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品種名稱:內麥989 審定編號:豫審麥2009007
選育單位:內鄉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蘭考906變異株/汾33
特徵特性
屬弱春性早熟品種,全生育期206天,與對照品種豫麥18號熟期相同。幼苗半直立,苗勢壯,葉片細長、淺綠,抗寒性強;分櫱成穗率高;株高79cm,株型半緊湊,長相清秀;莖稈彈性好,較抗倒伏;穗層整齊,長方型穗,籽粒半角質,灌漿速度快,較飽滿,成熟落黃好。平均畝穗數34.7萬,穗粒數35.3粒,千粒重44.7克。
抗性鑑定
2008年河南省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鑑定:對白粉病中感,對條鏽病中抗,對葉鏽病中感,對紋枯病中抗,對葉枯病中抗。
品質分析
2007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容重800g/L,粗蛋白質含量13.6%,降落值360s,濕麵筋含量27.8%,吸水量53.8mL/100g,形成時間4.4min,穩定時間5.4min,沉澱值51.2mL。
產量結果
2005~2006年參加省南陽組區域試驗,5點匯總,4增1減,平均畝產393.5kg,比對照豫麥18增產3.36%,差異不顯著,居12個參試品種第3位;2006~2007年參加省南陽組區域試驗,7點匯總,7點增產,平均畝產443.7kg,比對照豫麥18增產5.84%,差異顯著,居12個參試品種第2位;2005~2006年參加省信陽組區域試驗,4點匯總,4點增產,平均畝產371.5kg,比對照豫麥18增產4.3%,差異不顯著,居12個參試品種第1位;2006~2007年參加省信陽組區域試驗,5點匯總,3增2減,平均畝產416.0kg,比對照豫麥18增產0.68%,差異不顯著,居12個參試品種第5位。2007~2008年度省南部組生產試驗,8點匯總,平均畝產470.8kg,比對照豫麥18增產9.1%,居6個參試品種第1位。
適宜地區
河南省南部稻茬麥區中晚茬地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10月18~25日為最佳播種期。
(2)播量:畝播量5~7kg,畝基本苗10~12萬為宜。
(3)田間管理:①精細整地,適墒深耕細耙。一般基肥畝施純氮12kg、磷8kg、鉀6kg,同時配合施入農家土雜肥3立方和當地缺乏的微量元素;②及時中耕鬆土,實施控促結合,對群體大、分櫱達到100萬以上的麥田要深耕控櫱,對分櫱偏低的田塊要補肥水促壯苗、促分櫱;③在小麥生長後期注意防病治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