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木版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關於中國古代木版畫的研究,已有許多論著問世。本書把20世紀以前的中國木版畫與同時期的西方版畫,從形態方面進行比較全面、系統的研究,不僅探討兩者在形態方面的差異性,而且從社會文化功能、版畫本體語言、印刷技術手段、創作主體文化身份等方面探討和分析形成兩者差異的深層原因。
作者簡介
陳琦,1963年生,祖籍湖北省武漢市。美術學博士,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版畫家協會副秘書長。曾獲魯迅版畫獎章和國家教育部霍英東教學獎,是江蘇省50名優秀中青年藝術工作者、江蘇省青藍工程學科帶頭人。2007年6月調至中央美術學院任教。作品連續獲得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銅獎或優秀獎,中國第十三屆版畫展金獎。作品分別被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省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Oxford(英國·牛津)、Sotheby‘S Institute of Art.London(英國·倫敦)、美國紐約國立圖書館、日本福崗美術館和歐洲木版畫基金會收藏。
目錄
序
引言
一、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二、本課題研究現狀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版畫和版畫形態的概念
1.1 版畫的概念
1.1.1 版畫概念的模糊與多義
1.1.2 廣義版畫與狹義版畫
1.2 版畫形態的含義
1.2.1 印刷承印物
1.2.2 繪畫表現語言
1.2.3 印刷技術語言——印痕、印跡
第二章 墨香圖精紙美——中國古代版畫形態的主要特徵
2.1 形制與呈現
部分章節
第二章 墨香圖精紙美——中國古代版畫形態的主要特徵
中國古代版畫肇端於公元3~4世紀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千佛名經》,成熟於公元9世紀佛教版畫,之後隨著國家對書籍出版的大力推廣而由佛教版畫擴散於其他領域的書籍插圖。“宋、金、元歷朝木刻版畫藝術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不僅藝術的水平與技術的能力有了改進,插圖的範圍也由宗教擴展到社會上的各個領域,如藝術、考古、博物以及儒家經典等。題材內容也不局限於佛家故事,而擴展到風景、人物肖像、圖樣設計、日常生活、娛樂遊戲等,從各方面反映了當時的生活與情景。',
中國古代版畫主要由單頁宗教畫、印刷實用物、書籍插圖、民間木版年畫和書籍形制的版畫嘲組成。總體來看,以單頁佛教版畫或宗教宣傳品持續時間為最久,以各類書籍插圖雕印為最精,以畫譜、圖譜、箋譜藝術成就為最高,以民間木版年畫傳播客群面為最廣。其中以書籍插圖和書籍形制的版畫最具古代版畫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原因有五:
其一,在古代出版的書籍中,插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版畫的興盛發展軌跡和書籍出版業基本一致,但凡歷史上書籍出版繁榮發達時期也是版畫的高產期,不但數量多,而且刊印精美。書籍出版行業從宋開始繁榮,形成官刻、坊刻、私刻三大出版系統,並持續發展至l7~18世紀到達出版業的黃金鼎盛時期,後逐步衰落並延續至l9世紀末。自宋以來,由於出版業的市場競爭,書商為了增加書籍的美感,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效仿佛教經典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