,上映需謹慎。

摘選

《轉山》:旅行沒有意義,轉山便是意義

導演:杜家毅
監製:陳國富
主演:張書豪/李小川
上映日期:2011年11月3日
很多人看了《轉山》都被感動,卻無一能說出打動人的地方究竟在哪裡。故事其實很簡單:一個從來沒有過騎行經驗的台灣小伙子張書豪,因為哥哥的忽然離世和遺物中的騎行日記決定沿著滇藏公路騎行至拉薩。簡單的行李,乾淨利落地上路,被誑被騙過,感受過人情關懷,也得到過驢友的幫助。當他經歷了一切再回到原點時,靈魂上已經形成了全新的自我。
鑒於張書豪初次騎行,所以原則上他成功的起點就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驢友小川來帶領。電影的前半段就在兩人相互的鼓勵和幫助中溫情度過。但是小川因意外而退出騎行之後,張書豪一個人上路的後半段才真正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依舊大氣的西南風景中,只有張書豪孤身一人,沒有台詞,沒有配角,幾乎成為默片的風格。然而路遇野狗,腳踏車毀壞,出現幻覺,食物中毒等處處威脅,又讓我們看得膽戰心驚,絲毫不覺沉悶,甚至不知不覺隨他入戲,感受他心態的變化。旅行的路上永遠都是這樣,困難有多險惡,風景就有多怡人。
電影至此從西藏的風土人情轉移到人物本身,重點來了,那就是關於張書豪的大量心理活動描寫,鑒於藝術形式的差別,電影對於內心的表達永遠比不上文字,不過《轉山》在真實感上卻做得到位。試想,如果張書豪這個角色讓阮經天、趙又廷或者彭于晏來演,都不是不可以,但我們很容易將其視為純粹的電影,而不會像如今這般,因為人物的陌生而充滿真實性,從而為他揪心、擔憂又有所期待。所以導演沒有選擇台灣的當紅小生,而是讓22歲的張書豪本色出演,可謂驚喜。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原生態大男孩才能為滇藏騎行帶來更多的真實感。
《轉山》中,張書豪自騎行開始就沒有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為前提,他可以隨時停在堅持不下去的地方,只要盡力就好。所以,電影並沒有迴避他在腦海里閃過的那些放棄念頭,反而是這樣讓觀眾覺得更加真實,更加動人。其實,直到最後他真的堅持下來,我們都不相信他居然就這樣騎到拉薩。因為電影開場的鋪墊稍嫌乏力,既沒有交代他和哥哥深厚的情誼,也沒有描述他是個怎樣執著的人,他一直給人幾欲放棄的表情,唯一鏗鏘有力的是他的眼神。張書豪只不過一個乖乖的宅男形象,他沒有宣揚所謂的英雄主義,而是一路上誠惶誠恐地表現自己的不知所措與驚慌害怕。而這,恰恰是《轉山》成為傳奇的關鍵所在。
在就快到拉薩的地方,張書豪遇到那位因修行而禁語的姑娘,書上描寫這對他是一次心智的轉變和心靈的徹底淨化。在一片死寂的沉默與黑夜中,張書豪學著姑娘的動作進行朝拜,他不見得懂這跪拜的含義,但我們不是經常思考旅行的意義嗎?他顯然已經找到了。沒有明確的指代,也不完全等同於“夢想”這樣形而上的東西。男孩,或者男人,經歷過《轉山》,心靈得以成長。也許勵志並不是電影的宗旨,但如果從這一路的騎行,你感受到一種精神的角逐和修行,那就是《轉山》的意義。
我曾經因為不明白騎行的樂趣,特意去了趟海邊,租了輛山地車,沿著海岸線,一路騎向南。掌控方向與速度的同時,我已經理解在腳踏車上飛翔的快樂。然而,這條沿海騎行公路是特意修整過的,光滑而平坦,甚至沒有多餘的機動車輛。即便如此,我仍舊在騎行20公里處停下了,折回原點,像個失敗的正常人,只是並未感覺不開心。或許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是:最後,張書豪毫無懸念地抵達拉薩,但我相信滇藏公路上更多的是像小川那樣不停跌倒又不停行走的人們,更多的是像我這樣還沒有定下目標的人。所以要不停走下去,這才是導演想要傳達的精神:用一段旅程來錘鍊自己的意志品質,來完成一個人的成長。至此,轉山開啟了新的生命。
《回來的路》:比苦難崇高的是生存
導演:彼得·威爾
主演:吉姆·斯特吉斯/艾德·哈里斯/西爾莎·羅南/科林·法瑞爾/德拉戈斯·布庫爾/壓力山德魯·波托西恩/馬克·斯特朗
上映日期:2011年1月21日
這是一個關於勇氣與堅韌的故事,也是我們每天奮鬥的寫照。有一樣東西永遠激勵你克服生活的苦難和壞運氣,那就是生存。——彼得·威爾
《回來的路》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嚴寒的西伯利亞勞動營,天生具備領袖氣質的賈努茲為了拯救妻子和她負罪的靈魂,決定逃出監獄。於是帶著一行6人,於大雪之夜成功越獄。而他們唯一知道的逃行路線,就是靠著太陽辨識方向,往南前往貝加爾湖。一邊是迷茫的天與地,另一邊是無處不在的追尋者。面對饑寒交迫,死亡離別,吃樹皮蛇肉,忍受渾身傷痛。12個月,6437千米,他們竟然從西伯利亞徒步來到印度。
最初渴望的是自由,但一路的艱辛卻使得他們在抵達印度、回望這條漫漫長路時,絲毫沒有如釋重負的解脫,也沒有振臂高呼的喜悅,只有堅定的眼神中充滿了生命的敬畏——比自由崇高的是苦難,比苦難崇高的是生存。
這段鮮為人知的長征,在真實歷史的基礎上,被導演彼得·威爾以致敬的方式展現成2個多小時的電影。所有的殘酷和壯烈都是這一行人的考驗,是彼得·威爾敘事的考驗,更是我們觀影的考驗。在這一段有關希特勒和史達林時代的大歷史中,或許誰也不曾留意、不曾記得還有這么7個人,穿越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穿過酷暑難耐的長長沙漠,像螞蟻一樣,在浩瀚的世界裡一步步前進。如果說2個小時的電影無論如何都無法淋漓盡致的表達生存的艱辛,那么用盡你的想像吧。這場小規模的遷移,比任何一場戰役都驚心動魄、感動天地。最終,3人成功抵達英國殖民地印度,1人離開隊伍,另外3人死在了路上。再後來,這段苦難被生存者之一斯拉沃米爾·拉維奇寫成了《漫漫長路》。
