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肩關節置換術

全肩關節置換術適用於骨性關節炎,包括原發及繼發性,以及類風濕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肩袖損傷性關節病,人工肩關節翻修,骨壞死、腫瘤、肩關節發育不良、陳舊性感染等。

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1.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或斜角肌間溝阻滯麻醉。

2.術前準備

了解肩關節功能障礙的程度。檢查肩袖組成、三角肌的肌力,必要時用肌電圖鑑定;拍攝標準正側位X線片。

適應證

骨性關節炎,包括原發及繼發性;類風濕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肩袖損傷性關節病;人工肩關節翻修 ;骨壞死、腫瘤、肩關節發育不良、陳舊性感染等。

禁忌證

近期或活動感染;三角肌及肩袖癱瘓;神經源性關節病 ;不可修復的肩袖撕裂;肩關節極度不穩;疼痛症狀及功能障礙輕微者。

手術步驟

手術大體步驟:①切口自鎖骨前緣,經喙突,沿三角肌前緣,止於三角肌的肱骨止點。②於肱骨幹的止點切開其前部。將頭靜脈與三角肌一起牽向外側,切開胸大肌止點的上1/3。切開胸鎖筋膜,向上至喙肩峰韌帶。結紮位於喙肩峰韌帶前緣的喙肩峰動脈肩峰支。將肱二頭肌短頭及喙肱肌牽向內側。③切開喙肩峰韌帶,切除骨突。切除部分肩峰下滑囊壁,清理肩峰下間隙。④將肩關節屈曲,外旋,結紮位於肩胛下肌下緣的旋肱前血管。切斷肩胛下肌腱前半份,切開至腱-肌結合部。將肩胛下肌牽向內側,沿關節盂內側切開關節囊,上至肩袖間隙上界。⑤外旋、後伸、外展,使肱骨頭脫出。清理滑膜、滑囊及游離體,修整肱骨頭邊緣的骨突。清除肱骨頭下方骨突,由前向後截除肱骨頭。清除肱骨頭下、後方的骨突。進行擴髓和銼髓,插入試模,挑選與截除的肱骨頭高度匹配的肱骨頭假體型號。去除試件。⑥上臂外展,鬆弛三角肌。置一拉鉤於肩胛盂唇後方,將肱骨近端拉向後方,切除關節盂唇,清除關節軟骨,去除殘留的肩胛盂軟骨。假體應放於喙突基底下的中央,肩胛盂假體牢固安放於肩胛盂的軟骨下骨上。插入關節盂假體。⑦通過肌腱松解後重建肩袖撕裂。在肱骨上鑽孔,並預置肩袖縫合線。固定人工肱骨頭,肱骨頭應指向肩關節盂,並稍高出大結節。⑧肩關節復位,牽引上臂,徹底沖洗關節腔。⑨縫合肩袖之前,修復肩胛下肌的滑動度。安置負壓引流管,縫合胸大肌三角肌間隙。閉合切口。

術後併發症

人工肩胛盂鬆動;肱骨骨折;脫位;盂肱關節不穩;感染。

術後護理

術後用三角巾及繃帶將上臂固定於胸壁4~5天。肩袖難以修復的病人則置於外展、稍外旋位,用支架固定。儘早進行術後康復。術後3天內拔除負壓引流管並靜脈套用抗生素。

術後飲食

多飲水,新鮮水果蔬菜,高蛋白、高維生素、高含鈣質食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