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1-8冊)

故稱詩者必視唐人為標準,如射之就彀率,治器之就規矩焉。 而論次唐人之詩者,輒執初、盛、中、晚,岐分疆陌,而抑揚軒輊之過甚,此皆後人強為之名,非通論也。 於是唐三百年詩人之菁華,鹹採擷薈萃於一編之內,亦可雲大備矣。

內容介紹

詩至唐而眾體悉備,亦諸法畢該。故稱詩者必視唐人為標準,如射之就彀率,治器之就規矩焉。蓋唐當開國之初,即用聲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傑之彥,悉從事於六義之學,以為進身之階。則習之者,固已專且勤矣。而又堂陛之賡和,友朋之贈處,與夫登臨宴賞之即事感懷,勞人迂客之觸物寓興,一舉而托之於詩。雖窮達朱途,悲愉異境,而以言乎攄寫性情,則其致一也。夫性情所寄,千載同符,安有運會之可區別!而論次唐人之詩者,輒執初、盛、中、晚,岐分疆陌,而抑揚軒輊之過甚,此皆後人強為之名,非通論也。 自昔唐人選唐詩,有殷墦、元結、令狐楚、姚合數家,卷帙末為詳備。至宋初,撰輯英華,收錄唐篇什極盛。然詩以類從,仍多脫漏,未成一代巨觀。朕茲發內府所有全唐詩,命諸詞臣,合《唐音統簽》諸編,參互校勘,搜補缺遺,略去初、盛、中、晚之名,一依時代分置次第。其人有通籍登朝,歲月可考者,以歲月先後為斷;無可考者,則援據詩中所詠之事,與所同時之人系焉。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厘為九百卷。於是唐三百年詩人之菁華,鹹採擷薈萃於一編之內,亦可雲大備矣。夫詩盈數萬,格調各殊,溯其學問本原,雖悉有師承指授,而其精思獨悟,不屑為苟同者,皆能殫其才力所至,沿尋風雅,以卓然自成其家。又其甚者,寧為幽僻奇譎,雜出於變風變雅之外,而絕不致有蹈襲剽竊之弊,是則唐人深造極詣之能事也。學者問途於此,探珠於淵海,選才幹鄧林,博收約守,而不自失其性情之正,則真能善學唐人者矣。 豈其漫無持擇,泛求優孟之形似者,可以語詩也哉! 是用制序卷首,以示刻《全唐詩》嘉與來學之旨。海內誦習者,尚其知朕意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