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目錄
目錄序 言/1
第一章 國土與人民/1
第一節 自然地理/1
一 地理位置/1
二 行政區劃/2
三 地形特點/8
四 河流與湖泊/11
五 氣候/15
第二節 自然資源/18
一 國土/18
二 水/19
三 礦物/19
四 植物/20
五 動物/21
第三節 居民與宗教/23
一 人口/23
二 民族/33
三 語言/36
四 宗教/41
第四節 民俗與節日/51
一 民俗/51
二 節日/63
第二章 歷 史/67
第一節 貴族統治的古代(遠古~1192)/67
一 原始社會/67
二 古墳時代/71
三 律令時代/76
四 莊園社會/82
第二節 武人掌權的中近世(1192~1868)/89
一 鎌倉幕府/89
二 室町幕府/94
三 戰國時代/99
四 德川幕府/104
第三節 對外侵略擴張的近代(1868~1945)/110
一 明治維新/110
二 自由民權運動/117
三 對外侵略擴張/122
四 大正民主運動/128
五 戰爭體制及全面戰爭/133
第三章 政 治/140
第一節 國體與政體/140
一 當代日本政體的憲法基礎及其形成過程/140
二 虛君議院內閣制的基本特徵/142
三 虛君制下天皇的地位/144
第二節 中央政府/146
一 內閣的構成及其運行機制/146
二 內閣的下屬行政組織/149
三 公務員制度/159
四 日本行政機構的主要特徵/161
第三節 立法機構/163
一 國會的組織構成/163
二 國會的職能及其運作程式/164
三 國會在立法過程中的作用/167
第四節 司法制度/170
一 現代司法制度的形成/170
二 當代司法組織/171
三 司法審級制度/175
四 日本司法制度的特點/176
第五節 地方自治與地方政府/181
一 地方自治的理論依據/181
二 地方自治體的組織/183
三 地方自治體的職能/188
四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係/190
第六節 政黨與團體/195
一 政黨/195
二 團體/212
三 日本政黨政治的主要特徵/217
第四章 經 濟/220
第一節 經濟發展概況/220
一 經濟發展水平/220
二 經濟發展歷程/221
三 經濟的轉折/232
第二節 農業/237
一 農業發展概況/237
二 農作物及其他/240
三 農業技術的發展/242
四 農業政策/244
第三節 工業/246
一 工業發展的歷程/246
二 工業發展的現狀/251
第四節 流通業與服務業/269
一 流通業/270
二 服務業/276
第五節 金融/277
一 金融的發展與改革/277
二 金融機構/282
第六節 財政/291
一 財政概況/292
二 戰後日本財政的變遷/296
第七節 國民生活與物價/301
一 國民生活的現狀/302
二 物價/306
第八節 對外貿易、投資和政府開發援助/308
一 對外貿易/308
二 對外投資/310
三 政府開發援助(ODA)/311
四 中日經濟關係/312
第五章 軍 事/317
第一節 戰後重整軍備的歷程/318
一 從警察預備隊到自衛隊/318
二 從“一次防”到“四次防”/323
三 《防衛計畫大綱》的制定與實施/327
四 80年代防衛政策的調整與分擔美國西北太平洋防務/332
五 冷戰後防衛政策的變化/336
六 進入新世紀,全面調整防衛政策/342
第二節 基本防衛政策/351
一 憲法第九條與自衛隊/351
二 日美同盟體制的確立與演變/356
三 《國防基本方針》及其他基本原則/363
第三節 國防體制與指揮體系/367
一 防衛力量的構成與任務/367
二 自衛隊的統帥機構/368
第四節 自衛隊的編制、裝備、兵力與部署/372
一 陸上自衛隊/373
二 海上自衛隊/376
三 航空自衛隊/380
第五節 自衛隊的教育訓練與後勤保障/383
一 自衛隊的教育訓練/383
二 自衛隊的後勤保障/386
第六節 兵役制度/389
一 現役制度/390
二 文職人員制度/391
三 預備役制度/392
四 兵役機構/393
第七節 軍工生產與軍事科技/394
一 戰後軍事工業發展歷程/394
二 軍工生產現狀/396
三 武器裝備的研製狀況/398
四 核潛力與民用火箭技術的開發利用/402
第六章 教科文衛、體育和新聞出版/405
第一節 教育/405
一 簡史/405
二 現狀/412
第二節 科學技術/425
一 戰前科技簡況/425
二 戰後大力發展科技產業/427
三 當代日本的科學技術管理體制/432
四 科學技術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435
第三節 文學藝術/439
一 文學/439
二 戲劇/449
三 電影/453
四 音樂/457
五 舞蹈/460
六 美術/462
七 傳統藝術/467
第四節 醫藥衛生/468
一 醫療/468
二 衛生/475
三 藥品/479
第五節 體育/481
一 簡史/481
二 現狀/482
第六節 新聞出版/488
一 報紙/488
二 廣播/490
三 電視/491
四 圖書期刊/492
五 網際網路/493
第七章 戰後外交/495
第一節 戰後外交概論/495
一 戰後外交的起始及發展/495
二 外交機構及決策程式/497
三 戰後外交的基本特點/497
四 戰後外交的分期/499
第二節 美軍占領下的日本/500
一 日本戰敗投降與外交權的喪失/500
二 “非軍事化”與民主改革/502
三 美國對日政策的調整/503
四 《舊金山和約》與日本的獨立/504
第三節 日本重返國際舞台/507
一 對美“一邊倒”外交和《日美安全條約》的修訂/507
二 日蘇外交關係的恢復/510
三 日本加入聯合國/511
四 “日台和約”與中日關係/512
五 重返亞太的努力/514
第四節 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外交的拓展/515
一 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515
二 日美經濟摩擦與“夥伴關係”/515
三 日本對華政策與中日關係正常化/518
四 日本與其他國家的關係/520
五 鞏固和拓展對東南亞等亞太國家的關係/522
六 日本外交向歐洲拓展/523
第五節 “多邊自主外交”的開展/524
一 “多邊自主外交”的形成/524
二 以日美關係為基軸/524
三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526
四 日蘇關係的波折/528
五 日本亞太外交的進展/531
第六節 謀求政治大國的外交/534
一 政治大國目標的確立/534
二 日美同盟關係的推進/536
三 日本力圖主導環太平洋經濟合作/538
四 日中關係的發展與障礙/540
第七節 冷戰後的外交調整/544
一 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544
二 日美同盟關係的進一步強化/545
三 曲折發展的日中關係/548
四 日俄關係逐步改善/553
五 “宮澤主義”與日本—亞太國家關係/558
六 聯合國外交/561
第八節 21世紀初的全方位外交/565
一 21世紀初日本的對外戰略及取向/565
二 追求“平等”的對美外交/570
三 意在“入常”的聯合國外交/572
四 旨在主導地區事務的地區外交/574
五 著眼“互惠”的對華外交/578
六 力求突破“領土問題”的日俄關係/582
七 謀求確立日本環保大國形象/584
附 錄/586
一 日本歷史年表/586
二 二戰後日本大事記/592
主要參考文獻/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