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凌霄塔](/img/e/db1/nBnauM3XxEzN2ITMyUzN2cTM4ITMxcDM4IzNwADMwAzMxAzL1c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描述
![凌霄塔](/img/a/21c/nBnauM3X2UTM5EjN0UzN2cTM4ITMxcDM4IzNwADMwAzMxAzL1c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凌霄塔最大的特點,是在塔身第四層中心部位豎立一根直達塔頂的木質通天柱,並用放射狀八根扒梁與外檐相連,這樣的結構對塔身穩定性非常有利。這也是古代修建木塔常用的方法,然而,保存下來的實例並不多,古建專家羅哲文先生在《中國古塔》一書中指出:“我國現存實物中,僅正定天寧寺木塔存在這樣一種結構方式”。
凌霄塔外觀好似高層樓閣,每層均設門、窗,塔內逐層設定樓梯,可以登臨遠眺。由第一層進東、西、南三門可至塔心室。進北門沿階梯可登臨頂層,縱覽古城壯麗景色。因其是古時正定的制高點,此處的勝景自然免不了引發文人墨客的詩興,清代文人謝庭芝就曾有詩曰:“蕭寺峻峭百丈樓,佩萸載酒到高頭。雲擎旭照三關曉,天接沱光一色秋”。
重修
![凌霄塔](/img/8/7b7/nBnauM3X3UDN2cjNxgDNzY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0M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重修勘察過程中於塔基下發現了地宮。共清理出土文物57件,其中宋崇寧二年(1103年)和金皇統六年(1146年)的兩方刻有銘文的石舍利函為斷定該塔創建的確切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據。據兩方石函銘文記載,該塔原名慧光塔,始建於唐代宗朝(公元762-779年),至宋慶曆五年(1045年)大修,又至金皇統五年(1145年)重建。這較《正定縣誌》記載的始建年代早了一個世紀,文物資料對資料記載予以了補充和匡正。
我國現存的木塔極其稀少,天寧寺凌霄塔不僅時代較早,而且在建築結構上也別具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可以說是我國古塔中的瑰寶,是我們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