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結晶

分離結晶

分離結晶(Separation of crystals)是指早期晶體晶出後與殘餘岩漿分離而不發生反應。

簡介

分離結晶是指岩漿因溫度、壓力降低結晶時,熔點較高的組分首先晶出,形成固相,易熔組分則殘留在岩漿中。早期晶體晶出後就與體系分離,不再與液相發生反應,因而可形成多種成分的岩石。分離結晶是岩漿分異形成多種類型岩石的原因之一。

特點

隨著溫度、壓力、組分的改變,晶體一旦晶出就立刻從熔體中分離出來,以致晶體-熔體間不會發生反應,且分離結晶過程中的反應是不可逆的。在理想條件下,只要晶體析出就與熔體分離,沒有任何熔體與晶體的反應發生。也就是要阻止反應的開始, 晶體必須從熔體中分離,或者說隔離。這種分離可以通過以下三種途徑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組合予以實現:

(1)物理分離;

(2)晶體與熔體因為反應速率很慢而不發生反應;

(3)初始晶體表面有另一成分的保護層,阻礙了熔體與晶體間的反應。

在分異的玄武質岩漿中,以鎂橄欖石-SiO體系為例,在轉熔點處穩定的頑火輝石會在亞穩定狀態的鎂橄欖石邊部形成反應邊。這種反應邊只會在變數相對快速的改變下發生,因此岩漿體系中新生的穩定相-頑火輝石能在熔體與亞穩定狀態的晶體完全反應之前阻礙反應的進一步發生。

舉例

分離結晶作用最直觀的證據就是堆晶岩。以玄武岩為例:玄武岩漿的密度通常在2.6-3.3g/cm 之間,隨著溫度的降低依次可以結晶出橄欖石、輝石和斜長石,他們的密度分別在3.27-3.48、3.1-3.5和2.62-2.762.6-3.3g/cm 。先期結晶的礦物密度大於玄武質岩漿密度,由於玄武質岩漿粘度較低,有利於發生分離結晶作用,在岩漿房底部形成鎂鐵質-超鎂鐵質岩等堆晶岩,向上變為二輝輝長岩、蘇長岩,最上部為含少量花崗斑岩的低鎂閃長岩。此外,還可藉助地球化學方法判斷,結合地球化學模擬來反演分離結晶過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