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字型似隸而體勢多波磔。相傳為秦時上穀人王次仲所造。關於八分的命名,歷來說法不一,或以為二分似隸,八分似篆,故稱八分;或以為漢隸的波折,向左右分開,「漸若八字分散」,故名八分。見唐張懷瓘《書斷上》。近人以為八分非定名,漢隸為小篆的八分,小篆為大篆的八分,今隸為漢隸的八分。
●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陳倉石鼓又已訛,小大二篆生八分。」
●唐韓愈《醉贈張秘書》詩:「阿買不識字,頗知書八分。」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鐵蟾聰明絕特,善詩歌,又工八分。」
參閱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分變》。
八分又稱楷隸,指東漢中期出現的新體隸書。字形方正,有規整的波勢、挑法,橫划起筆頓抑,終端上揚,所謂“蠶頭”、“燕尾”。這種書體莊嚴典雅(見圖)。漢靈帝熹平四年(175)蔡邕書寫 7種經書,刻石立於太學,成為東漢晚期的標準書體。隸書從此向真書(漢字主要書體之一。原稱'今隸'、'楷書'、'正書'。)過渡,漢字的方塊形象,也就由八分書奠定了基礎。八分的名稱始見於魏,歷代說解紛紜。 《古文苑》所錄聞人牟準《魏敬侯碑陰文》明確記述魏文帝《受禪表》是衛覬著文並用八分書寫的。這塊表石現存許昌,書體與洛陽出土的蔡邕書《熹平石經》殘石上的書體相同。關於這種書體的形成年代,蔡邕《勸學篇》說:“上谷王次仲初變古形”,六朝書家有“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國中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靈帝時,王次仲飾隸為八分”(曹全碑)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