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採用輪流提問辦法,克服“差生”不答問、不思考弊端。用陶片、化石等結合講課,啟發學生睿智,調動主體意識,使學生成績名列全鄉前茅。鐵骨丹心,為救護幼童跌斷頸骨,為村上通電多方奔走,為建村幼稚園出力流汗。其事跡1996年在上海市東方電視台播出後反響熱烈,先後榮獲省市優秀共產黨員、甘肅省“園丁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當選省第九屆黨代會代表、白銀市人大常委會委員,1998年榮獲“全國十大傑出職工”、“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1996年9月,上海東方電視台拍攝了紀實片《黃土高坡一校長》,記錄了他的感人事跡,令國民深受感動。《甘肅日報》亦有多次專版報導。
1994年9月,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會寧縣優秀校長;
1996年9月,被甘肅省委省政府評為甘肅省“園丁獎”;
1998年4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
1998年9月,被白銀市委、市政府授予白銀市“十佳校長”;
1998年4月,被中國教育工會全國委員會評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
1999年10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1999年度“全國十大傑出職工”;
1999年7月,被中共白銀市委授予白銀市“優秀共產黨員”;
2000年4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
2001年6月,被中共甘肅省委授予甘肅省“優秀共產黨員”;
2001年7月,被中共白銀市委授予白銀市“優秀共產黨員”;
2002年,被國際名人交流中心授予“2002年新世紀世界傑出人士”。
1998年11月,被選為甘肅省第九次人大代表;
2002年9月10日,被會寧縣教育局評為國小縣級骨幹教師;
2003年,被國際名人交流中心授予“2002年新世紀世界傑出人士”。
2004年,被評為中學特級教師;
2005年3月,冉樹蒼的書法作品《日記一則》被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報編輯部評為第七屆世紀之星全國少年兒童美術書法攝影藝術教育成果展教師組銀獎。事跡
偏僻的山村,一名國小校長,似乎不起眼的冉樹蒼,但卻用著自己一顆善良純潔的心,令人們記住了他。
10多年前,他帶領鄉親們,歷經無數艱難曲折,最終在貧瘠的山村里,建起了頭寨鎮最好的國小。
冉樹蒼是會寧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是頭寨教育的驕傲。作為一名山區學校的教師兼校長,他把所有的心思都獻給了他摯愛的教育事業。
在山區學校,教師不足是常事,為了不耽誤學生和節省學校開支,冉樹蒼毅然決定自己付工資聘請代課教師,雖然每月只付200元,但積少成多,間斷五個學期他共付出了5000元。不僅是“自費”聘請代課教師,作為一名學校管理者,他還善於探索先進的管理方式。通過鑽研先進教學理念,結合農村山區教育實際,幾經與教師修改討論,他制訂出了《中灣國小考評制度》,並於2000年9月付諸實施。該制度比較全面系統地將每個教師所教的年級、學生數、科目數、及格率等確定的不同考評係數進行計算,每學期或每學年末的教師工作成績便由此計算得出,這一做法不但解決了年終考核排名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通過有效管理,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水平。2001年,《甘肅教育》以《追日》為題,長篇報導了他在學校實行績效管理與考評工作的做法。
中灣國小是一所典型的乾旱山區學校,缺水是長期困擾師生的大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冉樹蒼提出要在距學校不到百米,但卻高出校園平面近30米,原是他家承包地的一個呈球冠形地面上硬化2500平方米的積水地面。在當時的條件下,大家都認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他卻是想到就要做到。1997年春,他利用各種機會尋求解決水泥的辦法,一袋一袋地購買積攢,一塊一塊地硬化地面,整整用3年時間完成了前中後院近2000平方米的硬化,沒有一分錢的撥款,也沒有一個義務投工,都是他帶領教師利用節假日完成,教師們不但是備料者,也是暑寒假的“工程隊”。
