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歊台,又作陵歊台,在黃山塔南。相傳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劉裕所建,南朝宋世祖孝
武皇帝劉駿築避暑離宮於其上。
《太平府志》記載:黃山在郡治北五里,高四十丈,山如初月形。上有宋孝武避暑離
宮及凌歊台遺址。
陸游《入蜀記》卷二也記載了凌歊台謂宋高祖所營。
古凌歊台宏偉巨麗,高出塵埃,有“笙鏞黛綠之勝”,從歷代詩人描寫凌歊台的“宋
祖凌歊樂未回,三千歌舞宿層台”、“宋家天子游南國,紅粉三千百尺台”的詩句中,可
窺凌歊台雄姿之一斑,而今僅存遺址。
凌歊台廢於何時不詳。李白在《姑孰十詠·陵歊台》一詩中說:“閒雲入窗牖,野翠
生松竹”,可見那時還有台館存在。
明代顧炎武在《肇域志》中記道:“凌歊台在山頂,有石如案,高者五尺,頂平而圓
,徑丈許”,描述了凌歊台遺址。 歷代詩人留下了很多吟詠凌歊台的詩詞曲。
姑孰溪(李白)
愛此溪水閒 乘流興無極
漾楫怕鷗驚 垂竿待魚食
波翻曉霞影 岸疊春山色
何處浣紗人 紅顏未相識
惟有清風閒 時時起泉石
(相傳東晉時,北方發生“五胡之亂”,大批難民逃到南方。一天,一位身著素衣年輕貌
美的姑娘來到河邊,一邊浣紗,一邊低聲哭泣。來往的人問她為何憂傷,她什麼也不說,
趁眾不備之際,突然縱身入水,飄然而逝。當時,人們只記得姑娘悲戚感傷的模樣卻不知
她的姓名和身世,人們互相詢問“這姑娘是誰?”(這姑娘是誰的文言文表達就是“姑孰
”)諄朴善良的當塗老百姓為了表達對姑娘的紀念,就把淹沒姑娘的河流叫作姑孰溪。大
詩人李白在《姑孰溪》一詩中寫道:“何處浣紗人,紅顏未相識。”這除了表達了李白對
悲劇少女的同情嘆息之外,也佐證了姑溪河名確實是一個流傳千古的傳說。)
凌歊台(李白)
曠望登古台 台高極人目
疊嶂列遠空 雜花間平陸
閒雲入窗牖 野翠生松竹
欲覽碑上文 苔侵豈堪讀
凌歊台(台在當塗縣北,宋高祖所築)。許渾
宋祖凌高樂未回,三千歌舞宿層台。
湘潭雲盡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來。
行殿有基荒薺合,寢園無主野棠開。
百年便作萬年計,岩畔古碑空綠苔。
(這首詩里,許渾提出三千歌舞事,引起爭議。明朝楊慎以為許渾說的三千歌舞之事的宋
祖是劉裕,現在考證詩中的宋祖乃劉裕的孫子劉駿,三千歌舞也是劉駿所為。楊慎當時這么
說的:“許渾《凌歊台》詩曰:“宋祖凌歊樂未回,三千歌舞宿層台。”此宋祖乃劉裕也
。《南史》稱宋祖清簡寡慾,儉於布素,嬪御至少,嘗得姚興從女,有盛寵,頗廢事,謝
晦微諫,即時遺出,安得有三千歌舞之事也。審如此,則是石勒之節宮,煬帝之江都矣。
渾非有意於誣前代,但胸中無學,目不觀書,徒弄聲律以僥倖一第,機關用之既熟,不覺
於懷古之作亦發之,而後之淺學如楊仲弘高棅郝天挺之徒,選以為警策,而村學究又誦以
教蒙童,是以流傳至此不廢耳。”)
(清朝王夫之也對這首詩提出微詞:“‘湘潭雲盡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來。’於許渾奚
涉?皆烏合也。”認為這聯跟全詩沒有關係,是硬湊進來的的句子。其實許渾登
凌歊台望遠,結合想像而言,不算瑕也。李白登此台時雖然沒說看到湘潭暮山,巴蜀春水
,卻也說:‘曠望登古台 台高極人目’,差不多也能看到湘潭暮山,巴蜀春水了吧?道理
是通的。從登台回想前朝往事,望遠山近水到近看此台荒寂發出感慨,轉折也算自然。)
凌歊台送韋秀才。許渾
雲起高台日未沉,數村殘照半岩陰。
野蠶成繭桑柘盡,溪鳥引雛蒲稗深。
帆勢依依投極浦,鐘聲杳杳隔前林。
故山迢遞故人去,一夜月明千里心。
臨江仙(登凌歊台感懷)李之儀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過三分。江山重疊倍銷魂。風花飛有態,煙絮墜無痕。
已是年來傷感甚,那堪舊恨仍存。清愁滿眼共誰論。卻應台下草,不解憶王孫。
(當塗乃‘吳頭楚尾’之地。)
塞鴻秋(凌歊台懷古)。薛昂夫
凌歊台畔黃山鋪, 是三千歌舞亡家處。
望夫山下烏江渡, 是八千子弟思鄉處。
江東日暮雲,
渭北春天樹,
青山太白墳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