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將分三卷本完成。主要解決的問題是世界地緣政治三大支點即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區的特徵及其差異;以及基於這種差異的世界主要國家力量彼此作用可達到的極限和底線。在前兩項研究基礎上,描述出中國未來崛起的可為空間和不可為空間。本卷主要研究的是大西洋、太平洋地區的地緣政治特徵及其中主要國家的博弈規律。台海統一問題是本卷研究的重點。
後兩卷將研究: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特徵及其介入,尤其是強力介入世界事物能力的底線與極限;印度洋地區的地緣政治特徵及此間的大國博弈規律;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以實現祖國統一為核心目標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中國國家安全戰略。
作者介紹
張文木,1957年生於陝西,1975年中學畢業後下鄉插隊鍛鍊,自1979年起,相繼在西北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山東大學學習。1997年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著有《中國新世紀安全戰略》、《世界地緣政治中的中國國家安全利益分析》、《印度國家發展潛力及其評估》。作品目錄
再版序言 滄海桑田,往事並不如風自序:戰略是刀尖上的哲學
第一章 導論:大國崛起的邏輯與中國國家戰略能力的塑造
第一節 大國崛起的邏輯
一、大國崛起的邏輯起點
二、大國崛起的辯證法
三、中國道路的獨特性
第二節 國家戰略能力與世界和平
一、世界充滿戰爭風險
二、國家戰略能力是國家興衰的關鍵
三、提高國家戰略能力關乎世界和平
第二章 大西洋兩岸地緣政治力量的消長規律及其對中國崛起的啟示
第一節 歐洲崛起、歐洲霸權及其否定因素的形成
一、國家間財富大規模轉移本質是依託暴力實現的政治過程
二、先天破碎的歐洲大陸為英國崛起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三、美國是法國拿破崙煅造出的英國世界霸權的“掘墓人”
四、拿破崙失敗後,英俄矛盾成為貫穿19世紀歐洲政治的主線
五、對英國霸權產生基礎性動搖的力量在北美大陸形成,並在關鍵時刻得到俄國的支持
六、簡短的小結
第二節 美國在歐洲重壓下強力崛起
一、美國獨立並沒有使歐洲放棄對美國的軍事圍剿
二、美國本土在經受歐洲國家的軍事圍剿的同時,其國民精神也經歷著歐洲的文化打壓
第三節 美國利用“歐洲的災難”走向世界霸權
一、“歐洲的災難”,就是“美國的機會”
二、從反霸到爭霸:美國要求與歐洲平分天下
第四節 規律與啟示
一、占據大陸主體地緣政治板塊的國家,是有能力長期傳承世界文明並在世界政治實踐中發揮重大穩定作用的國家
二、地理接近的國家之間外向拓展的矢量夾角越大,則地區合力越小
三、重大的外交政策至少要與一個大國形成戰略默契,但不保持持久的鐵盟關係
四、重大外交突破的前提,是不能與兩個大國同時作對,更不能在世界強國之間四面出擊
五、“外交就是管理國際商務”
第三章 太平洋兩岸大國地緣政治力量消長規律與中國外交選擇
第一節 太平洋兩岸地區地緣政治結構特徵——與歐洲比較
一、歐洲和亞太地區地緣政治結構特徵比較
二、地緣政治力量評估的合力原則
三、北美洲與亞洲地緣政治結構特徵比較
四、亞太地緣政治結構中的支柱國家及準支柱國家及其特徵
第二節 日本地緣政治戰略:底線和極限
一、日本地緣政治特徵及由此決定的近代擴張路徑
二、日本的悲劇命運與“明治大帝之遺策”
三、變動中的世界政治與日本問題
第三節 美國東亞地緣戰略:底線和極限
一、初入東亞:以英法俄為對手,縱容日本“順著自己的道路走下去”——美國東亞外交的 第一個時期
二、借力打力:以日本為對手,聯合中國和俄國——美國東亞外交的第二個時期
三、不打不相識:力所不及的對華遏制全面失敗——美國東亞外交的第三個時期
四、啟示和結論
第四節 大國博弈中的“台灣問題”:底線和極限
一、“台灣問題”的歷史演變
二、台灣回歸中國是亞太和平發展的需要
三、一開始就混合著冷戰與尼克森主義的美國對台政策
四、美國對華強硬政策高峰期的台灣政策的底線和極限
五、炮擊金門:結果、經驗、意義
六、六十年代中、蘇、美三國博弈及其結果;台美關係漸行漸遠
七、基本結論
八、預測:“尼克森主義”將再現美國外交
九、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
附錄一:美國聯邦政府財政預算(1950~1974,單位:億美元)
附錄二:美國聯邦預算國防支出和退伍軍人補助金支出(1955~1974,單位:億美元)
附錄三: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各國建立外交關係日期簡表(截至20世紀90年代)
餘論一 世界歷史中的強國之路與中國選擇——在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講座
餘論二 “我是一個愛國的知識勞動者”——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張文木教授
餘論三 談談學術與政治的和諧與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