還記得《可愛的骨頭》里那位死去卻不願離開人間的姑娘嗎?西爾莎·羅南在這部男人撐起的片子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導演說:“羅南的角色艾琳娜本身具有許多默片的性質,這要求演員更多地依靠肢體和眼神去表演,而羅南近乎完美地做到了一切。”她的確像個天使,在片中扮演的艾琳娜是整個團隊的粘合劑,她試著去了解團隊中的每個人,並在朝夕相處的日子裡讓大家日益團結。儘管最終她死在沙漠裡,但團隊卻因為她更有了精神。
電影的結尾出現黑白新聞片:二戰結束,蘇聯入侵東歐,柏林圍牆的樹立和坍塌,波蘭解放。忽然他來到了家門口,從花壇下取出鑰匙,打開房門,和妻子痛哭相擁。這就是歷史,走過殘酷、折磨、謊言與背叛,那僅存的求生意志支持他走到最後,得到了人性的寬恕和回歸。是的,自由在路上,那我們的路又在哪裡?
以此片致敬歷史中那些無名的倖存者和亡者們。
《瑪麗和馬克思》:悲傷的故事,溫暖的感覺
導演:亞當·艾略特
主演:托妮·克萊特/菲利普·賽默·霍夫曼/艾瑞克·巴納
上映日期:2009奶奶4月9日
1976年,8歲的瑪麗·黛西·丁格爾是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個小女孩,喜歡卡通片“諾布利特”、甜煉乳和朱古力。瑪麗的媽媽是個酒鬼,而在茶葉包裝廠工作的父親平日只喜歡製作鳥標本。孤獨的瑪麗沒有朋友,某一天心血來潮給美國紐約市的馬克思·傑瑞·霍羅威茨寫了一封信詢問美國小孩從哪裡來,並附上一根櫻桃朱古力棒。44歲的馬克思患有自閉症及肥胖症,碰巧也喜歡看“諾布利特”卡通片及吃朱古力。二人的筆友關係從1976年維持到1994年,期間各自經歷了許多人生起伏,直到成年的瑪麗終於來到紐約探望她的朋友,馬克思。
這部沒有驚心動魄的視覺特效、沒有英雄主義渲染、也沒有大規模的宣傳造勢的偏獨立電影所帶給人心靈上的震撼卻多過任何一部3D大片。我一點也不會覺得電影的開頭有點悶,反而正是那種如流水般慢慢敘述的旁白讓我感到喜歡。有點天然呆的瑪麗總是掛滿疑惑的表情,但他們單純而平靜的訴說卻可以讓人心平氣和。這部電影足夠緩慢擰乾我的心臟,直切神經末梢以為被隱藏完好的瘡疤。良藥總是苦口,如果說《UP》是一部脫俗的成人童話,這部電影就是剖析我們精神世界的手術刀。
關於瑪麗和馬克思之間的感情,那還有什麼疑問?不就是愛嗎?不然還能是什麼呢?然而愛有很多種,就像瑪麗和馬克思也是很多種當中比較特別的那一種,他們的愛也是很多種愛裡面比較稀奇的那份愛,所謂“相愛”並不是恆等於“結婚生子,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如果這樣去局限這個詞,人類的愛未免太少太單調了。愛,是陪伴和理解。瑪麗是馬克思帽上的小紅花,馬克思是瑪麗點不掉的硃砂痣。兩個一直在討論愛、最不懂得愛的人,卻似乎完成了愛的最高境界。所以愛沒愛到,心裡知道,如果看電影的人覺得那是愛,那自然就是愛。
馬克思最後說:“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不是完人,你並非完美,而我一樣,人無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門外亂扔雜物的人。我年輕時想變成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一個人,伯納德哈斯豪夫醫生說,如果我在一個孤島上,那么我就要適應一個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說我必須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點和我的全部。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必須適應它們,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伯納德哈斯豪夫醫生還說,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條很長的人行道,有的很平坦,而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菸頭,你的人行道和我的差不多,但是沒有我的這么多裂縫。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會相交在一起,到時候我們可以分享一罐煉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這是一部出色的卡通片,因為看過之後,我想到了所有悲傷的事情,卻仍舊感覺很溫暖。每一個曾經孤獨的人都會與此產生共鳴:我們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人,卻沒想到地球的那端也有如此孤獨的人,甚至好像比我們還要孤獨。於是,孤獨有人陪伴,好歹孤獨起來也有個目標。可以互訴衷腸,可以同病相憐,孤獨的人和孤獨的人在一起,生命大概就可以不那么孤獨了。
整部電影的色調以冷色為主,難得出現兩點紅。影片開始像《天使愛美麗》一樣,單純介紹兩個人的情況,宛如一切沒有交集。一直到最後,電影定格在滿滿的一牆信,那是馬克思把這些年和瑪麗之間的通信一封封貼在牆上。旁邊的老式打字機成為他們之間情感的紐帶。忽然鼻子一酸,感動落淚。馬克思走了,剩下瑪麗一個人,那么從此,她該與誰說話呢?
