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群體

初級群體

初級群體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國社會學家庫利提出來的。他在1909年出版的著作《社會組織》中,把家庭、鄰里、兒童遊戲群稱為初級群體。他認為,初級群體“具有親密的面對面交往和合作等特徵。這些群體之所以是初級的,其意義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指它們對於個人的社會性和個人理想的形成是基本的”。根據庫利的解釋,所謂初級群體,就是由面對面的互動所形成的,具有親密的人際關係的社會群體。

簡介

定義

人際關係親密的社會群體。亦稱首屬群體、直接群體或基本群體。從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來看,初級群體是最早出現的一種群體類型,如遠古時期的原始人群、氏族公社時期的氏族家庭、部落等。就一個人的發育成長過程來看,家庭、鄰里、兒童遊戲群伙均為幼兒最早加入並在其中活動最多的群體形式,故稱為首屬群體或直接群體。

意義

初級群體初級群體

初級群體的概念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C.H.庫

利提出。他解釋了這一概念的基本含義:初級群體是指具有親密的、面對面交往與合作特徵的群體。這些群體之所以是初級的,具有幾個方面的意義,但主要是指在形成個體的社會性和思想觀念等方面所起的初始作用。庫利這裡所說的初級群體概念主要是指家庭、鄰里和兒童遊戲群伙,並強調這些群體在人的早期社會化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把它看作是“人性的養育所”。後來的社會學家將這一概念擴大到人際關係親密的一切群體。

特徵

第一,成員有限。初級群體一般是指2人到30人的小群體。

第二,成員間有直接的、經常的面對面互動。

第三,成員之間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現了全部個性。人們之間的關係是由一種角色關係轉換為多重角色關係,正是初級群體形成的一種標誌。從單純的“同事”轉換為親密的“朋友”就是如此。正是在多種角色的交往中,初級群體中的成員表現了他們全部的個性,成員之間可以相互進行多方面的評價。

第四,成員間的交往富於感情。感情交流是成員間親密關係的基礎,每個成員都希望了解對方的內心,彼此間期望相互關心與安慰,有一種共同的心理維繫。

第五,成員難以替代。在單位,某個職位的空缺,可以隨意按程式再挑選一個人來頂替,同事關係可以不斷變更。但在初級群體中,成員間充滿著富於感情色彩的多種角色關係,因而某個特定成員不是隨意可以由另一個人來替代的。群體中任何一個成員的缺失,都會給其他成員造成很大的心理震動。

第六,群體整合程度高。初級群體中成員彼此熟悉,關係極為複雜而密切,利益休戚相關,因而,群體意識很強,群體整合程度很高。個別成員的偏離、背叛,會招致嚴厲的制裁。

第七,群體控制依靠非正式的手段。在初級群體中,一般沒有明確、嚴格的規章、制度和法律。成員行動、成員間的關係以及成員與群體的關係,主要依靠習慣、風俗、倫理道德、群體意識等給正式的手段來控制、維持。

功能

初級群體是連線個人和社會的第一道橋樑。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發展,初級群體的功能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但歸納起來,其基本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初級群體

(一)承擔著社會化的任務

初級群體初級群體

初級群體是一個人獲得社會性的搖籃,是一個人通向社會的橋樑。初級群體提供人們社會化的最基本環境,特別是兒童、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生活技能的學習、積累都緊密地依靠初級群體。正是依靠初級群體,才使兒童、青少年從以遊戲、學習為主導形式的社會實踐,逐步過

渡到以勞動為主導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

(二)滿足人們的感情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初級群體在歷史上承擔過的許多功能,如生產、教育、社會控制等逐步轉移或弱化.而主要由專門化的社會組織承擔。但滿足感情需要的功能卻始終由初級群體承擔著,還沒有任何一種社會組織能夠替代。

(三)維持社會的穩定

社會的穩定,一方面靠法律、制度、政權等正式的控制手段、另一方面靠道德、風俗、習慣等非正式的社會控制。後者主要是在初級群體中實現的。同時,初級群體發揮著社會整合功能,有助於實現社會的穩定。在初級群體中,人們獲得了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思想、價值觀和行為規範,從而把自己一體化到社會整體中。

主要類型

家庭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緣關係為基礎.以夫妻子女為基本成員的初級群體。社會學把家庭劃分為四種類型:

1、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對夫婦及其未成年或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這種家庭只有一對配偶,最多包括兩代人.其結構簡單。在現代社會中,核心家庭是一種最普遍的形式。

