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凌雲
拼音
líng yún
出處與詳解
1、直上雲霄。多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氣高超。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說,飄飄有凌雲之氣,似游天地之閒意。”
唐裴夷直《寄婺州李給事》詩之一:“不知壯氣今何似,猶得凌雲貫日無?”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得潁倅二首》之一:“仙風入骨已凌雲,秋水為文不受塵。”
《水滸傳》第三九回:“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警世通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 李白紫衣紗帽,飄飄然有神仙凌雲之態。”
清 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八·朝鮮採風錄》引金質忠詩:“平生久負凌雲氣,怊悵如今半已摧。”
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詞:“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
京劇《穆桂英掛帥》: 猛聽的金鼓響,畫角聲震,喚起我破天門壯志凌雲。 想當年桃花馬上威風凜凜,敵血飛濺石榴裙。 有生之日責當盡,寸土怎能屬他人!
2、淩云:直上雲霄。
戰國楚宋玉《小言賦》:“體輕蚊翼,形微蚤鱗,聿遑浮踴,凌雲縱身。”
《西京雜記》卷四:“高樹凌雲,蟠紆煩冤。”
宋蘇軾《驪山》詩:“復道凌雲接金闕,樓觀隱煙橫翠空。”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論文上·林阜間集》:“草木生於粟粒之萌,及其長大,根莖華實,雖凌雲蔽日,據山蟠地,從初具乎一萌之內,而未嘗自外增益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