《飛屋環遊記》:總有一個人,願意和我一起冒險
導演:彼特·道格特
編劇:鮑勃·彼得森
上映日期:2009年5月29日
Carl和Ellie的一生從兩小無猜到相濡以沫,無子無嗣又如何,不離不棄的陪伴就已經是最美的童話了。人年紀越大,自己就越不是自己的了,而是為在乎你和你在乎的人活著。守著滿屋子和愛人的回憶終了餘生,本就是他最大的心愿,翻起亡妻未了的余願,我想Carl是滿心的內疚,只恨不能為她多做一點,早做一點。但眼看連最後承滿了回憶的房子都要被人奪去的時候,Carl選擇了逃離。沒錯,他是為了實現愛人的遺願,但更重要的是,他沒法想像連活在回憶中都不能的生活,於是就帶著有關他們愛情的所有回憶——房子,逃向起點。一個有點倔強有點固執的老頭,把自己關在對摯愛的記憶里,不肯面對現實,不願正視自己的生活,用最浪漫和瘋狂的方式賭上了自己的餘生。這是愛和執著,更是絕望和偏執。這是一部給依舊相信愛的人看的電影,在這一生的冒險之中,那個你或許就是我的終點。
“我要我們的房子紮根在在你曾經最想去的Paradise Fall上,我要幫你實現你從小的渴望。讓我帶著我們的夢去冒險,胸口划過的十字是我對你一生的承諾。”然而當他終於到了她一直想來的那個地方,才發現原來自從他們相遇,她的探險終點就變成了和他一生的相濡以沫。
執著,信任,希望和愛,是皮克斯電影裡永恆的主題,它並不是要告訴人們這些理念有多么偉大,而是讓觀眾隨著主人公們的經歷一起重新理解這些被過分濫用甚至扭曲、但卻無時無刻不在左右我們生活的人性。這份真誠,不會讓人失望。
張愛玲幽怨地說過,我見過白頭到老的,沒見過恩愛如初的。
是什麼時候我們開始不相信愛情,是什麼時候我們開始不敢談論天長地久,是什麼時候我們對物質的崇拜剝離了對愛情本身的信仰。我們習慣地進入或退出一場又一場的戀愛,然後把它當作是愛情的練習。我們的世界太過浮躁,浮躁到沒有心去認認真真的經營一場關乎一生的感情。然而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另一個不相關的人來練習愛情,也不需要跟隨外界的浮躁去折騰愛情,更不需要一個不敢渴求天長地久的人來耗費我們的愛情。那些都不是愛情。
嘴上對現實再多的埋怨都無法掩蓋內心對天長地久的渴望,那種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溫情就在日復一日的歲月里一點一滴沉澱下來。透過清晨的陽光,如果身邊熟睡的是從未改變過的那個人,該是件多么值得珍惜的事。
千千萬萬的人群中我遇見了你,長長久久的歲月里我愛上了你,這樣的機會每個人一輩子能有幾回。如果恰巧的是,那個你愛的人也同時與你相愛,這可能就是上天送給我最美的禮物。又或者最後的最後,我們無法相守一生,但是只要心底里一直都信仰著愛情,那么我們曾經的那段冒險會成為永不褪色的記憶,藏匿於回憶之間。
所以,讓這樣的感情返璞歸真,讓清晨的陽光灑在你熟睡的臉頰上,讓時間的流逝悄悄印刻在你的眉梢,讓歲月的積澱綻放出始終如一的絢麗愛情。
倘若我愛上了那個誰,或是那個誰愛上了我。請一定一定努力經營這段感情,這是一個長長的關於生命的冒險,但是只要你在身邊,我就有勇氣去實現。
感謝滑過眼角的淚水,讓我發現原來褪去了虛偽和世俗,我們依舊渴望相守一生的幸福。
我也開始相信,總有一個人是我願意為他留下來的,原意和他一起去冒險,不管去哪裡。
《美食、祈禱和戀愛》:她終於懂了隨心而動
導演:瑞恩·墨菲
主演:茱莉亞·羅伯茨/哈維爾·巴登/詹姆斯·弗蘭科/比利·克魯德普
上映日期:2010年8月13日
我需要改變。從十五歲起,我不是在戀愛就是在分手,我從沒為自己活過兩個星期,只和自己相處。
——《美食、祈禱和戀愛》
《美食、祈禱和戀愛》原名《Eat Pray Love》,台灣譯為《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香港譯為《再單身遊記》。但我還是喜歡原著的《Eat Pray Love》。我想起白岩松說:“人們聲稱的最美好的歲月其實都是最痛苦的,只有在事後回憶起來的時候才感到幸福。”成長不就是這樣。回憶起來,那一段段美好且痛苦的歲月也許很簡單,簡單到只有Eat、Pray and Love。
茱莉婭·羅伯茨飾演的伊莉莎白身為《紐約時報》的人氣作家,身邊有瀟灑帥氣、風流倜儻的丈夫陪伴,生活由自由浪漫、悠閒安樂的節奏充滿。這樣令人羨慕的日子卻讓她自身感到空虛和恐慌,好像忽然間她得到的一切都不再是她所追求。是繼續麻痹自我,違背心意地生活下去?還是突破自我,顛覆人生重新來過?知性的她選擇了後者,離開變質的婚姻,去外界尋找突破,在漫長的旅途中,在美食、祈禱與戀愛中,反思人生的種種。
電影更像一本旅行見聞錄,她去義大利、印度、印尼……羅馬和巴厘島都是人間天堂,除了我們眼中看到的美景,還因為生活在那裡的人都相信自己生活在世界上最美的國度里,那是一群懂得怎樣能夠快樂並且有能力享受快樂的人。我試著跟隨影片中的朱莉亞·羅伯茨一同感受這一路的心酸與美好——靜下心才能審視自己。這樣一個受過傷並且不斷受傷的女人,她逃離婚姻,逃離原本的生活,可是這一年,她依舊深陷愛的歡樂與痛苦中。其實她自己明白,所有的不快樂與失敗的婚姻無關,與蹩腳的愛情無關,與傷害無關,與身在何處無關,與任何都無關,而是她自己的內心尋不到平衡。
