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dva^s!as!t!I dr!s!tiayah!,巴dva^sat!t!hi-vatthu)
指在釋迦牟尼時代,佛教以外的各種學說。總共有六十二種,故云六十二見。然此有數種異說︰
(1)《長阿含經》卷十四〈梵動經〉及《梵網六十二見經》所載︰十類六十二見說。系將外道所執大別為本劫本見、末劫末見二種。本劫本見即依過去前際起分別見,凡有五類十八見,包括四種遍常論、四種一分常論、二種無因生論、四種有邊等論、四種不死矯亂論。末劫末見即依未來後際起分別見,凡有五類四十四見,包括十六種有想論、八種無想論、八種非有想非無想論、七種斷滅論、五種現法涅盤論。合計為十類六十二見。
(2)《涅盤經》所說︰由五見生六十二見。灌頂《大般涅盤經會疏》卷二十三解之,謂我見有五十六,邊見有六,合我見、邊見為六十二見。我見五十六︰包括欲界五蘊各有即、離等四見,為二十見;色界之五蘊也各有即、離等四見,亦為二十見;無色界之四心各有四見,為十六見;共為五十六見。邊見有六︰指三界各有斷、常,合為六見。又依《三大部補註》,即、離等四見為︰即色、離色、亦即亦離、不即不離。
(3)《大品般若經》卷十四〈佛母品〉及《大智度論》卷七十所說︰過去五蘊各有有常、無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四句,成二十句。現在五蘊各有有邊、無邊、有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四句,成二十句。未來五蘊各有如去、不如去、如去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四句,成二十句。合為六十句。另加神與身一、神與身異等斷、常二句,總成六十二見。
◎附︰谷響〈佛陀時代印度諸國的社會思想概況)(摘錄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3})
所謂‘六十二見’,是當時佛陀以外的所有沙門、婆羅門種種不同的偏別見解的總遍。如《長阿含經》卷十四〈梵網經〉中所說︰‘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盡入六十二見中。’這六十二見又可大別分為十類︰
(1)世間常存論︰四種。
(2)世間半常半無常論︰四種。
(3)世間有邊無邊論︰四種。
(4)異問異答論(詭辯論)︰四種。
(5)無因而有論︰二種。
以上本劫本見十八種──於過去世所起常見。
(6)世間有想論︰十六種。
(7)世間無想論︰八種。
(8)世間非有想非無想論︰八種。
(9)眾生斷滅無餘論︰七種。
(10)現在生中涅盤論︰五種。
以上末劫末見四十四種──於未來世所起斷見。
這是當時印度思想界流行的六十二種或偏於常或偏於斷的見解,佛陀曾加以批判並採納了眾說之長,以顯示其真正饒益有情的正道;矯正諸沙門、婆羅門各趨極端的思想,而發揮佛教無上的中道第一義諦。如《雜阿含經》卷三十四說︰‘若先來有我,則是常見,於今斷滅,則是斷見;如來離於二邊處中說法。’又《大般涅盤經》卷八說︰‘若言一切行無常者,即是斷見;諸行常者,復是常見;佛法中道,遠離二邊。’這是佛陀對待當時思想界流行的諸種學派的態度。
相關詞條
-
《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
《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是佛學著作之一。
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 -
哈薩克六十二闊恩爾
《六十二闊恩爾》是哈薩克族民間古典音樂,意即“六十二套曲”,是哈薩克族人民在長期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發展馬上文化與草原文化,借鑑中原文化與絲路文化而形成的...
基本概述 名字涵義 文化意義 組成部分 形成年代 -
六十二烈士墓
六十二烈士墓位於冠縣東古城鎮後田莊村東南200米處,此墓是1946年為紀念與日寇作戰而壯烈犧牲的62名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現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墓地所在地 -
十種見
十種見,[出瑜伽師地論] 一薩迦耶見梵語薩迦耶。華言身見。謂於五蘊法上。妄生執取。計我我所。是名薩迦耶見。
-
見取
三解顯揚一卷七頁云:四、見取。 如是四見,是名見取。 如是四見,合名見取。
-
三國志卷六十二吳書十七是儀胡綜傳第十七
也。】後依劉繇,避亂江東。繇軍敗,儀徙會稽。孫權承攝大業,優文徵儀。到見...聞。於是見窮詰累日,詔旨轉厲,群臣為之屏息。儀對曰:“今刀鋸已在臣頸,臣...。”問果他家。其見知信如此。服不精細,食不重膳,拯贍貧困,家無儲畜。權聞之...
原文 -
寺人披見文公
本文寫寺人披說服了晉文公,使得國家又避免了一場動亂的事情。
原文: 【注釋】 【譯文】 本文讀解 文章背景讀解: -
大佛頂首楞嚴經
,歸來佛所。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舍世間深重恩愛。阿難白佛我見...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