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永徽律疏》
永徽律疏》是中國古代法律的典型代表,一般所說的唐律就是指《永徽律疏》。在唐高宗在位的永徽年間,高宗讓長孫無忌等人修訂完成了《永徽律》十二篇,基本上是唐太...
主要內容 制定修改 立法特點 研究目的 研究成果 -
永徽律疏
《永徽律疏》又稱《唐律疏議》,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疏義、故唐律疏義,是東亞最早的成文法之一。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編,亦為中國現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
頒行 編撰歷程 主要內容 新版版本 影響意義 -
清末民初刑訴法典化研究
《清末民初刑訴法典化研究》反映了中國古代刑事訴訟法律規範的歷史...完成刊訴法典化的過程及其社會交果。本書通過對刑訴法典化路徑、模式、經驗教訓和典化規律的研究,不僅為當前修改刊訴法提供了有益的歷史供鑒,也填補了...
-
律姓
律姓,律[律,讀音作lǜ(ㄌㄩˋ),亦可讀作lù(ㄌㄨˋ)],源於風姓。
基本介紹 姓氏淵源 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遷徙分布 -
典姓
第一個淵源:源於少典氏,出自遠古時期帝君少典氏後裔,屬於以先祖國號為氏。 少典氏,傳說中的上古第一國君,天字輩,諱烈山氏,又號厲山氏,乃祝融氏祝融氏支派...
姓氏淵源 歷史名人 分布郡望 -
四分律行事鈔
四分律行事鈔。佛教文獻,三卷。唐·道宣(596~667)撰。具稱《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略稱《行事鈔》。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冊。作者為律學南山宗的創始...
四分律行事鈔 正文 -
晉律
《晉律》是晉武帝司馬炎在泰始三年(267年)完成並於次年頒布實施的,但在他的父親司馬昭輔佐魏政期間就開始了。當時司馬昭命賈充、羊祜、杜預等人參考漢律、魏...
概述 特點 作用與地位 -
開皇律
《開皇律》是隋代第一部法典,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國家憲法。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命高熲等撰定新律,同年頒布,是為《開皇律》。開皇三年又命蘇威、牛弘...
開皇律簡介 制定背景及過程 內容和立法成就 作用及地位 -
大乘律
大乘律是佛教大乘戒律書的總稱。又稱大乘毗尼、菩薩毗尼或菩薩律藏、菩薩調伏藏等。7世紀密教盛行後,譯傳到漢地又流行於日本真言宗的有三昧耶戒,傳授於西藏佛教...
大乘律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五部律
佛滅後百年間,付法藏第五祖優婆椏多之下有五弟子,於戒律上各抱異見,一大律藏便生五部之派別,即曇無德部、薩婆多部、彌沙塞部、迦葉遺部、婆粗富羅部。(陳義孝...
詳細釋義 出處 宗教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