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理學美學與文學研究

兩宋理學美學與文學研究

中國傳統美學經過了一個十分漫長而複雜的發展歷程,“主要在原始巫學、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實學與東漸之西學等文化形態的精神關懷和衝突之中推進,每一歷史階段,都跋涉在其各具個性特徵的道路上,一般地兼備承上啟下的傳統因素,所謂衝撞與調和、守成與創新,是整箇中國美學文脈的重要話題和文化方式”。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張法在《中國美學史》中對中國美學作了如下分期:“一是中國美學從遠古向先秦的演化,揭示與中國審美意識相關的文化重要概念如何從原始思維進入理性思維。二是先秦中國美學相關的文化結構的形成和中國審美方式的確立。三是魏晉南北朝中國美學理論形態的產生,特別是中國式的理論把握範式的形成。四是唐代中國美學理論形態質的完成,以意境理論的出現和司空圖《詩品》為標誌。五是宋元中國前期審美境界繼續發展並在後期文化轉型新質的刺激下升騰上中國美學的頂峰,此以文人畫理論為標誌。六是明代審美新潮的出現和進入清代後的蛻變,即以李贄為代表的晚明思想到李漁的演變。七是從明代到清代中國美學理論在小說戲曲理論的衝擊下出現的新質,及對中國美學整體理論的貢獻。八是晚清以市民趣味為背景的士人生活趣味對美學理論的深度開拓。九是中國美學在前後期的衝突中走向整合,呈現了一個情況複雜的美學理論總結期。”

本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兩宋理學的演進與理學美學的特點
第一節 兩宋理學的形成與發展
一、“理學”概念辨析
二、“理學”在宋代的嬗變
第二節 理學美學的立論前提
一、理學作為美學文本的可能性
二、理學美學的內涵
第三節 理學美學的特質
一、理學美學是一種哲學美學
二、理學美學是一種倫理美學
三、理學美學是一種境界美學
第二章 理學美學範疇的確立
第一節 道(理):美的邏輯本原
一、道的起源與嬗變
二、理學之“道”
三、理學之“道”的審美呈現
第二節 氣:美的實體構成
一、“氣”的起源
二、宋代的“氣”論
三、“氣”與美的關係
四、養“氣”
第三節 文:美的直觀表象
一、“文”的演變歷程
二、理學之“文”的含義
三、理學之“文”的功能
四、理學家的作“文”方法
第四節 樂:美的終極關懷.
一、“樂”的含義
二、追尋“孔顏樂處
三、達到“至樂”的途徑
第三章 理學美學之基本框架
第一節 理學美學創作論
一、“平淡自攝”:創作心境
二、“感物道情”:藝術生髮
第二節 理學美學風格論
一、“自然”,理學的風格美學
二、“平淡”,理學的審美基調
三、“理趣”,理學的藝術精神
四、“氣象”,理學的藝術境界
第三節 理學美學境界論
一、“天人合一”境界的哲學意蘊
二、理學人格的體現
三、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的途徑
第四章 理學家的文學創作與批評
第一節 理學家的文學創作
一、北宋五子的文學創作
二、南宋理學家的詩文創作
第二節 理學家的鑑賞與批評
一、屈原:在誤解與理解之間的詩人
二、陶淵明:理學視閾的人格典範
三、杜甫:是非難言的一代“詩聖”
四、韓愈:聖光漸褪的古文領袖
五、蘇軾、黃庭堅:聚訟紛紜的文壇巨匠
第三節 理學家的《詩經》研究
一、宋代《詩經》研究概述和理學家的貢獻
二、從“依《序》說《詩》”到“求《詩》本義”
三、解《詩》的特點
餘論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在進入理學美學的研究與探討之前,我們必須首先清楚了解理學形成與發展的基本過程,這是理學美學得以孕育和產生的文化背景;其次還必須論述理學美學的概念是否成立,理學美學在整箇中國古典美學中的作用和影響。這是研究理學美學的立論前提和意義所在。
第一節 兩宋理學的形成與發展
理學是形成於宋代,並在宋元明清之際占主導地位的社會學術思潮與理論形態,它不僅是影響廣泛的哲學思潮,而且是中國哲學思想史上最為精緻成熟的思維模式。作為一種主導思潮,它在中國歷史上持續了七百年之久,廣泛滲透到思想文化的各個領域。而作為一種系統的理論思維方式,其影響則更為深遠。
所謂“理學”,是儒學發展到宋代而興起的一種新的哲學形態,它以儒學的內容為主,同時也吸收了佛學和道家思想,是在唐代三教融合、滲透的基礎上孕育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儒學。理學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占統治地位的哲學思想。作為時代思潮,理學濫觴於中唐以後,在北宋的慶曆前後開始崛起,到熙寧、元豐年間已形成幾個不同的學派,奠定了理學的基礎並使之初具規模;進入南宋,隨著理學的迅速發展而形成了主流學派,同時理學內部的反對派也開始出現。自南宋末起,理學的主流派逐步登上統治思想的寶座,成為官方的正統哲學,並被懸為科舉功令;明代中葉,理學內部的反對派異軍突起,很快風靡於整個思想界,其流風餘韻一直延至明末;明清之際,理學進入其批判性的反思總結階段,標誌著它作為一個時代潮流的終結。

作者簡介

鄧瑩輝,男,1964年生,湖北巴東人。1990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與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三峽大學文學員副教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