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書為了探討中國古代社會、尋求文獻以外的實物資料,對於歷代相傳與近今出土的銅器銘文作了系統的整理,在數千銅器銘文中,抉擇了有重要史料價值的,擺脫了過去局限於文字詮釋和器物鑑別的繁瑣考證,而先考定其時代,分辨其國別,本書於西周時代的銅器,根據器物本身推定其所屬的王朝,參驗以字型、辭例、形制和花紋,序列西周王臣之器凡一百六十餘器。於東周時代的銅器,則根據其銘文中所表現的國別,分別為三十餘國,而每國之下依時代先後為序,分列東周諸侯之器凡一百六十餘器。如此由八百年周代的銅器,條貫於年代與國別之下,從而可以看出先後時代,不同國別中銅器形制方面與銘文方面的發展與影響。
書籍介紹
該書分三部:(一)圖編。是青銅器的器形花紋圖,共收263件器形;(二)錄編。是金文銘文的原件拓本或摹本。其中收西周器250,春秋戰國器261、除去一器銘文附見相重外,實收324器;(三)考釋。對324器銘文先釋成今字,加以標點句讀,然後考釋其文字,解說其文義。
該書是郭沫若1928年旅居日本後撰寫的,1935年由日本求文堂印行,分為《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全五冊)與《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全三冊)兩書分別行世,尺寸大小亦不一致。1958年科學出版社合為一書,題為《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出版。該書作者根據青銅器的器形、花紋、文字(包括文體和字型)三方面的特點,把青銅器劃分為4 期:(一)濫觴期,大體相當於殷商前;(二)勃古期,殷商後期及周初成、康、昭、穆之世;(三)開放期,共懿以後至春秋中葉;(四)新式期,春秋中葉至戰國末年。他還創造了標準器斷代法,在對兩周時期的有銘文銅器進行系統整理研究的基礎上,選定從銘文內容可確知年代的器物,以這些器物銘文中的人名事跡線索、文辭體裁、文字風格及器物的花紋、形製作為標尺,對未知年代的器物進行斷 代。而以同樣的方法對春秋戰國時各國銅器也各建立了一批標準器,並列出《列國標準器年代表》,研究者可據以推定東周器的別國和年代。作者根據所建立的標準,校正過去年代被訂錯的一批器物,如《毛公鼎》以往皆訂為周初成王或昭王穆王時期,郭沫若據銘文的時代氣息、銘文中的人名、用語、器物形制、花紋,判定應為宣王時期,為史學界所普遍接受。作者在該書中利用創立的斷代法,將所收器物分別王世和國別編次,把“一團混沌”的傳世銅器,第一次變成完整的體系,成為可供古史研究利用的科學資料。郭沫若創立的標準器比較法,至今仍為青銅器研究者所沿用。在對銘文的考釋中,更剔發出大量的社會史材料,像考證《大盂鼎》中可以作為賞賜品的鬲、人鬲和庶 人,其身份應是生產奴隸,“邦司”和“夷司王臣”是管家奴隸。《周公簋》銘記康王封周公子於邢,有“錫臣三品:州人、■人、■人”,這三種人由此成了邢侯的種族奴隸。銘文中的賜臣若干“家”是以家計的奴隸。從《曶鼎》銘文中考證出五名奴隸價才抵“匹馬束絲”的奴隸價格,由此確認西周為奴隸制社會。他對銅器銘文所反映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國家組織形式,官吏、爵制等方面都提出很多有益的見解。這些見解,不但至今影響著金文學界的研究,也是古代史研究者所必須參考的,凡研究金文和先秦歷史時,無不以此書作為必讀的著作。
目錄
一 諸家箸錄目、著錄目補
二 目錄表
三 列國標準器年代表
四 圖編序說―磁器形象學試探
五 圖編
六 錄編
七 補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