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23 畝(其中:水田310畝,旱地1113 畝),人均耕地1.05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64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44畝,主要種植黃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10畝,荒山荒地78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 206戶通自來水,有 135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0%)。有314 戶通電,未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159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4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2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8戶(分別占總數的40%和31%)。
該村到鄉道路為 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2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10畝,有效灌溉率為2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1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3畝。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建有小水窖10口;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6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9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1423 畝(其中:水田310畝,旱地1113 畝),人均耕地1.05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64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4畝,主要種植黃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10畝,荒山荒地780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畜牧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6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5%。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4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6萬元,占總收入的25%;畜牧業收入169萬元,占總收入的5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20頭,肉牛195頭,肉羊220頭);工資性收入6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79元,農民收入以 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42人(占勞動力的21%),在省內務工142人。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2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4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年末集體總收入8萬元,有固定資產7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帳務公開和政務公開。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畜牧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6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55%。該村正在發展畜牧業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林果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14戶,共鄉村人口1359人,其中男性758人,女性601人。其中農業人口1359人,勞動力69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9人,苗族4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01人,參合率96%;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22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在校學生110人,距離田壩中學22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4人,其中小學生110人,中學生34人。
人文地理
公鎖村位於田壩鄉南邊,距田壩鄉政府22公里,海拔2200米,年平均氣溫18度。全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1359人,有農戶341戶,居住著漢族、彝族、苗族三種民族。公鎖村有著悠久的歷史,公鎖村彝族居住著有代表性的陸氏家族,他們還保持著彝族的語言,和民族風俗習慣,每年6月24日都要舉行火把節。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部分自然村道路交通不便,生產生活用水困難,抗旱能力差,勞動者素質低,農業產業結構單一,農民科技意識不強,農民增收難,全村基礎設施脆弱。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重點以核桃、板栗為主,力爭1人3棵核桃、板栗,四旁植樹人均30株白楊柳;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200人;發展畜牧業,到“十一五”末,生豬存欄3500頭、牛570頭、羊660隻,力爭人均純收入達25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