當她背起行囊時,那個已經沉溺在瑣碎的生活中不可自拔的好友羨慕地說:“我多么希望像你這樣丟開一切。”看到這,我其實感到慚愧。之所以我們羨慕那些有勇氣的人,是因為我們沒有勇氣。突破俗世的規則與思維是比“丟開”更困難的事。有人倡導我們去旅行,他特文藝地說:“你苦戰通宵時,布里斯班的燈魚已划過珊瑚叢;你趕場招聘會時,蒙巴薩的小蟹剛溜出漁夫的掌心;你寫程式代碼時,布拉格的電車晃過金色夕陽……有些人聽了嘆息一聲繼續做宅女,有些人則立刻出發卻不知道怎么回到正常世界。其實,親愛的,穿著高跟鞋走好每一步,你才能知道換上跑步鞋的時候,要去哪裡。”七堇年為此特意回答他:“在布里斯班的人也要鏖戰通宵。蒙巴薩人或許還期待當地能有招聘會。布拉格也有程式代碼員。旅行就是離開自己呆膩了的地方,去別人呆膩了的地方看看。”真是有趣。你看,大家都在去與留之間徘徊不定。原來不光選老婆,生活也是紅玫瑰白玫瑰:夢寐以求的,未必有想得那么好——有了就知道了;從前看不起的不要的,未必有那么差——沒了就知道了。
所以難道你還沒發現嗎?人生最困難的不是向前走,而是難以免俗。
兩個半小時的電影,我卻一點也不嫌冗長。與作者的親身經歷比起來,我們能夠感受到的只是隻言片語。很多東西,必須經歷過才能明白。一個人旅行就是如此,遇到傷痛只能自己承受,遇到風景只能自己欣賞,說的好聽,是欣賞屬於自己的風景,說的難聽,那是寂寞的風景,和孤獨的心。然後發現,原來那么多感受都不用刻意訴說,懂的人自然會懂。
“一個女人要讓自己慢慢變得美好,需要穿越生活的起源。而這些起源,也是痛苦的根基。像一條河,從不停息,最終流入大海。”這是我一直用來勉勵自己的話。要勇敢,要堅強。是誰說過:“心傷不是壞事,說明你曾經付出過。”
最後她說,她終於懂了什麼叫隨心而動。那么我們呢?
《桃姐》:尋找生命的慰藉
導演:許鞍華
主演:葉德嫻/劉德華/秦海璐/秦沛/黃秋生/王馥荔
上映日期:2011年9月5日(威尼斯電影節) / 2012年3月8日(中國大陸) / 2012年3月9日(香港)
有些東西我們覺得應該會不一樣,但回頭看看,此一天和彼一天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不同——這就是生活。
早在《桃姐》於2012年3月8日登入中國大陸之前,就已經於去年9月份亮相威尼斯電影節。之後,關於“感動”、“慰藉”、“生老病死”之類的話題就沒有間斷過。實在難得這樣一部毫無野心又平平淡淡的電影,卻虜獲這么多尖酸刻薄、口味刁鑽的影評人。這個世界居然有如此之多素不相識的人認可這份靜謐的感動,想必是因為習慣了冷酷的我們也有內心柔弱的那種感受吧。
《桃姐》是電影製片人的真實經歷:名為鍾春桃的傭人在晚年中風后住進老人院,她服侍了大半輩子的少爺Roger在她生命的最後兩年給予她幫助的故事。這種幫助不單是每個月的生活費等支出,更是一種心靈的慰藉。正如電影的英文《A simple life》:簡單生活。鏡頭裡反覆出現的全部是生活中最簡單的小事,買菜、做飯、打掃房間,中風、去醫院、住老人院,然後仍舊是在老人院裡的聊天、吃飯、睡覺。太陽照常升起,我們過著瑣碎而世俗的生活。電影中的人們不慌不忙地說話、發獃、凝視或開玩笑,好像一點都不趕時間。這樣的鏡頭和感覺,我們早就可以在《天水圍的日與夜》中找尋,導演許鞍華試圖呈現出沉穩內斂的紮實感,最大限度地保留生活原本的樣子,而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樣子,更不是經過電影美化過後的樣子。而生活原本的樣子可能並不美,只不過——真實。
我們的生老病死
年輕時候的我們,大概從來也不會主動去關心老人院中的喜怒哀樂、麻痹與疏離。但透過許鞍華的鏡頭,我看到老人院裡那一張張被歲月侵蝕的面龐,那一個個被時間掠奪的身體,那步履蹣跚的背影,以及空洞無物的目光……這樣的畫面被浸泡在午後的陽光下,只會顯得更加刺眼。我們的生老病死就在這樣的長鏡頭中被尋問,那個關於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永恆,在簡單瑣碎的生活里愈發真實起來。“死”會不會很可怕?其實人生總會遇到一個階段,讓你真切地感覺生命實在太脆弱了,可能今天在身邊談笑的人明天就走了。“死”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為生命即將結束而憂心忡忡的狀態。一輩子就那么結束了,故事寫到盡頭了嗎?老人院裡的每個人都藏有一段足以訴說的人生,但許鞍華卻一個都未作出解釋,讓秘密成為秘密。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不見得你可以知曉每一個,這就是生活。
我們的“桃姐”
在桃姐中風前,她是Roger的傭人;中風后,桃姐更像Roger的母親。這樣角色的轉變不禁讓我們思考:我們是否又曾扮演過他人的桃姐?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是不是都有一個桃姐的角色呢?或許你曾對她熟視無睹,但失去後才發現她的存在就是你的生活。她保留著你的舊照片,珍藏有關你一生的回憶,就像桃姐在整理舊物時翻閱自己的一生。或許有一天,你會暮然回想起她們曾屬於你的生活,然後又離開你的生活。那時候,或許你會像電影中的Roger一樣,站在桃姐身後,微笑,沉默,然而這沉默的內心卻蘊含巨大的感恩。也許,太深沉的愛並不需要像一般的電影那么戲劇化才能使我們感受到,因為每個人都有傷疤,每個人都有無法訴說的傷痛。柴靜說:“我們經歷磨難,是為了更好地安慰別人。”或許一個電影無法解決這世間的所有痛苦,但一份互相取暖的安慰卻直達人心,“你可以通過電影知道,世界上還有另外的人,也對生命誠實,他們經歷的痛苦或者心酸,你能了解,你覺得也能因之而被了解。”就像《桃姐》中那個騙錢去賭博嫖娼的老年人,畏畏縮縮地來參加桃姐的葬禮,在棺木上小心翼翼放上一束花——生命的慰藉大抵如此!