在完成地面硬化後,他又用2年時間完成了簡易虹式自來水管的鋪埋。為節省開支,他向水暖工師傅請教後自己領民工加工和安裝。2001年9月,他的水窖正式通水,山里娃用上了自來水,這在像會寧這樣水比油貴的西北旱塬山區幾乎是不敢想像的,但在中灣國小卻實現了,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2008年4月,四年級教室出現地基下陷跡象,學生和班主任向他報告了這一情況,冉樹蒼立即採取了加固措施。“5·12”地震時,該房屋東西搖擺幅度很大,但未外傾倒塌,教室內21名學生與其他學生一樣,安然撤離。震後學生們驚奇發現原來的下陷裂縫在地震後反而縮小了,他向學生解釋說這是房外事先加固斜撐的緣故。一些家長風趣地說:“冉校長事先知道要發生大地震,把房子頂好了”。而他卻說這是師生經常共同留神,在安全上多一個心眼兒的結果。
冉樹蒼長期為教育事業鍥而不捨地忘我工作著,他的工作成績也得到了黨和政府的肯定。1999年10月1日,他被特邀參加國慶50周年觀禮,並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職工,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1996年,本報記者黃綠、馬志瓊采寫《山魂》一文,詳細報導了他辦學的事跡,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轉眼9年過去了。
11月23日,記者來到了中灣村。學校里,書聲琅琅;幼稚園里,孩子們開心地玩耍嬉戲。
老實說,見到冉樹蒼,我有些吃驚。他脖子上戴著白色的頸套,頭幾乎被固定著不能轉動。在他家,我看到了兩家醫院給冉樹蒼的診斷書。一份是2003年4月7日蘭州軍區總醫院的,內容是“頸2椎體腫瘤伴病理性骨折”。另一份是今年11月10甘肅省腫瘤醫院的,內容是“多發性骨髓瘤”。
他的事跡,他的病,讓我覺得冉樹蒼的命運與他家鄉通往外面的山路一樣曲折。
中灣村位於頭寨鎮西南部的一座大山頂上。這裡山大溝深,十年九旱,生活條件異常艱苦。冉樹蒼是中灣村走出去的第一個師範生。
1992年,不惑之年的冉樹蒼,為照顧患病的妻子,又從縣城的會寧一中回到了中灣國小,繼續他的教學生涯。這時,學校只有3名民辦老師,86個學生,6間土坯房。教室因年久失修,屋頂透風漏雨,學生上課缺桌少凳,老師無處辦公,眼看著就要關門了。
冉樹蒼一到中灣,就拿出剛剛調資補發的1100元,謀劃重建學校。他的想法得到了鄉村幹部民眾的大力支持。沒地,冉樹蒼讓出自家的9畝地;沒水,他把自家集雨窖里的水擔到工地;沒錢,他搭進了自己的工資,賣了家裡的糧食、耕牛、羊,甚至貼出了賣房告示。在會寧縣城、在定西,凡是能借錢的地方,凡是能賒材料的地方,他都跑遍了……
鄉親們被他感動著,紛紛行動起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白銀市教育局也送來了1萬元,給冉樹蒼莫大的支持和鼓舞。
1997年6月,6棟寬敞明亮的磚瓦房教室終於在山頂上立起來了。修學校共花了近20萬元,而欠在冉樹蒼名下的債達8萬元之多。
1996年,本報報導了冉樹蒼艱苦辦學的事跡後,上海東方電視台采拍了《黃土高坡一校長》記錄片,先後在全國各地21家電視台播出。
1997年1月5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從北京打電話給冉樹蒼,詢問他辦學的詳細情況。這一年,上海市松江電力局的職工捐資110970元,支持他辦學,讓他為妻子看病。這時,冉樹蒼才還清了建校的債務。
1998年,省財政廳和教育廳又分別下撥了5萬元,用於中灣國小的後期建設。還有許多素不相識的人,為冉樹蒼獻身家鄉教育事業的精神所感動,紛紛給他來信、捐資,給予了他熱情的支持。
然而,一場意外的事故,使冉樹蒼陷入了病痛的深淵。
2002年12月26日,冉樹蒼在學校不慎滑倒,摔成重傷。到醫院檢查,發現不僅頸椎摔斷了,而且還有腫瘤。知道自己真實的病情後,冉樹蒼平靜地接受了手術治療。出院後,他拄著拐杖又回到了學校。但他再也不能坐著寫字了,要寫字,只能站著,或者躺著。即便這樣,他還是不停地為孩子們上學的事操勞著。他說,知道這樣拚命地乾,對自己身體沒什麼好處。但我想能多乾一點是一點,免得留下遺憾。
經過多年的建設,中灣國小已成為市級標準化學校,並擁有電教室、圖書室,其中藏有全國各地捐贈的圖書5000多冊。
2002年,在社會各階的關心和捐助下,冉樹蒼又貢獻出自家的地,修起了幼稚園,讓山村的孩子們接受學前教育。他還收留了42個貧困無助的孩子,供他們免費吃住、上學,讓他們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之中。
這些年,各種榮譽接踵而至,給了冉樹蒼莫大的鼓舞。他先後被評為會寧縣優秀校長、白銀市十佳校長,榮獲甘肅省“園丁獎”和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1997年,被中宣部、國家教委等評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998年,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9年,當選“全國十大傑出職工”;200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