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野中的中國國家安全戰略中卷

本卷是《全球視野中的中國國家安全戰略(中卷)》,分上下兩冊。 俄羅斯國家地緣政治、戰略需求及國家張力底線和極限第一節 中國是平衡大國競爭的有效的戰略力量(五)

內容介紹

《全球視野中的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將分三卷完成,主要研究內容是世界地緣政治三大支點即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區的特徵及其差異,以及基於這種差異的世界主要國家力量彼此作用可達到的極限和底線。在前兩項研究的基礎上,描述出中國未來崛起的可為空間和不可為空間。
本卷是《全球視野中的中國國家安全戰略(中卷)》,分上下兩冊。內容從俄羅斯寫到印度和印度洋,約百萬字。分三個方面:(1)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特徵:沙俄帝國和蘇聯的興亡經驗及其中反映出來的俄羅斯介入,尤其是強力介入世界事務力量的極限與底線。在篇幅分配上,這部分是全書的重心。(2)印度洋地區的地緣政治特徵及此間的大國博弈規律。(3)提出國家崛起的非線性規律,認為世界性危機也是大國崛起的契機。筆者還就北極解;東的氣候變化提出預警,認為:這將使俄羅斯在歷史上破天荒地不得不面臨來自“四面八方”的安全壓力並因此大大改變俄羅斯原有的無“北顧之憂”的國防結構一一這與曾為中國安全提供絕對保障的東海在被擁有蒸汽動力和遠航技術的西方人征服後所引起的中國安全“後院起火”及中國海軍由此出現的情形非常相似。鑒於俄羅斯人口增長速度過於緩慢以及北方邊境的過於漫長,這種新產生的安全壓力對未來俄羅斯來說將是難以承受的,但這同時又為中俄戰略合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作品目錄

《全球視野中的中國國家安全戰略(中卷上)》目錄:
自序 中國需要經營和治理世界的經驗
第一章 俄羅斯國家地緣政治、戰略需求及國家張力底線和極限
第一節 俄羅斯國家地緣政治特徵及其利益訴求
第二節 俄羅斯原本是一個很小並遭受東方草原民族深重壓迫的民族
第三節 以蒙古人為師,走羅馬式擴張道路
第四節 面向海洋的俄羅斯外交戰略:底線和極限——沙俄時期
一、三百年征戰,俄國人來到了海邊
(一) 俄國人初試鋒芒,打開進入裏海和白令海的關鍵通道
(二) 面向海洋:“彼得大帝確實是現代俄國政策的創立者
二、近東、中東、遠東:俄羅斯人海戰略及其力量極限
(一) 觸礁克里米亞:俄國南進地中海力量極限顯現巴爾幹
(二) 折衝中亞,印度洋仍是俄羅斯忽近忽遠的夢
(三) 馬克思揭示出英國經營中亞策略“秘方
(四) 中國是平衡大國競爭的有效的戰略力量
(五) 中東南進無望,俄國人調頭長驅直入遠東
(六) 東北亞是英國霸權力所不及的地區
……
《全球視野中的中國國家安全戰略(中卷下)》目錄:
六、蘇聯聯手美國擠壓英法,一躍成為世界新霸主。蘇聯帝國建立
(一)德國利誘蘇聯加入三國軸心的企圖失敗,即施行“巴巴洛薩計畫”
(二)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作為一名戰略家已經徒具虛名了
(三) 蘇聯從戰時中立走向與美英結盟
(四) 為戰後稱霸世界,蘇美在反法西斯同盟國內部結成反英暗盟
(五) 德黑蘭:歐洲被蘇美一分為二,舊歐洲“泰坦尼克”由此開始沉沒
(六) “百分比協定”:德黑蘭會議後,邱吉爾為控制地中海作“絕望的嘗試”
(七) 雅爾達會上羅斯福和史達林聯袂取代英國成為世界新霸主
七、韓戰:蘇聯帝國的基礎在邊緣地帶開始鬆動
(一) 史達林說:“如果戰爭不可避免,那么讓它現在就打,而不要過幾年以後
(二) 1951年6月金日成抵達北京,與中共中央商定後“正式決定採取在準備長期堅持戰爭的同時爭取和談結束戰爭的新的戰略方針”,史達林說:“現在停戰是件好事。”
……
第二章 印度地緣安全環境與國家發展潛力
第三章 世界危機也是大國崛起的契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