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事
以皇家苑林稟假貧民
永元五年(93)二月,和帝詔令有司省減省皇家內外廄及涼州諸苑馬。自京師離宮上林,廣成等苑囿都稟假貧民,恣意采捕,不收其稅。
賑濟貧民
永元五年(93)三月,和帝派使者分行貧民,調查流散貧民情狀,開倉賑稟三十餘郡。
北匈奴單于北遁
永元五年(93)九月,北匈奴單于於除鞬因竇憲誅死,率眾部眾叛漢北歸。和帝派將兵長史王輔率千餘騎與使中郎將任尚合兵追討,斬於除鞬,破滅其部眾。
師子立為南匈奴單于
永元五年(93),南匈奴單于屯屠何死,安國立為單于。安國為左賢王時,聲望不高。即單于位後,單于適之子右谷蠡王師子按例升為左賢王。師子勇黠多智,多次率兵出塞進攻北匈奴。得到單于和東漢皇帝的讚賞。從此,匈奴國中都敬重師子而不附安國。安國不安其位,就想殺害師子。師子察覺,就別居五原界,遇龍庭會議,就稱病不去。度遼將軍皇甫稜對師子多有袒護,安國更加懷憤。記元六年(94),皇甫稜免官,由執金吾朱徽行度遼將軍。當時,安國與中郎將杜崇失和,安國上疏向朝廷控告杜崇,反被杜崇扣壓奏疏,又通過朱徽上疏先告安國。朝廷偏聽一面之詞,命令朱徽、杜崇等了兵出擊。安國毫無防備,丟棄賬篷逃走,並舉兵加害師子。師子遷入曼柏城。朱徽派人調停。安國不聽,又無法攻下曼柏城,就屯兵五原。朱徽等發諸郡兵進討。安國舅骨都侯喜為等人怕株連受禍,就殺死安國,立師子為單于。
雜譚逸事
張酺為太尉
永元五年(93)十月,太尉尹睦死。和帝以太僕張酺為太尉。張酺字孟侯,汝南細陽(今安徽阜陽市北)人。少時跟從祖父張充學習《尚書》,後又師事太常桓榮,勤力不怠。永平九年(66),明帝劉莊為四姓小侯立學於南宮,置五經師,由張酺教授《尚書》。以論難當意,除為郎 ,賜車馬衣裳,並教授皇太子。為人質直,守經義,每侍講間隙,多有匡正之辭。及至章帝即位,擢為侍中、虎賁中郎將,又出為東郡太守。張酺雖是儒者,但性格剛斷,到任後即擢用義勇,搏擊豪強。視事十五年,於和帝初遷魏郡太守。時竇氏秉政,郡人鄭據為司隸校尉,奏免執金吾竇景。竇景復位後,命張酺收捕鄭據之子,以報私仇,張釃不畏權貴,反收捕竇景家人。征入為河南尹後,又果斷處置竇劉家人惡奴。竇氏敗滅後,他仗義執言上疏和帝,為夏陽侯竇瓖辯護。永元五年(93)遷太僕,不久出任太尉。因與司隸校尉晏稱失和,被策免。回歸里舍後,遣散門生,閉門謝客。永元十五年(103),復拜光祿勛,遷為司徒。同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