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八詠詩之會圃臨春風
【創作年代】南北朝
【作者姓名】沈約
【作品體裁】詩
作品原文
臨春風,春風起春樹。
遊絲曖如網,落花雰似霧。
先泛天淵池,還過細柳枝。
蝶逢飛搖揚,燕值羽參池。
揚桂旆,動芝蓋。
開燕裾,吹趙帶。
趙帶飛參差,燕裾合且離。
回簪復轉黛,顧步惜容儀。
容儀已照灼,春風復回薄。
氛氳桃李花,青跗含素萼。
既為風所開,復為風所落。
搖綠蔕,抗紫莖。
舞春雪,雜流鶯。
曲房開兮金鋪響,金鋪響兮妾思驚。
梧台未陰,淇川始碧。
迎行雨於高唐,送歸鴻於碣石。
經洞房,響紈素。
感幽閨,思幃帟。
想芳園兮可以游,念蘭翹兮漸堪摘。
拂明鏡之冬塵,解羅衣之秋襞。
既鏗鏘以動佩,又絪縕而流射。
始搖盪以入閨,終徘徊而緣隙。
鳴珠簾於繡戶,散芳塵於綺席。
是時悵思婦,安能久行役。
佳人不在茲,春風為誰惜。
題 解
春暖花開,蝶飛燕舞,“梧台未陰,淇川始碧”。淇河兩岸春色怡人,燕趙大地麗人百姿,這使人春心蕩漾,繾綣難離,不免為一時尋歡作樂,作出苟且之事。但這時會使人悵然思念起妻室,後悔哪能久作此事呢?遺憾“春風”並不真被人珍惜,辜負這“良辰美景”。
注 釋
八詠詩:南朝齊沈約守東陽時,建元暢樓,並作《登台望秋月》、《會圃臨東風》、《歲暮愍衰草》、《霜來悲落桐》、《夕行聞夜鶴》、《晨征聽曉鴻》、《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東》等詩八首,稱“八詠詩”。亦省稱“八詠”。
起春樹句:春天的樹枝在春風中舞動。
遊絲:飄動的春意。
落花句:飄落的花朵象霧一樣紛紛揚揚。雰,同“氛”,霧氣,此指凋落的花瓣。
泛:到處飄揚。
蝶逢二句:翻動蝴蝶正在起舞,飛動的春燕羽翅掠過池塘。
桂旆:桂木車上的旗幟。旆,pèi。
芝蓋:車蓋。本指仙家之車,後亦稱帝王之車。
燕裾:燕地女子衣服前襟。
趙帶:趙地女子的衣帶。
黛:dài,古代女子常用來描眉的青黑色顏料,此指女子姣好的面容。
顧步:對腳步顧看。
照灼:照亮。
回薄:轉輕。
氛氳二句:桃李花朵的濃郁香氣四處散發,白色的花兒從青綠的花基上開出。氛氳,fēnyūn,此指濃郁的花香。跗,fū,花萼。萼,在花瓣下部的一圈葉狀綠色小片。萼跗,花萼和子房。
綠蔕:綠色的花蒂。蔕,dì,同“蒂”。
曲房:深邃幽隱的屋舍。
金鋪:門上獸面形銅製環鈕。
梧台二句:梧台之梧桐尚未成蔭時,淇川已草木如碧。梧台,即梧宮之台,梧宮是齊國宮名,故址在今山東臨淄(齊國國都)西北。梧台是當時齊國的“國賓館”,是齊王議事、會客和遊樂的地方,也是“百家爭鳴”的策源地。其周圍廣植梧桐,樹幹高大,綠葉如扇。陰,通“蔭”。淇川,淇河流域的平原。
高唐:《巫山縣誌》載:“城西北半里許,山名高都,為陽台舊址,舊有高唐觀。”戰國辭賦家宋玉《高唐賦·序》:“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於雲夢之台,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雲氣,萃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原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旦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雲。”唐李商隱有詩曰“自從高唐賦成後,楚天雲雨盡堪疑”。
歸鴻:回歸的大雁。
碣石:即秦皇島昌黎縣北碣石山。
紈素:精緻潔白的細絹。
幃帟:設於內室的帷幕,借喻內室。帟,yì。
翹:初開的春蘭。
秋襞:入冬前折迭的衣服。襞,bì。
絪縕:yīn yùn。雲煙瀰漫之狀,此指男女之情。
流射:流動顯現。
行役:指做男女交歡之事。
作者簡介
沈約(公元441—513年),南朝文學家。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鎮)人。自幼
家境貧寒,學習刻苦、博覽廣泛,識見卓群。歷仕宋、齊、梁三朝。官至尚書令。諡號“隱”。他與謝朓等人開創了“永明體”。著有《宋書》、《四聲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