許鞍華的情感表達
許鞍華自身的經歷逼她成就一份女人的獨立性,所以她能夠跳出女性慣常對於男女情愛和血緣親情的纏綿悱惻,以一種更為冷靜、寬容的視角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種超越愛情和親情的東西,我將其稱之為“人情味”。她能展現出一種獨特性,塑造不同於以往的形象或情感,這其中滲透出平衡圓融的氣質。不過這種境界之於許鞍華,或許也是無意識的,只是歸於自身長久以來矛盾狀態的一種偶得,在很多時候,只有在知曉了那些不同、對立和不確定之後,才能真正找到把所有矛盾融合掉的方式。許鞍華執導過《歲月神偷》、《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霧與夜》、《得閒炒飯》等電影,以靜水深流的姿態講述一個又一個溫潤的故事,無一不是我的心頭好。儘管她經常說自己並不懂所謂愛情:“我小時候和年輕時候看到的都是浪漫主義的愛情,並不寫實。而我的愛情經歷都不像書中那般浪漫,所以通常我都是對愛情失望的。”你瞧,這個至今未婚的女子曾拍過那么多溫暖人心的電影,在說到愛情時,卻一副無力招架的感傷。建立於愛情,卻在愛情之上,無欲無求,不計回報地愛,不計回報地付出,這才是人性中最溫暖的部分。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許鞍華真正做到了化繁為簡,舉重若輕,最終返璞歸真,給我們講述一個溫潤的故事,而我們心中都因為《桃姐》而感受到一股心酸的溫暖。
《愛·慕》: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導演:麥可·哈內克
主演:讓·路易·特蘭蒂尼昂/艾瑪妞·麗娃
上映日期:2012年5月20日(坎城電影節)/2012年10月24日(法國)
殺人嗜血,刻骨銘心。我看到了愛,也感受到死亡。真實而沉重。
——《愛·慕》
大多數的電影描寫愛與希望,也講述痛與死亡,但卻很少呈現疾病。好像導演和編劇忽然統一了口徑,“疾病”不約而同就成為大家儘量避開的題材。可它伴隨著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和每況愈下的身體機能,如陽光下的陰影,繞不開,躲不掉。於是,導演哈內克乾脆迎難而上,為我們講述一個關於“疾病”的稀鬆平常的故事:Anne和Georges是一對80多歲的老夫妻,曾經均為有教養的音樂教師,退休後過著優雅的恩愛生活。直到有一天,Anne突然中風,隨後偏癱,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法國人的浪漫與愛情似乎從此沒了蹤影。一句“你的同情於我無用”讓他的細心與照顧一點點被無奈吞噬。最後,他殺了她,活生生用枕頭憋死了在床上痛苦呻吟的她。殺她前,他安詳地坐在床邊,用柔聲細語為她講故事,甚至一點徵兆都沒有。那份神情與狀態好像回到了年輕時他們初戀的模樣。但他和她似乎都已決絕,掙扎幾下後,一切安靜了。
於是,這幾乎成為很長一段時間內我看到的最簡單的一部電影。兩個人物,一件事,極簡的配樂,精煉的對白,質樸的畫面。未關的水龍頭,牆上的油畫,飛來的鴿子……導演看似冷靜,甚至冷酷,但我卻能感受到他在講述這個故事時激動又拚命克制的心情。電影有時候靜謐到我以為光碟卡帶,心中卻一直躁動難耐,就像死亡,從頭至尾充斥著人性的選擇和力量。其實導演終究是溫柔的,因為在他的鏡頭下,我可以看到他和她互相苛責時流動的愛意,可以感受他們眼神中的絲絲愛慕,那富有巴黎濃郁藝術氣息的公寓,還有鏡頭在油畫上的大量停格,顯得如此優雅,寧靜,安詳。那是長長久久生活在一起之後才可能累積的生活氣息。這些,與電影最後的殘酷如此不搭,卻又那么真實存在。好像我們一開始就跟著導演在悲情的道路上走,走著走著,戛然而止,電影與生命都在一瞬間到了盡頭。
兩次中風后,Anne只能臥床,對於他的悉心照料心生愧疚,他卻說:“你不用愧疚,這種事也有可能發生在我身上。”是啊,一輩子優雅得體,一輩子相濡以沫,他又怎么可能看不到她的“活著”已經成為痛苦呢?又怎么可能不理解她此刻決定離去的心情呢?而我們,除了看到“謀殺”,更應該去體諒。如果你現在不能釋懷,沒關係,將來,一定可以。因為“他人經歷,我必經歷”。
我拚命去理解他的舉動,殺人嗜血,終究刻骨銘心。作為孤獨個體的人類,為了逃脫孤獨感,而選擇將自己最私密的情感與他人來分享。這些人可以是伴侶、家人,也可以是上帝,或者藝術。時間久了,就形成了依賴。但往往在通往這種依賴的過程中,懷疑與厭倦會提前毀掉這份感情。難道正因如此,他要在懷疑與厭倦產生之前親手斷送這樣的可能,以極端的方式讓他們的愛情維持一輩子?可一輩子有多長?一輩子結束在她離開他的那一刻。
《愛·慕》並不是一曲對愛的讚歌,而是對生命的注視,當生命不可抑制地走向衰老和死亡,我們是否能坦然面對?老去,病痛,孤獨,離去,那些人生中我們日日夜夜在逃避的事情,那些我們心知肚明卻閉口不提的哀傷,在電影中變本加厲地呈現。而這一次,不是電影藝術源於生活,而是生活比電影更殘酷。