2、主幹家庭,指父母(或一方)與一對已婚子女組成的家庭,或者一對配偶與其未婚兄弟姐妹組成的家庭。

3、大家庭,指父母與多對已婚子女組成的家庭。

初級群體初級群體

4、其他類型家庭,如只有一對老年夫妻組成所謂空巢家庭;中途失偶又無子

女的孤老家庭;祖父母與未成年孫子女組成的隔代家庭等等。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們社會生活的最基本單位。一般說來家庭具有三種主要功能;一是生育和贍養功能;二是生產和消費功能;三是滿足精神生活的功能。

鄰里

鄰里是在地緣關係基礎上,結成的友好往來、守望相助的共同體。如房前屋後,左鄰右舍幾戶人家,或者一個小村落等。

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鄰里曾有過普遍的積極意義,特別是在傳統社會中,鄰里關係很密切。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遷移頻繁,加之高樓大廈的興建,使鄰里關係淡化。特別是在大城市,傳統的鄰里形式已基本消失。但在農村或小城鎮,鄰里依然是很重要的初級群體,發揮著重要的社會功能:

1、生產上的互助合作。

在傳統社會中,每個家庭都是一個生產單位或經營單位。由於這種單位較小,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極為有限,所以鄰里之間的互助合作、互通有無就顯得非常必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的社會化,家庭基本喪失了生產功能,鄰里的生產互助功能也就明顯地削弱了。但在目前,中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庭的生產功能有所強化,鄰里的生產互助功能也有加強的趨勢。

2、生活上的守望相助。

出於鄰里之間在空間上比較接近,生活上便於互相幫助.互相扶持,即所謂“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目前,我國經濟還不很發達,社區服務機構並不健全,不可能向每個遇到特殊困難或不幸的家庭和個人提供及時的援助,鄰里在生活中的守望相助作用不可能完全喪失。

3、青少年的社會化。

由於鄰里之間經常打交道,彼此的思想行為.耳懦目染,潛移默化,對於青少年的社會化起到重要作用。我們通常說.對青少年的教育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而鄰里就是一個小社會,鄰里的影響是社會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4、社會控制的功能。

鄰里是社會道德、社會輿論、行為規範的發源地之一,它對於有些越軌行為起到輿論監督作用,從而約束人們的行為,起到社會控制的作用。

初級群體---鄰里

5、鄰里還是人們交流思想、聯絡感情、滿足精神需要的場所。

鄰里在閒暇時經常交往、聊天*可以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增進友誼,豐富閒暇生活。

夥伴群體

夥伴群體是指興趣、愛好一致,自願結合而形成的一種非正式群體。它包括兒童遊戲群和青少年朋友群體兩種。夥伴群體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社會化方面。

1、兒童遊戲群

兒童遊戲群由一起玩耍的兒童自然形成的初級群體。它往往由年齡相近,居住地點接近,遊戲興趣相似的兒童組成。兒童遊戲群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社會化方面,兒童通過遊戲學習扮演社會角色.初步認識角色要求和行為規範,理解角色之間的相互關係,從而為將來正式承擔社會角色做好準備。

2、青少年朋友群

青少年朋友群體是以性格、志向、興趣、感情等因素為基礎結合而成的初級群體,它對於青少年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如果朋友群體接受的社會積極因素較多,有向上的氣氛和正義感,個人就能從中發展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相反地,如果朋友群體接受的社會消極因素較多,形成不健康的思想和氣氛,個人就很容易接受其影響而誤入歧途。

社會組織與初級群體

綜述

初級群體初級群體

自產業革命以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日益發達,人類需要在

更大範圍內進行相互合作。工廠、學校、工會、政黨等各類社會組織迅速發展起來,並對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伴隨社會組織地位的不斷加強,初級群體的性質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出現衰弱的趨向。

初級社會群體的功能開始外移。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組織的大量出現,原先由初級社會群體承擔的許多功能正在逐步移交至正式社會組織,社會組織開始履行作為社會專門機構的職責。尤為明顯的是家庭功能的轉移。原先的家庭承擔著多種功能,包括生產、消費、娛樂、教育等。在現代社會的社會化大生產背景下,生產的功能由工廠、公司這些經濟部門來承擔;正規化、專業化的幼稚園、學校,則開始把家庭的教育功能接手過來。

初級社會群體關係鬆懈,一些群體名存實亡。在現代社會中,隨著初級群體功能的外移,社會流動的加快,人們參與初級群體的活動減少了,成員之間的交流時間和程度逐漸降低。價值觀念的多元化發展,人們功利性行為的增多,也為初級社會群體的形成和維持增加了難度。居住環境的變化,以及社會保障部門、社會福利和社會服務部門的出現,為社會成員提供了各方面必要的支持和幫助。這些都使鄰裡間的交往和相互扶持功能降到極低的程度,鄰里關係幾近解體。

