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原文
相晤了無意,臨歧還黯然①。
回看吳苑樹,獨上秣陵船②。
春老還山路,江昏欲雨天③。
白鷗略似我,聚散綠波前④。
注釋
①相晤:相見,見面。了:完全。多用在“無”字、“不”字之前。無意:不在意。臨歧:到歧路之處。指分道惜別。見唐高適《別韋參軍》詩.“丈夫不作兒女別,臨歧涕淚沾衣巾。”黯然:憂愁,沮喪貌。
②吳苑:吳地的庭苑,泛指蘇州各地的林園。吳地向以庭園建築著稱,其精美靈秀遠過他處。秣陵:地名,即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楚威王以其地有王氣,埋金鎮之,號曰金陵。奏始皇改為秣陵。三國東吳孫權遷都於此,稱建業。晉平吳後分南為秣陵,北為建業。隋併入江寧。
③春老:季節已到晚春,春末。江昏:天空濃雲密布,江面一片昏黑。
④白鷗句:意謂我似白鷗。此聯謂我像一隻鷗鳥,或聚或散,全憑機緣。
詩詞鑑賞
吳中指今江蘇省蘇州地區。吳中諸子未詳所指。吳地自來是文化奧區,與吳中諸子過從唱和,是徹公一大樂事。他之所以長居姑蘇楞伽山中峰寺,除仰慕先輩中峰明本禪師之外,這是不是個原因,一時尚難斷定。然而讀徹畢竟是個僧人,時或要外出參方遊學,或者朝山禮拜。這是徹公與諸位朋友告別,前往金陵時寫給朋友的一首抒情詩。詩中沒有記錄離別雙方所說的片言隻字,而是借分別時的山水風光和時令氣候來襯托離別的心境。回看,獨上,彼此默默地分別;春老,江昏,似乎天地也在哀傷。這種寫法很含蓄,很委婉,寄寓的情感卻很深摯,很動人。這是一首很有內蘊,值得回味的好詩。
作者簡介
讀徹(1588-1656),明末清初江蘇蘇州中峰寺僧。字見曉,又字蒼雪,號南來,俗姓趙,呈貢(今屬雲南省)人。幼年落髮本邑妙湛寺。十九歲拜通潤禪師門下,承法為嗣。先後參拜雪浪、雨潤等高僧。後住持蘇州楞伽山中峰寺,為華嚴宗宗匠。徹公精通佛法,詩亦有名。詩風蒼勁深遠,文筆酣暢淋漓,多悲歌感慨之音。有《南來堂稿》四卷及《補編》四卷、《附錄》四卷。逝葬中峰。錢謙益為撰塔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