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韻指掌圖》

《切韻指掌圖》

《切韻指掌圖》宋代的一部等韻書。為國學古籍 。以三十六字母總三百八十四聲,別為二十圖,不立“韻攝”之名,為研究等韻和宋代語音的重要依據。全書共分20圖,自創次序。

基本信息

宋代的一部等韻書。圖書類別為國學古籍。《切韻指掌圖》以三十六字母總三百八十四聲,別為二十圖,不立“韻攝”之名,為研究等韻和宋代語音的重要依據。

《切韻指掌圖》初刻本為南宋嘉泰三年(1203)董南一刻本,然此本無傳。此本為紹定三年(1230)越州讀書堂四世從孫刻本,為此書現存最早刻本。此本曾入藏天祿琳琅,後為祁陽陳澄中收藏。

舊題司馬光 (1019~1086)作,並載光自序一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第光傳家集中,下至《投壺新格》之類,無不具載,惟不載此書”,反映人們懷疑它是偽作。20世紀30年代,發現一個南宋刻本,大家開始肯定它是宋代作品。後附明代邵光祖(?~1385?)檢例一卷。全書共分20圖,自創次序,例如第1圖收【ɑu】、【iɑu】 字和它們的入聲。第2圖收【u嬜】、【iu嬜】字和入聲。完全打亂了《韻鏡》《七音略》遵守《廣韻》韻目次序的陳規。這是第1個特點。《韻鏡》、《七音略》入聲(收-k、-t、-p)韻配陽聲(收-嬜、-n、-m)韻,此書則用入聲韻兼配陽、陰聲(收元音)韻。例如“穀、哭”既在第2圖配“公、空”,又在第3圖配“孤、枯”。據戴震《答段若膺論韻》說,“上年於永樂大典內得宋淳熙初楊倓韻譜……於舊有入者不改,舊無入者悉以入隸之”云云,這一點雖不是獨創,也足以反映宋人音系大大化簡。這是第2個特點。為現代人用,本書比《韻鏡》更方便。

《切韻指掌圖》《切韻指掌圖》

發展

南宋時的讀書人用《指掌圖》查出唐以前反切的準確讀音,後來的音韻學者通過《指掌圖》研究當時的語音系統。該書使用方法很簡單。如要想知道"其九切"是什麼音,先查上字"其",在第18圖牙音平聲欄中查到"其","其"在“群”下,屬群紐。然後再查下字“久”,“久”在第4圖牙音上聲欄里,然後沿著“久”向左(或向右)查,查到“群” 紐所對的字,圖里是“舅”字。這樣就知道“其久切”的讀音與“舅”的讀音相同。 《切韻指掌圖》以三十六字母總三百八十四聲,別為二十圖,不立“韻攝”之名,為研究等韻和宋代語音的重要依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