對初級社會群體的這些變化及其對社會發展的作用,需要從兩方面來認識:

初級群體社會組織

積極意義

我們應該看到,社會組織的發展和初級群體的衰弱,是社會交往領域擴展的重要標誌。

首先,初級群體的衰弱,使人們得以更大範圍和更大規模地組織起來,促進分工和協作的發展,有利於更高程度的整合,從而使人類能夠更有效地從事各項活動。

其次,初級群體的衰弱,擴大了個人生活的空間,增加了社會的有機聯繫。由於初級社會群體對其成員全方位的關照,抑制了個性的發揮和個人思維的發散,在個體發展上往往適得其反。而社會組織的發展,則可以使成員在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之間加強協作和依存的意識。

再次,初級社會群體的衰弱和社會組織的發展,使人與人的交往,更多地依靠正式的規章制度,降低了私人關係和感情聯繫的原則,更有助於實現組織目標,是社會更趨完善和合理的表現之一。

消極影響

另一方面,初級社會群體的衰弱,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消極影響。人們感情需求的難度加大,增加了初級群體的不安定因素。現代社會,社會組織為成員提供成就需要的同時,卻難以保證成員感情需要的滿足。生活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又使個人更需要有力的感情寄託。而人際關係的冷漠、疏遠,又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情感交流,互助關係變得鬆懈,從而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吸毒、自殺、單親家庭的增多等都是初級社會衰弱的表現。同時,社會控制僅僅依靠正式的規章制度,而缺少道德的指引,也會增加社會整合的難度。

初級社會群體的衰弱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但這是在和早期的初級群體比較的基礎上的而言的。伴隨著社會組織的發展,我們更要關注當代初級群體的各種變化,儘可能地發揮它在現代社會的重要基礎作用。

存在意義

第一,工具性需要

第二,表意性需要

一些群體滿足工具性需要(instrumental needs)——也就是說,群體幫助其成員去做那些不容易單獨完成的工作。許多工具性群體是絕對必須的,例如,單個的足球運動員是不可能贏得一場比賽的。另一些工具性群體則不那么重要。沒有諸如“體重觀察者”群體,人們也可以減肥;沒有在考試時形成的非正式學習小組,學生當然也可以通過考試。但這些群體通常比個人更為有效地達到目標。不過,有時群體的努力與單獨個人的努力相比,其效率更低。

另一些群體的形成主要是為了滿足表意性需要(expressive needs)——這就是說,群體幫助其成員實現情感欲望,通常是提供情感支持和自我表達的機會。大多數朋友群體就是出於這種目的;兄弟會和姐妹會也同樣如此,儘管其結構性特徵更為明顯。

實踐中,許多社會群體(也許是大多數)都能滿足這兩種需要。例如,工具性群體也經常滿足表意的需要。運動隊的成員會產生密切的關係,這是他們在場外的友誼基礎。音樂師在一起長時期地排練和表演,就是一種密切的相互接觸,這就會導致友誼的產生 。

觀點提出者

庫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是美國早期著名社會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也是美國傳播學研究的鼻祖。1887年獲密西根大學學士學位,1894年獲該校博士學位。此後一直在密西根大學執教。曾任美國社會學會主席。庫利理論研究的重點是探討個人如何社會化,並貫穿於他的三部極具分量的著作——《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1902)、《社會組織》(1909)和《社會過程》(1918)之中。

家庭背景

他在家中的六個子女中排行第四,屬公理教會家庭,原居紐約州西部。就在他出生的這一年,他父親就任密西根最高法院法官,從此展開了璀璨的法律生涯。他父親心懷壯志、感情豐富、充滿幹勁,從一個貧困的鄉村背景一路攀升到這一行的頂尖職位。他與其父性情完全不同,天生羞怯,不愛交際,他很早就發現自己與父親的飛黃騰達不相為謀。他八歲至二十歲之間,健康狀況極差。由於長期便秘、口吃、害羞,他飽受折磨,從而憤世嫉俗,鬱鬱寡歡地生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

人物生平

由於健康不佳,他費了七年才完成密西根大學學士學位。他的雙親經濟寬裕,讓他得以在美國全境和歐洲長途旅行,到 1890 年他獲得工程學學士學位時,庫利已經做過好幾份工作,先後任職於“州際商業委員會”和政府的人口普查局,擔任統計員。儘管如此,年屆二十六的他對未來仍無明確計畫。

