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法問題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法問題研究

經濟全球化:中國的現實選擇及法律對策 CEPA協定中的法律問題 CEPA協定實施中的法律問題研究

作 者: 慕亞平
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法問題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法問題研究
叢 書 名:中山大學港澳研究文叢出 版 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1143032 出版時間:2008-12-01版 次:1頁 數:373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國際法

內容簡介

《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法問題研究》將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法領域出現的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置於全球交往與區域合作兩個不同層面進行解析。在“國際公法領域”部分,涉獵了諸如全球化、國家主權、國際反恐、人道主義的危機、人道主義的干涉、反腐敗公約、民族自決以及國際海洋法發展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在“國際經濟法領域”中,涉及經濟全球化對國家經濟主權的影響、對中國發展的影響,WTO規則對國際投資法的影響、WTO協定在中國的適用等議題。此外,還著重探討了區域經濟合作的理論依據與實務問題,包括: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CEPA協定、泛珠江三角洲合作及作者倡導建立的“泛中國自由貿易區”;特別在“CEPA協定中的法律問題”中剖析了諸如CEPA協定的性質、機構安排、爭端解決、香港公司定義、原產地規則,以及醫療衛生、旅遊業、環境保護等領域進行合作中出現的法律問題。這些文章內容涉獵廣泛,各具視角。

作者簡介

慕亞平,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WTO與CEPA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法專業研究生導師,廣東法官學院教授。兼任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法學會理事,廣東省國際法研究會副會長。國家“四五”普法、“五五”普法中高級幹部學法講師團成員。主持並參加“八五”、“九五”和“十五”規劃等多項國家級課題及部省級課題。出版著述三十餘本,個人撰寫三百五十餘萬字。包括《和平、發展與變革中的國際法問題》、《區域經濟一體化與CEPA法律問題研究》、《WTO中的“一國四席”》、《當代國際法論》、《國際投資的法律制度》等。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中國國際法年刊》、《法學評論》等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近一百篇。個人及成果獲獎十多項,包括美國安泰獎勵金獎、日本世川良一獎教金獎、廣東省政府獎等。
·查看全部>>

目錄

第一部分 全球交往中的國際法問題研究
國際公法領域
新的國際格局下聯合國的出路探析
人道主義干涉引發的現實困境與國際法規制——從“南聯盟訴北約國家案”說起
從“公海捕魚自由”原則的演變看海洋漁業管理制度的發展趨勢
從國際法層面解讀《聯合國反腐敗公約》
全民公決、民族自決與主權原則——從國際法角度談直布羅陀全民公決
國際人道主義法的危機——駐伊美軍虐待俘虜事件的若干法律問題分析
國際反恐怖活動應當嚴格遵循國際法原則和規範——兼論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對現代國際法制的影響
對“法律全球化”的理論剖析
國際經濟法領域
論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國家經濟主權問題
經濟全球化:中國的現實選擇及法律對策
論我國海外投資保險制度的構建
論WTO協定在我國國內適用的問題
《TRIMs協定》的性質、特點及對國際投資法和我國
外資法的影響
第二部分 區域合作中的國際法問題研究
區域經濟合作的法律依據探討
WTO體制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法律分析
世界貿易組織對區域貿易協定的規範及對我國的影響
中國一東協自由貿易區發展模式之探討
建立泛中國自由貿易區的必要性及其法律依據探討
CEPA——WTO框架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全新模式
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法律依據
CEPA協定中的法律問題
CEPA協定實施中的法律問題研究
論CEPA的性質及其實施問題
應當健全CEPA協定下的機構安排
論CEPA爭端解決機制的構建
對CEPA中“香港公司”定義問題的探析
CEPA協定中原產地認定標準芻議
CEPA框架下內地與港澳醫療衛生合作的法律思考
推進CEPA框架下我國內地與港澳旅遊業合作的法律思考
CEPA框架下內地與港澳環境保護合作的法律問題思考
·收起全部<<

前言

香港和澳門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港澳回歸祖國使“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從理論變為現實,在實踐中日益豐富。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生改善。香港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進一步提升,作為內地對外開放的中介和橋樑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總結“一國兩制”在港澳的實踐及其經驗,探討實現香港和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良策,研究港澳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祖國和平統一中的作用,思考港澳與內地以及粵港澳區域合作的前景,是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由於地緣關係和嶺南文化的共同背景,廣東與港澳、中山大學與港澳的高等學校之間,在歷史上一直具有緊密的聯繫。中山大學歷來十分重視對港澳問題的研究,發展到今天,港澳研究已經成為中山大學的優勢研究領域和特色學科之一,在境內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2000年,“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成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之一。2004.年,經教育部審批立項,“中山大學港澳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成為中山大學“985工程”二期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之一。港澳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整合了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地區研究中心、法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的研究力量,吸納了香港城市大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廣州市社會科學院、深圳大學的相關學者,設立了“港澳經濟研究”、“港澳政治研究”、“港澳法律研究”、“港澳社會研究”四個研究方向,開展系統的港澳研究。
港澳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由梁慶寅教授負責組織研究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