影片最後,導演安排大量靜止的畫面,那態度好像在說:“現在該你們思考了。”而我能回憶起來的,卻是他們一起去聽音樂會,他由衷欣賞她的美,他在音樂會後邀請她再喝一杯紅酒,並綿綿情意地呢喃“我有說過你今晚特別美嗎”;還有她的那句“有時候你像個怪獸,但卻很溫柔。”他跟她分享小時候看電影的經歷,說雖然已經記不得那電影的情節和內容,卻記得自己向別人講述電影時情緒的激動。這也正是《愛·慕》帶給我們的感覺:不需要記住大量的細節,卻需要被咀嚼、體驗、理解。因為這些生活就是我們的映照,無論早晚,無論你我。
《入殮師》:生命在繼續,死亡不可避免
導演:瀧田洋二郎
主演:本木雅弘/廣末涼子/山崎努/吉行和子
上映日期:2008年8月23日
死亡無非是一扇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另一段行程的開始。我作為看門的人,在這裡送去了很多人,每次跟他們告別,我都會說:路上小心,我們會再見的。
——《入殮師》
一心想成為音樂家的小林大悟因性格軟弱和命運不濟而事業落敗,與妻子回到老家共度清貧生活。面對生活的窘迫,他不得不找了一份入殮師的工作。一方面是自身面對遺體的心理障礙,另一方面又需要對妻友隱瞞工作內容,小林就在這種看似不體面、又充滿矛盾的工作中隱隱度日。當他的雙手溫柔地觸碰死者的雙手,撫摸他們的臉頰,為其擦拭冰冷的身軀,為老奶奶穿上絲襪,為女人點上口紅,小林逐漸從中體悟到死亡的意義,並解開與父親之間多年的隔閡。
社長的妻子是小林當入殮師的第一位客人,死亡雖無法避免,但是可以讓她美麗地離開,這何嘗不是一種慰藉。生命存在那么多未知:明明活著的章魚放生時反而死了;前幾天還活著的人,突然就死去了;那個孤單的老人的屍體在兩周后才被發現……死亡帶著普遍而不可避免的特性,但是否如此,我們就有權利放棄生活呢?生命是虛無的,不管是努力往上游游去的魚還是死亡這件事情,本身都是自然的法則。面對死亡,我們應該感到平淡且敬畏。
我們總說“未知生,焉知死”,然而未知死,又怎知生之所依?卡爾維諾在《寒冬夜行人》里說:“小說只有兩種結局:男女主人公飽受磨難,要么結為夫妻,要么雙雙死去。一切小說最終的涵義都包括這兩個方面:生命在繼續,死亡不可避免。” 大多普通人對於死亡是忌諱的,超脫者不能超脫,豁達者不夠豁達,雖有喜喪一說,但終究不能夠歡喜面對。《心經》里說,“不增不減”,這是宇宙無往不復的存在狀態,任何一次離開,都是回來的開始。我們始終沒有離開,沒有離開宇宙這個故鄉。但這也只不過是《心經》里的話,作為人類的個體,又有誰能真正做到呢。莊周夢蝶里的翩躚的蝴蝶,擊缶而歌的了悟,路遇的骷髏,更多是讓人感到這裡是虛無主義的容身之所!
《入殮師》的電影音樂是久石讓的手筆,用大提琴悠揚聲音代替安魂曲的鏇律,配合著日本小鄉村的自然美景,尤其那場小林在空曠的野地上演奏大提琴的畫面,充滿入殮師對死亡所表達的壓力與釋懷,當小林終於能夠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他內心的平靜便在這大提琴樂曲中緩慢走來。
《入殮師》的結尾處,小林為他的父親化妝整理,看到父親手裡緊握著三十年前那顆小鵝卵石,一切怨恨都化為悲傷,父親的樣貌在記憶中慢慢變得清晰起來,他流著淚水溫柔地為父親刮完鬍子,將妻子的手和鵝卵石放在沒有出生的孩子上。在那悠揚悲傷的音樂中我忽然想起這句話:死亡不可避免,生命在繼續。
帶著冷靜而溫柔的情懷,願我們都能像電影中那位洗澡堂的老人,看一個個人走向終點,帶著超脫和曠達,真正做到對生死有所參悟。
《歲月神偷》:歲月輕狂不自知
導演:羅啟瑞
主演:吳君如/任達華/李治廷/秦沛
上映日期:2010年3月11日
“其實每條魚都很快樂的,因為魚的記憶很短暫,只有三秒鐘,所以當它游過去再游回來的時候,可能已經忘記了自己來過。”
“但有些事情,是會記得一輩子的。”
——《歲月神偷》
印象很深,《歲月神偷》是我唯一一部連著三天窩在電影院的小角落看上三遍的電影,每次哽咽,每次唏噓,每次抽泣都實實在在讓我悸動。最後也不知是電影感動了我,還是我感動了自己,每每想起,總覺得有什麼東西狠狠擊中心臟。2005年,張國榮自殺,梅艷芳病逝。曾志偉在金像獎頒獎典禮上說什麼是香港精神,就是那份不服輸、不妥協的精神。不管什麼世道,總要靠自己一雙手,勤勞打拚,從最底層做起。
電影伊始,清淡的影調就讓我著迷。願意沉下心來講小人物的故事,本身已經值得讚許,再加上考究的運鏡與構圖,乾淨的剪輯——羅進二頭戴金魚缸、在《Dancing in the moon》的老歌聲中從容出現,上環永利街一班街坊亦隨之紛紛登場,舊日情懷一呼即出。沒錯,懷舊是那么讓人上癮的一件事,電影透過小孩的眼睛倒映出導演記憶中的那個香港,巧妙地避開歷史和政治,如此便可減低故事的沉重與悲劇感。就算歲月偷走了一切,導演仍舊想要呈現一個滿載生活氣息的香港,即便經歷颶風暴雨,生死離別,支離破碎,電影的調子依舊輕盈、感性、浪漫。