1890 年,他進入密西根大學主修政治經濟學和社會學,1894 年他以論文《交通理論》(The Theory of Transportation, 1894)完成經濟學和社會學博士學位,並在密西根大學度過其學術生涯。1892 年在密西根大學任政治經濟學講師,1899 年他成為社會學的助理教授,1907 年獲得教授職位,1918 年被選為美國社會學會主席,該學會是他在 1905 年幫助建立的。

由於庫利很少做定量操作,因此如同 W.詹姆斯是理論心理學家一樣,他一般被歸為理論社會學家。隨著定量運動的普及,庫利的觀點進入了被忽視的時期。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他的自我觀點,由於他強調原始團體的重要性,由於他對社會過程和制度分析的評論,他的著作又開始為人們所引述。

庫利對於自我的觀念有重要的貢獻。他認為心智不但不是像笛卡兒所認為的超然於外在的世界,反倒是個人與世界互動的產物。

他以“鏡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 1902)來形容自我是與別人面對面互動的產物。別人好像一面鏡子。我的自我意識是我從別人的心裡看到別人怎么看的我。鏡像自我有三方面的要素:

我以為別人看到我什麼。這並不一定就是別人真的看到我這些什麼,而是我以為他看到的。

我以為別人看到我的這些什麼後會有什麼想法。這也並不真的就是別人有的想法,而是我以為他有的想法。

我對我以為的別人的想法有什麼想法。

在他看來,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

他的“鏡像自我”表明,我們形成其他人在我們身上所看到的形象,就像我們在鏡子看自己一樣。他曾承認,“鏡像自我”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詹姆斯論社會自我的觀點(“有多少人認識他,這個人就有多少個自我”),也可追溯到 J.鮑德溫的自我觀點,鮑德溫認為自我是作為社會相互作用的產物而發展的。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自我這一課題重新恢復興趣,特別是對團體行為的廣泛研究,庫利的著作又一次為人們所關注。

他的另外兩個重要概念是初級團體和次級團體。他從社會學角度將小團體劃分為初級團體(primary group, 1909)與次級團體(secondary group),初級團體的特徵有以下四點:

團體成員間有感情存在,不是藉以達到其他目標的手段;

成員交往是長期與全面的;

成員是獨特的,不可取代的;

成員間彼此深入了解。

初級團體和次級團體的差別在於前者規模較小,最主要的特徵是具有“親密合作與面對面的溝通關係”;而次級團體則規模較大,並且“分工互賴,以非情感的依賴相結合”,有明顯的階層。例如家庭、朋友、私黨等屬於初級團體,而公司,軍隊,政府機構,學校等則為次級團體。

主要思想

鏡中我理論(The Looking Glass Self)

庫利認為,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個人對自己的 認識是其他人關於自己看法的反映。人們總是在想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觀念。“一個人對於自我有了某種明確的想像——即他有了某種想法——湧現在自己心中,一個人所具有的這種自我感覺是由別人思想的、別人對於自己的態度所決定的。這種類型的社會我可以稱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鏡中我’。”

庫利提出“鏡中我”的概念,用以強調個人與社會之間有機的和穩定的聯繫。他認為問題不在於承認個人或社會哪一個處在優勢,而是要考慮個人如何存在於群體之中,以及群體如何存在於個人之中。與他的群體論相一致,他假定:“一個單獨的個體是未曾經驗過的抽象;同樣,一個社會,當被視為與個體分離的事物時也是如此。真實的是,人的生活可以從個人方面去考察,也可以從社會的,即總的方面去考察。”他的這種認識與極端原子論的個人主義相對立,而以相互作用或相互滲透作為社會學研究的特徵。

初級群體

庫利在1909年出版的著作《社會組織》中,提出了初級群體(primary group)的概念,又被稱為“首屬群體”。是指成員間面對面的交往與合作的群體是一個直接的、自然的關係世界。初級群體是人性形成與發展的土壤。在初級群體中,個人情感“將獲得共鳴而被社會化,並且受共同精神的約束。個人可能雄心勃勃,但他的志向的主要目標是和其他人的思想相一致的。”初級群體是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的重要基礎。在初級群體中,人際關係是友誼關係而不是利益關係。他說:“在初級群體中,人性逐漸產生。人性不是生來就有的,人只有通過交往才能得到人性,而人性又可以在孤立中失去。”他認為,一般來說,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其目的都是為了獲取其中的某種資源,只有在初級群體的人際交往中才不存在這種功利性。個體成功、社會統一、自由等一些和諧社會所必不可少的思想,以及忠誠、真理、服務、友善、合法等和諧社會的優良品質也只有在初級群體中才能形成。弱勢群體

代表作品

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1902

社會組織:1909

社會過程:191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