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大家陶瓷簡介

八大家陶瓷總部座落於湖南省長沙市五一大道409號,下設長沙八大家陶瓷藝術館、紅色官窯珍藏館和醴陵八大家瓷本畫研究所,是一家從事釉下五彩陶瓷研究、創作、收藏和推廣的專業機構。團隊創始人紅色官窯收藏家、鑑賞家胡懷銀老師整合國內陶瓷產區極具潛力的中青年大師創建“瓷本布衣”藝術創作團隊,傾力打造“瓷本布衣”藝術陶瓷系列作品。



“瓷本布衣”陶瓷作品均以優質天然高嶺土、長石、石英等五元配方為原料,手工成型;以天然礦物質為顏料,全手工彩繪;經1400度左右的高溫按科學的燒成曲線燒制。“瓷本布衣”陶瓷作品多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經典的名詩、詞、曲、畫及民俗故事等為元素,以陶瓷為載體進行再創作,創造性地把陶瓷藝術提升到瓷本繪畫的高度,提倡“瓷本畫”的理念。團隊創新了釉下堆彩、釉下水墨工藝,首創釉下積水技法、釉下水彩裝飾手法。不惜工本、精工細作,力求作品的工藝性、藝術性、唯一性和不可複製性。 “瓷本布衣”目前已成功策劃推出了“宋畫瓷意”、“水彩、水墨瓷韻”、“五彩新國瓷”和“高溫顏色釉”等主題系列陶瓷作品,作品均以“造型優美、瓷質細膩、釉面圓潤、色彩典雅、工藝精湛和耐磨損、耐酸鹼、永不退色、不含鉛毒”等特點,充分彰顯了釉下五彩技藝的驚人效果。




二,館藏毛瓷
二十世紀最榮耀的中國瓷器—毛瓷(作者:湖南八大家陶瓷藝術館館長-胡懷銀)“毛瓷”是毛澤東主席專用瓷的簡稱。毛澤東在北京中南海使用過的日用瓷器得以保存下來的只有379件,1990年移交韶山毛澤東遺物館收藏。作為生活必需品,這些瓷器是毛澤東晚年生活狀態和生活情趣的重要見證。通過這些瓷器,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不同時期中國陶瓷的工藝水平和發展軌跡,而且還可進一步了解人民領袖的生活習慣和人格風範,感受一代偉人的人格魅力。
20世紀五十年代初,中央各部委等國家機關用瓷大都從市場戓江西景德鎮統一釆購。毛澤東使用的日用瓷也跟其他國家主要領導人一樣,由有關部門統一採購供應,有什麼就用什麼,這個時期的用瓷,五花八門,不成體系,瓷質和工藝也較為普通甚至有些粗糙。
1955年失傳二十多年的釉下五彩瓷在湖南醴陵恢復生產,1956年初湖南醴陵生產的釉下五彩瓷器在北京參加全國陶瓷展覽,這些瓷器因其耐磨耐酸鹼永不退色且不含鉛毒而引起轟動,釉下五彩瓷更是受到了國家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和關注。
1958年4月11日,中央辦公廳安排湖南省委派人到湖南省醴陵瓷器公司,下達了為中央首長製作茶具的任務,時任陶研所所長的李維善組織成型、彩繪工作人員在兩個月內連續試製了6種造型和畫面,先後4次送湖南省委鑑定。7月2日陶研所提前3天完成製作任務,將30件釉下蝴蝶蘭畫面和30件白瓷杯等茶具(圖1)

毛澤東一生鍾愛梅花,梅花傲霜鬥雪的品格寄託著人類面對困難和逆境抗爭的信心和勇氣,毛澤東晚年更是鍾愛於梅竹畫面的餐、茶、文具。1966年6月毛澤東秘密回到湖南韶山,在滳水洞使用的就是醴陵製作的釉下五彩梅竹餐具(圖2)


1971年9月2日,湖南省委接待處肖更如到醴陵陶研所,傳達了省委書記萬達關於為毛主席製作釉下彩餐具、煙缸等瓷器(圖4)的指示,研究所按時完成了任務。

1972年7月5日,湖南省委接待處肖更如攜帶省委信件到醴陵群力瓷廠訂製了1210件大小碗、各種盤類、文具、勝利杯和蓮子茶具等產品,全部採用釉下五彩梅花和菊花圖案裝飾(圖5),

1973年12月30日,湖南省輕工廳長王漢平和省委接待處肖更如到醴陵陶研所下達了為毛主席試製帶蓋魚盤的任務,這批產品於1974年5月底完成。共送北京中南海等處大小魚盤各30件,15.5厘米淺形三大碗80件。
而1974年那次最為人們津津樂道。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步入高齡的毛澤東身體每況日下。平時常用的飯碗茶杯老人使用起來有些沉重,工作人員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於是超薄超輕的特製瓷就應運而生。1974年10月13日,毛主席最後一次南巡經武漢來到湖南長沙調研考察,11月4日,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親自布置省工交辦給群力瓷廠下達承制內外均有釉下花卉圖案的薄胎碗(圖6),


這批釉下五彩薄胎雙面餐、茶具,包括梅花、菊花、月季花和芙蓉花四個畫面(圖8)

這批釉下五彩薄胎雙面餐具,器型根據明代宣德年官窯龍紋碗改進而成,12.5厘米的飯碗重量不到125克,制瓷選用了早已絕跡的的洪江優質大球泥,採用三次低溫素燒、兩次1380度高溫燒成,打破了歷史上瓷器底足不施釉的製作工藝。同時,畫工之細緻也是無與倫比,瓷碗上的每一朵花紋幾乎都是一致的,即使用幾十倍的放大鏡去看,也很難找出花紋的不同之處。此外,里外雙面彩繪,這在當時的釉下五彩制瓷史上尚無先例,也成為毛瓷獨具的特色。
醴陵特製的毛瓷存世特別稀少,且以官藏為主。醴陵毛瓷絕大部分收藏於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中南海豐澤園、武漢東湖毛澤東舊居紀念館和湖南省文物商店紅色官窯珍藏館等處,上世紀80年代初的大變革,毛瓷雖從湖南蓉園杭州西湖等處偶有流出,但流落於民間的終也不足400件,流入民間的紅梅等雙面薄胎碗不足10件,更是彌足珍貴。
毛瓷的設計和製作,集中了當時中國最優秀的陶瓷人才,使用至今最好的高嶺土,最尖端的燒成工藝,把釉下五彩瓷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致,創造了中國制瓷多項紀錄。所成瓷器“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而且耐磨耐酸鹼永不退色不含鉛毒,堪稱瓷藝的最高境界。與明清官窯的傑作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它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幾千年制瓷工藝,是集全國之大成者。這些瓷器,儘管屬於日用瓷,但出於對偉大領袖的崇敬和熱愛,製作者傾注了無可比擬的熱情,每款畫工精細,巧奪天工,畫面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寓意深遠,詩、畫、瓷三者合一,具有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醴陵研製的四季花卉薄胎釉下五彩日用瓷系列,是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一個特殊時代的產物,反映了特定時期我國瓷業發展的最高工藝和製造水平,同時,毛瓷作為偉人毛澤東的專用瓷器,又蘊藏著豐富的政治、歷史和人文等信息。也充分體現了毛澤東的生活情趣、審美情趣和價值取向。這些內涵有著其他任何瓷器都無法替代的歷史價值。毛澤東主席專用瓷,堪稱二十世紀最榮耀的中國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