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庹震,河南方城人,生於1959年9月9日。1982年畢
業於武漢大學經濟系。現為
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高級
記者,全國青聯常委。1984
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新聞工作
者,1993年當選第四屆”中
國十大傑出青年”。著有《藍
天下的眼睛》、《無悔的歲月》
《靜靜的地平線》、《初春的太
陽》、《報海覓蹤》、《盯住交
界》、《新聞采寫藝術》、《往
事舊情》等書。新聞作品多
次獲中國新聞獎。
作品目錄
目錄新聞的小蔥大醬――序
第一輯 記者心語:款款情
全天候記者怎么當?
“先天素質”與“後天修煉”
“閱歷問題”
“定位”的價值
“十八般武藝”從何而來?
應該擁有什麼樣的“交際圈”?
如何當讀者?
需要什麼樣的“笨功夫”?
法規意識有多重要?
學會“逛商場’
文字功底的衡量標準
要學會說“大白話’
告別紙筆之後
獨家新聞意識
留神“苗頭新聞’
當你成為“當事人”的時候
要學會控制“情緒’
要善於積累“失敗教訓’
“發現”的基本功
記者的“編輯觀點’
緣何“走四方’
第二輯 采寫方法:面面觀
淺說表揚與批評的藝術
人物特寫和人物通訊中的“細節”作用
新聞報導的“點”與“面”
批評報導的幾種基本形式
社會新聞和經濟新聞各自的“優勢’
新聞報導:數量?質量?分量
注意“小事”背後的“大問題”
訊息:要多拉快跑
社會亮點和新聞亮點
“感動自己”與“感動別人”
經濟新聞寫作要有自己的“百寶箱”
掌握“事後比較”的竅門
批評報導要注意掌握“證據”
采寫預告性新聞的要點
“疑問敘事式”特寫的“特徵”
注意抓“公共場所新聞”
第三輯 問號答疑:條條竅
輿論監督的舞台有多大?
“一線”的報導怎樣多起來?
編輯的眼睛為什麼會發亮?
“新聞腦”為什麼不能“閒”?
新聞寫作如何做到“舉重若輕”?
新聞作品的“原汁原味”哪裡去了?
“水桶”里的“水”少了怎么辦?
新聞業務的“下坡路”會在哪兒?
災害報導寫作要注意什麼?
新聞標題首先由誰來做?
“記者來信”的特徵在哪裡?
“剩飯”該怎么“吃”?
會議新聞寫作如何“裡應外合”?
“反映報導”怎么寫?
經濟新聞要不要講“時效”?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