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空氣品質地圖

全球空氣品質地圖

全球空氣品質地圖是由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的兩位研究人員根據NASA的兩台衛星監測儀的監測結果,繪製的一張顯示2001年至2006年全球PM 2.5平均值的地圖。該圖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2010年9月對外界公布,展示了長期來全球低於2.5微米的懸浮顆粒(PM2.5)分布狀況。在這張圖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區是北非和中國的華北、華東以及華中全部。其中中國的華北、華東和華中PM2.5的密度指數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過了撒哈拉沙漠。

簡介

NASA發布的全球空氣污染形勢圖 NASA發布的全球空氣污染形勢圖

在許多開發中國家,由於缺乏完善的地面監測網路,許多關於空氣污染的評估並不準確,NASA的科學家們發布了一張全球空氣品質地圖,向人們展示了長期來全球低於2.5微米的懸浮顆粒分布狀況,在這張2001-2006年間平均全球空氣污染形勢圖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區在北非和中國的華北、華東、華中全部。其中,近黃海部分空氣污染最嚴重,其主要原因是工廠太多。

表述

懸浮顆粒(Particulate)泛指懸浮在氣體當中的微細固體或液體。對於環境科學來說,懸浮粒子特指空氣中那些微細污染物,它們是空氣污染的一個主要來源。當中小於10微米直徑的懸浮粒子,被定義為可吸入懸浮粒子,它們能夠聚積在肺部,危害人類健康。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對人體危害最大,因為它可以直接進入肺泡。科學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還要高很多。

而顆粒物的來源,暫時還無法準確評估,有些可能是人為,有些則可能是自然原因。環境學家估計,在阿拉伯和撒哈拉,懸浮顆粒可能是由天然礦物粉塵構成,而在中國東部和印度北部,更有可能是發電廠、工廠以及汽車排放的煙塵顆粒所造成。下一步,科學家們將嘗試建立完善的地面監測網路,準確測量這些懸浮顆粒的來源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具體影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