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化技術

具體化技術(Specific technology):諮詢師協助求助者清楚、準確地表達他們的觀點以及他們所用的概念、所體驗到的情感以及所經歷的事情。

概念

具體化技術也稱為具體性技術、澄清技術。具體化技術是指諮詢員聆聽當事人敘述時,若發現當事人陳述的內容有含糊不清的地方,諮詢員以“ 何人、何時、何地、有何感覺、有何想法、發生什麼事、如何發生”等問題, 協助當事人更清楚、更具體地描述其問題

有的來訪者敘述思想、情感、事件時常模糊不清,矛盾、不合理,使問題變得複雜,也常是困擾來訪者的重要原因之一。諮詢者協助來訪者清楚、準確地表述他們的真正意圖、觀點,所用的概念、所體驗到的情感以及所經歷的事件。

重要性

(1)可以澄清求助者說表達的哪些模糊不清的觀念、情感以及遇到的問題,明了求助者的真實感受、真實事件;

(2)讓求助者弄清自己的所思所感,明白自己的真實處境,這本身有助於改善求助者的狀態;提供具體性的榜樣。

適用範圍

將模糊問題具體化

來訪者用含糊的字表達其心理問題。如“我煩死了”、“我感到絕望”等。諮詢者設法將模糊的情緒、思想清晰化。

例1:來訪者:今天我真倒霉死了。

諮詢者:你能告訴我都發生了什麼事嗎?

來訪者:多著吶!儘是不如意的事。早晨上班去,騎車太快與另一輛車相撞,幸好沒什麼事;到了廠里,主任說我這個月因為遲到扣發獎金100塊,雖說錢不多,可畢竟不舒服;中午排隊買大排,快輪到我時居然賣完了,所有的菜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大排,白白排了10分鐘隊,你瞧我多不幸,恨得我差一點中飯都沒吃……反正事情多著呢。我總覺得,好事沒我份,倒霉事盡讓我碰了,別人怎么都沒這些事。通過詢問,諮詢者可把握來訪者所說的倒霉事,能進一步了解來訪者的認知方式和行為特點。有時,來訪者覺得煩惱、不安,具體化詢問後,或許會發現問題並沒有什麼了不起。

例2:諮詢者:你總是說自己自卑感很強,你能舉例告訴我什麼事情讓你自卑嗎?

來訪者:(愕然)我的父母都是工人,只有國中文化,我寢室好幾位同學的父母是大學畢業,我很羨慕他們有這樣的父母,我感到自卑。

諮詢者:還有呢?來訪者:我已經大學二年級了,還沒談戀愛。看到校園內一對一對的戀人,心理羨慕,覺得慚愧。

諮詢者:還有呢?來訪者:上學期我沒獲獎學金,覺得很難為情。看到那幾位獲得獎學金的同學,我感到自己很沒用諮詢者:你們班上有幾位獲得了獎學金?共有多少同學?來訪者:有10位同學獲得獎學金,共有31位同學。

諮詢者:還有哪些讓你自卑的?來訪者:(想了想,搖搖頭)好像就這些。

諮詢者:你班上同學中有多少來自於農村、鄉鎮?多少同學的父母文化是國小甚至文盲?這些同學都自卑了嗎?男同學中有女朋友的有多少?沒有獎學金的都抬不起頭?你想想看。來訪者:(點點頭)我一直覺得自己不行,仔細列一下,特別是您這么一分析,覺得確實也沒什麼。一直來我都沒好好地理理原因,反而總讓自卑情緒、自卑觀念困擾著,在這樣的心情下,看什麼都覺得自己不行,越這樣想就越覺得自己不行。諮詢者的具體化,是要還其本來面目,讓來訪者明了真相。

將過分概括化的問題具體化

即以偏概全的思維方式。將個別事件上升為一般結論;對某一事件的看法發展成對某人的看法,把過去擴大到現在和未來。如,他們都不喜歡我“,”我很蠢“,”他壞透了“,等。這就需要予以澄清。例:諮詢者:”你說班上同學們對你不好,是誰對你不好?在哪些事情上對你不好?能舉些例子嗎?“,發現是個別同學喜歡開他的玩笑,有兩次他有些難堪,此外他想有一兩個知心朋友,都未如願。

通過具體化分析,發現根源在過分概括化的思維,一是把個別人擴大到全班同學,二是把開玩笑當做是對自己不好,從而影響到他對同學的看法,對人際關係產生不良評價,進而影響到情緒,出現抑鬱、不信任等心理。這是一種認知的偏差,需用認知療法來改變其錯誤的認知。

將概念不清的問題具體化

概念不清的解決方法:對概念進行解釋,澄清。有些來訪者沒有真正了解某些“疾病”,亂給自己貼標籤。“更年期綜合徵(焦慮)”、“神經病”、“精神分裂症”、“心臟病”等例:來訪者聲稱自己得了神經衰弱,擔心會影響學習、損害健康,甚至發展為“神經病”。問:有何症狀?答:睡不著。問:要過多少時間才能睡著?答:半小時左右。他聽說睡不著就是神經衰弱。諮詢者通過詢問,了解他的睡不著與神經衰弱並沒必然聯繫。同時了解到這種現象原先就有,一直也沒當回事。前些時候,聽說系裡有個同學因睡眠困難,得了神經衰弱而休學了,忽然覺得自己似乎也會在躺下後翻來覆去,而不能安然入睡。當晚,睡覺時老想著這個問題,覺得特別難以入寢之後的幾個晚上也是如此,後來發展到白天也提心弔膽。

注意事項

(一)諮詢員須專注與傾聽當事人的敘述,才能發現當事人敘述中含糊不清的地方。

(二)有時候具體化技術搭配其他技術,更能貼近當事人的感覺,讓當事人願意進一步說明。

(三)如果當事人的敘述有一個以上含糊不清的地方,諮詢員可以選擇關鍵性的部分,讓當事人具體描述該部分的細節。

(四)不要怕給來訪者留下“理解力不強”、“缺乏領悟力”的印象而不願意提問,只是自己去猜測、判斷。最簡單節省而有效的辦法是作具體化反應。

(五)不要亂給來訪者貼標籤:因對來訪者有暗示、強化、批評的作用,應謹慎。如“你是個悲觀主義者”“你的性格過於內向”“我覺得你太自卑”。你能常用開放式提問來解決:如“你能說得更具體點嗎?”,“你怎么知道的?”“給我舉個例子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