去過香港幾次,被燈紅酒綠的繁華攪得眼花繚亂,忽然那么想找尋電影中上環永利街的城市面貌。然而歲月輕狂,我們卻不自知。被偷走的不單是時光,還有一代人難以重現的成長經驗。你再也不會被小夥伴嘲弄,再也不會和鄰居一起在露天吃飯,再也不會吃完飯和兄弟姐妹一起寫作業,再也不會把那些邊邊角角的小玩意兒當做寶貝.....一切美好的舊時光,都毫無顧及地一去不復返了。正如影片裡的老香港歷史影像,都是在小弟羅進二透過魚缸玻璃觀看四周時才出現,而那些影像也已經彎曲和變形,看上去如此不實在。一如給觀影的我們也罩上個玻璃魚缸,看到的是早已破碎的“玻璃之城”。
然而,人對美好的嚮往,總是和現實的困苦相依相伴。因為貧窮,哥哥面對女友家的豪宅時神情黯然,弟弟無法一個人獨享一盒月餅時嚎啕大哭,爸爸當掉了戒指給哥哥輸血,媽媽抓著爸爸空空的手指哽咽難言。人各有命,富貴不同,但貧窮不一定就意味著不幸,情感的維繫才是幸福與否的關鍵籌碼。這便是《歲月神偷》的真誠之處,它收斂了悲戚,流露了笑意,始終於苦難中守候著一份淡淡的希冀。的確,60年代長大的人沒有怨言,只會構想如何解決問題。就連愛情,那時候的人們出現問題會首先想到如何彌補、重修舊好,而現代人則無一例外地想到如何逃避、如何更換。你若問歲月神偷到底偷走了什麼,我想,大概還有舊時光里的堅韌與真摯。
大哥羅進一的愛情與生死串起了整部電影,小弟羅進二的成長也不失成為電影的主線,60年代的父母生活一樣貫穿著整個事件的發展。可我卻很難從中找出電影的主角,甚至看完過後有些恍惚。但突然覺悟才發現:原來,人物並不是這部電影的主角,生活才是——這就是電影,能夠讓你想起很多,一切關於生活。
欲望與血緣與生俱來,每個人都興致勃勃地往前走,少有人會停下回望來時的路。你在慢慢長大,卻並不覺察身邊的親人正在慢慢變老乃至死去,總有一天你會要用欲望去置換感情。就像電影中祖母告訴羅進二,你把所有喜歡的東西扔進苦海里,把苦海填滿,就會和親人團聚。
看電影,有時候看的不只是電影,而是一份心情。或許我們終將發現,曾經珍惜在乎的一切,都會被歲月神秘地偷偷拿走。那時,我們會不會想起當年的這部《歲月神偷》,然後微微一笑,心裡明白——這,才是生活。
《天水圍的夜與霧》: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導演:許鞍華
主演:任達華/張靜初/羅慧娟/覃恩美
上映日期:2009年3月22日
全世界都存在難以根除的家庭暴力,沒有任何婚姻制度可以承諾給人幸福,但應該有制度使人可以避免極端的不幸。
——《看見》
繼《天水圍的日與夜》後,導演許鞍華又推出一部以“家暴”為主題的《天水圍的夜與霧》。故事同樣發生在香港天水圍,影片風格卻驟然轉變。任達華扮演的丈夫李森早年在嫖妓時認識了妻子曉玲,兩人因性生愛,並且懷了小孩。為此,他跟前妻離婚,陪曉玲回四川修房子,辦婚事。但心術不正的丈夫竟然在此期間強姦了曉玲的妹妹。多年後,兩人搬到了天水圍,迫於經濟壓力而矛盾重生,感情雖早已破裂,他卻總擔心妻子紅杏出牆,因而實施家庭暴力。最後,丈夫在殘忍殺害了妻子和一對雙胞胎女兒後自殺。其實他根本沒有想自殺,他打電話報警時還想把罪名賴在妻子頭上,可是他居然笨到對自己的最後那一刀用力過猛,本來想製造假象,誰知弄假成真,死了。
天水圍在香港本來就是一個充滿悲情的地方,演繹這樣的題材,不免讓人心生憐憫。《夜與霧》的故事說到底,也許正發生在這個世界的很多角落。女人看這樣的片子總歸無法平靜,多多少少會被很嚴重的情緒影響。一邊恐怖,一邊憤怒,順便還會“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看著那種“爛泥扶不上牆”的女式懦弱,甚至恨不得希望受害者反過來以暴制暴。然而我們的那點同情於任何人都無用,一個沒有當過弱者的人,是沒資格評價那些傷痛的。這年月,因家庭暴力而自殺或自相殘殺的案件太多了,只不過現實的我們總覺得還有比暴力更急需解決的問題,比如溫飽,比如買房,因而忽略了最應受到保護的人身安全。人性啊,說到底都有自私、陰暗、醜陋的那部分,從來不會只有單純的善和惡。就像天枰的兩端,如果惡得不到抑制,善自然會被吞噬。
實施暴力的人,性格多少是有些缺陷的,他們往往極端自卑或者自大,童年生活有難以磨滅的陰影,但最重要的是,他們缺少愛。因為不被愛而產生的仇恨可以被無限放大,直至絕望,做出令人髮指的暴力行為。那位“瘋狂英語”李陽,沸沸揚揚鬧了一年多,最終因對妻子實施家庭暴力而被判離婚,並支付對方1200萬元。很難想像,他竟然在一次採訪中說自己其實是個自卑的人,那些看上去野蠻的“瘋狂”都是為了克服自卑心理,都是為了他觀念里認定的“成功”。
