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薊北門行[鮑照詩作]

出自:出由,出從。出經。薊北門:薊州城北門。薊,薊縣。秦置。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行:樂府古詩的一種體裁。通稱歌行體。行歌。類似進行曲。器樂演奏。 本篇屬《雜曲歌辭》,寫壯士從軍衛國的壯志和朔方邊塞的風物。全詩可分為三層。第一層寫邊塞報警,天子派兵救援。第二層寫邊塞的苦寒,戰鬥的艱苦。第三層寫將士們以死報國的決心。

作品全文

羽檄起邊亭,烽火入鹹陽。

征師屯廣武,分兵救朔方(1)。

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

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2)。

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梁。

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3)。

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

馬看縮如蝟,角弓不可張(4)。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5)。

註解

(1)羽檄xí: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邊亭:邊地的亭。亭是秦漢時鄉以下的一種行政機構。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指戰爭、戰亂。鹹陽:陝西鹹陽。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秦始皇定都鹹陽,使這裡成為“中國第一帝都”。征師:遠征的軍隊。廣武:古城名。故址在今河南滎陽東北廣武山上。有東西二城。隔澗相對。楚漢相爭時,劉項各占一城,互相對峙。朔方:郡名。西漢置。今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北。

(2)嚴秋:肅殺的秋天。嚴寒的秋天。筋竿:弓的筋弦和箭桿。勁:強勁。虜陣:敵虜的陣地。敵陣。精:精密。精明。精細。天子:古以君權為天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按劍:以手撫劍。預示拔劍之勢。使者:使臣。奉命出使的人。

(3)雁行:大雁的行列。緣:沿著。順著。石徑:石頭小徑,山間石路。魚貫:成串的游魚。游魚先後接續。比喻一個挨一個地依序進行。飛梁:凌空飛架的橋樑。簫鼓:簫聲和鼓聲。流:流動,流淌。漢思:漢朝的思緒。對漢朝的思念。旌甲:旌旗和鎧甲。被:披。胡霜:胡地的風霜。

(4)疾風:迅疾的大風。沖塞:沖(向)著邊塞。沖,<</span>方言>向著。要衝要塞。沙礫:沙子和碎石。縮如:收縮好似。自:自己。自然。飄揚:飄蕩飛揚。蝟wèi:同“蝟”。刺蝟。角弓:以獸角製作的硬弓。上等硬弓。

(5)時危:時局危難。臣節:臣子的節操。世亂:世道混亂。識:識別。辨別。忠良:忠誠善良。忠誠善良之人。投軀:投棄身軀。置身捨身;獻身。報:報效,報答。明主:賢明的君主。國殤:死於國事,為國犧牲的人。殤,未成年而死。為國而死者。非正常死亡。

白話譯文

緊急徵召的文書從邊塞崗亭傳來,戰爭爆發的訊息已經傳到京都。被徵召的騎兵駐紮在廣武縣,將兵分幾路解救被困的朔方。肅殺的秋天雖然十分寒冷,但戰士們的戰鬥豪情絲毫沒有減弱,他們手裡的弓箭更加強勁了。但敵人的戰陣也精銳而堅強。天子聽到敵兵氣焰囂張的訊息,按不住心中的怒火,也親臨戰場與敵人一搏。戰爭十分激烈,傳送軍情戰況的使者往來不絕。軍隊沿石逕行進,如雁飛排成的行列;士兵依次渡過橋樑,如游魚前後連貫。軍樂流露出漢人的情思,戰士們的旌旗和鎧甲都披上了胡地的霜雪。他們冒著疾風衝鋒陷陣,戰場上的沙礫被揚起,隨風飄蕩。因為天氣寒冷,馬毛都像刺蝟一樣縮成一團,角弓也拉不開了。但在時局危險的時候,才可以看出那些臣子的節操;天下亂的時候,才能看出一個人是否忠良。戰士們為回報君主之恩,都奮力拚殺,不顧自己的性命安危。身死之後,他們會成為為國犧牲的光榮的烈士。

作品賞析

詩開頭就表現了邊亭告警的緊急情況:“羽檄起邊亭,烽火入鹹陽。征騎屯廣武,分兵救朔方。”敵方入侵的信息接連傳入京城,漢軍徵集馬隊,屯駐廣武,分遣精兵,出救朔方。前兩句“羽檄”、“烽火”用互文見義法,強化了軍情的危急。後兩句為一觸即發的生死搏鬥埋下了伏筆。

詩進而表現了胡焰囂張,天子震怒的嚴重局勢:“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胡方利用深秋弓堅矢勁,大舉入犯,漢方天子震怒,使者促戰,相望於道。四句有力地暗示一場激烈的戰鬥即將展開,很能喚起讀者的興趣。

接著用兩聯工整對句極寫漢軍準備投入戰鬥的壯闊場面,頗有先聲奪人氣勢。“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粱。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石徑迂折,飛粱直跨,大軍行進,秩序井然。但聞簫鼓中傳出漢軍的豪情壯思,旌甲上沾滿胡地的霜露雪花。前兩句用雁行、魚貫兩個比喻刻畫漢軍跋涉辛苦,紀律嚴明的英雄風貌。後兩句則突出將士們戰勝惡劣環境的大無畏精神。緣、度、流、被四字,分別起了傳神點睛作用。

然後著重描寫進入實戰狀態時氣候劇變的特殊情況:“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疾風沖塞而起,沙礫滿天飄揚。戰馬瑟縮,不能賓士,勁弓凍結,難以開張。這四句把邊塞風光與戰地生活緊緊銜聯,很自然地為英勇頑強的壯士安排好一個典型環境,使他們在艱苦條件下表現的可貴戰鬥精神有效地得到顯示。

最後四句是全詩的精華:“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自古以來的忠節之士,都是在嚴峻考驗中察“見”和“識”別出來的。他們必須在緊急關頭付出最大犧牲。詩人用《九歌·國殤》禮讚勇武剛強、死於國事的“鬼雄”的辭語,頌揚為國捐軀的壯士,寄託了他對英烈的無比崇敬之情。這兩聯流傳萬口,幾乎成了封建時代衡量忠良行為準則的詩句,產生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作者簡介

鮑照(415-466年),字明遠,東海郡蘭陵(今山東省蘭陵縣)人。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

家世貧寒,文辭贍逸。初為臨川國侍郎,遷秣陵縣令,官至中書舍人。臨海王劉子頊擔任荊州刺史,以為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鮑照為亂兵所殺。長於樂府詩、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