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冰片一錢,白藥煎八兩,玄明粉、西砂仁、薄荷、生草粉、白桔梗各一兩,訶子肉、月石、柿霜各二兩。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臨臥時噙化。
製法
研為極細末,煉蜜和丸,每重五分,陰乾。
功用
解熱毒,生肌膚。
主治
心肝蘊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聲音不清。
運用
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焦積熱所致急性咽炎、口腔炎、牙齦炎。
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者忌用。
附註
冰梅上清丸:每日2次,每服一丸,口中含化咽下。(《咽炎與扁桃體炎》)
咽喉腫痛甚者可配伍六神丸、喉症丸、清熱丸等同用,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功,並可口含牛黃噙化丸、冰梅上清丸,或咽喉吹入冰硼散、錫類散等,以加強局部藥力。氣急喘促,咳痰黃稠者,可加用大金丹、滌痰丸、或鮮竹瀝汁等清熱順氣化痰。小兒驚風患者當配伍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增強清熱解毒,豁痰開竅,息風止痙之功。(《實用中成藥》)
文獻摘要
《中國藥物大全》:“冰片、烏梅肉、訶子、兒茶、山豆根、桔梗、甘草、芒硝、薄荷清熱退火。用於上焦積熱,咽喉腫痛,鼻乾口苦,口角生瘡。水丸,每30粒重1g。口服,一次3g,一日1〜2次;噙化,一次1g,一日2〜3次。小兒減半。”
《秦亮甫臨床經驗集萃》:“口舌為飲食之門,聲音呼吸皆出於此,一身之性命關係甚大也。乃肝熱、心熱發而生瘡,以致咽喉皆腫。或勞役過甚,或房欲無度,或費心憂愁,具發於口舌,宜急清熱祛火為主。此丸乃順氣消熱,清潤上焦之劑也。玄明粉30克,西砂仁30克,訶子肉60克,百藥煎240克,薄荷30克,硼砂60克,生草粉30克,冰片3克,淨柿霜60克,白桔梗30克。各生研淨粉和勻,煉蜜為丸,每重3克,陰乾為度。臨臥時噙化1丸。”
《中醫歷代良方全書》:“冰片3克,百藥煎240克,玄明粉、砂仁、薄荷、生甘草、桔梗各60克。研細末,煉蜜為丸。每用3克,臨臥時噙化。功能清胃瀉火,斂瘡止痛,消腫利咽。治肺胃蘊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聲音不清。如口腔潰瘍,慢性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