反觀那些暴力的受害人卻無一例外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弱者,有些人害怕世人的眼光而默默承受,有些人反抗了卻仍舊以暴力的方式,以致在各地的監獄女性暴力犯中,殺死丈夫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這數字難道不足以觸目驚心?李陽的妻子在那場離婚戰中頑強抵抗到最後,她曾在中國報警,得到的答覆卻是一句敷衍的“這兒不是美國”。她說:“我當然知道,但中國肯定也有法律,男人不能打女人。”是的,無論在哪,男人都不能打女人,這似乎可被稱為“國際共識”。但在中國,老公卻可以打老婆,多么可笑。
柴靜說:“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元,門吱呀一聲關上後,在這裡人們如何相待,多少決定了一個社會的基本面目。”全世界都存在難以根除的家庭暴力,沒有任何婚姻制度可以承諾給人幸福,但應該有制度使人可以避免極端的不幸。家暴與地域無關,與文化無關,甚至與價值觀念或者個人選擇無關,也許唯一與其有關的,是重視和制度。人都是一樣的,對愛的追求一樣,對幸福的感受一樣,對家庭的需求也一樣。而我們,只不過渴望被尊重、被關愛。
《藝術家》:極簡主義的勝利
導演:麥可·哈扎納維希烏斯
編劇:麥可·哈扎納維希烏斯
主演:讓·杜雅爾丹/貝熱尼絲·貝喬/
上映日期:2011年10月12日(法國)
在《藝術家》之前,我真不敢想像,21世紀的電影市場走到如今這部田地,居然還能夠回到最初,用完完全全的黑白默片,誇張的表演,插入卡片式的對白征服影迷。我們對這樣的電影如此陌生,然而但凡愛電影的人又總能夠莫名其妙地投入其中,在沒有台詞的情況下,居然跟著兩位演員體驗一場簡單的愛情、簡單的電影。
《藝術家》的懷舊范兒顯而易見,儘管看似在講述電影從黑白默片到有聲的崛起之歷史,其實真正包裝的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這樣的愛情故事換做其他任何一種表達方式,大概都不會入刁酸古怪的影迷之心。《藝術家》卻以黑白默片贏取一片呼聲和獎項。可見,不管《藝術家》在講什麼,都已經贏在了“電影”這兩個原初字眼上。1929年,第一屆奧斯卡最佳電影頒給了默片《翼》,83年後,《藝術家》再次證明了默片的魅力。只不過一場電影的時間,我們卻好像回到了1929年的時光,感受默片的呼吸,感受黑白的魅力。終於不再關注電影中的對白,終於不再執著於電影的特效,而是完全沉醉在表演的模式中。任何對電影有感情的人都不會拒絕這樣撲面而來的懷舊范兒。
也許出於對電影形式感到新鮮和好奇,讓我們在沉默的兩個中完全沒有感到煩膩和呆悶,哪怕影片直到最後才有了唯一一句有聲對白。
“Perfect! Could you give me just one more?”
“With pleasure”
至此,默片在形式上邁向了有聲。所以,很可能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影院欣賞如此純正的黑白默片,這是一種原始的、純正的電影方式。奧斯卡對其的推崇,媒體廣泛的讚譽,還有影迷的如痴如醉都證明《藝術家》已經贏得我們對電影的一片情懷。我仍舊相信:這個世界的潛規則仍然是“真誠”這類的辭彙,任何膽敢不按照大眾所希望的那樣拍攝的電影,都得面對商業的中指,對此沒人可以獲得赦免。而另一方面,任何被純正的感情親吻過的影像,也早晚會被時間擦拭得閃閃發亮——這就是《藝術家》們。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藝術家》的風格。曾有位也經常“看電影”的朋友在看完《藝術家》後,神秘兮兮地問我:“你真的喜歡《藝術家》嗎?還是你覺得要保持一股文藝范兒,而不得不說喜歡?”我笑了,說:“不,那2個小時的觀影時間真的是在不知不覺中度過的。我不說電影有多好,也不說我喜歡。我只說確實享受了一場電影,僅此而已。”是的,這種感覺後來在看王家衛《一代宗師》時也真切體驗過,這份“享受”讓我感到很放鬆,甚至拋開自以為是的“我是影迷”姿態,像一個最普通的、最不懂電影的觀眾去欣賞一部純粹乾淨的電影。
但一個奧斯卡、一片叫好聲會不會讓默片就此復甦,我想這畢竟是很難的事情。思考個問題先:您從工資里掏出好幾十甚至上百塊,顛兒顛兒地跑去電影院,買的是什麼?殺時間?圖輕鬆?排除小清新小文藝的形而上需求,百分之九十的民眾其實一點也不介意做“烏合之眾”,湊些沒大腦的熱鬧。之前《讓子彈飛》是一例,看懂姜大爺智慧的畢竟是少數,明著暗著記葷段子的才是大多數。這是如今電影市場的主流,尤其國內市場,80%的電影都是要多俗套有多俗套,要多膚淺就能多膚淺,但是大伙兒樂完心裡特別通透。戲裡戲外一場狂歡,在這個集體扎堆有各種風險的地段,這種電影正見證了中國人民的廣場狂歡效應。所以,默片會以它獨自的方式存在,也會有一批不捨不棄的觀眾。但默片會成為院線的主流嗎?我看就未必了。也許,《藝術家》只不過趕上了全民懷舊的好風潮吧。
簡單的人物,簡單的情節,簡單的色彩。《藝術家》將一切簡化,卻見證了極簡主義的勝利。也許一不小心將我們感動的,正是簡單的故事和敘述方式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