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明詩選本。清初錢謙益編選。八十一卷,分為甲、乙、丙、丁4集,又將帝王詩置於卷首為“乾集”,僧道、婦女、宗室、域外詩列於卷末為“閏集”,元末明初的詩另編在“乾集”後為“甲集前編”。錢謙益於天啟初年就有志於仿效元好問編《中州集》的做法。一度著手編次明代的 《列朝詩集》,後因事中止。從順治三年 (1646)起,他又續撰《列朝詩集》,凡八十一卷,歷三年而成。共選錄有明一代278年間的詩歌創作文獻,以詩系人,以人系傳,入選詩人1600餘家,所選作品大抵為作者代表作,並為每個作者寫了扼要的小傳。其中有些作者,即在當時也已“身名俱沉”,很少有人知道。為使這些詩作傳於後世,故“借詩以存其人”,“姑且不深論其工拙”,而要 “使後人觀者,有百年世事之悲,不獨論詩而也已”。《列朝詩集》的編纂既保存了有明一代的文獻,而且錢氏所寫的各家詩人小傳,也為後人提供了頗為珍貴的史料。錢氏作為當時詩壇盟主,他對於詩的品評尤有精闢獨到之處,在文學批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過書中談及詩家流派時,有時也有門戶之見,清人對此頗多貶詞。如《四庫全書總目》卷190《明詩綜》提要:“至錢謙益《列朝詩集》出,以記醜言偽之才,濟以黨同伐異之見,逞其恩怨,顛倒是非,黑白混淆,無復公論。”然此說蓋以人廢言,有失允當。當代學者容庚說:“錢氏選詩仿自《中州集》,實為選詩之正軌。目光如炬,而學力足以副之,故於明朝三百年之詩,褒美貶惡,無所遁形。然抨擊太過,辛辣之味,讀者不無反感。”此次影印清順治九年毛氏汲古閣刻本。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