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在上海實施私車額度拍賣(俗稱“車牌拍賣”)11年後,2015年6月,上海市某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刑事案件,卻曝光了幾乎與上海“拍牌”相伴始終的內外勾結、違法發放車牌的黑幕。2005年1月至2014年3月間,原上海市某國稅局科員傅某某、蔣某某與黃牛陳某某等人,通過在車輛購置稅完稅證明上偷蓋真章或塗改、拼接等多種手段,騙取私車額度,致使5000張“內鬼車牌”汽車上街,非法獲取利益高達2.2億元。“內鬼車牌”高達5000張,前後長達十年,也就是說,幾乎自上海開始拍賣車牌之時,國稅局裡的蛀蟲就開始搞內外勾結的“內鬼車牌”。這些“內鬼車牌”嚴重挑戰了“限牌”、拍賣車牌的公平性。
出現原因
從技術層面分析,一是因為國稅、車管部門之間沒有信息聯網,導致國稅部門內鬼偽造、塗改單據騙取車牌的行為,車管部門十年都沒有發現問題。其次,是因為車牌管理本身的複雜性,比如只能在上海郊區行駛的“滬C”牌照,游離於“拍牌”制度之外。放在更巨觀的層面上,還是不成熟、不徹底的“拍牌”制度,本身醞釀了巨大的腐敗尋租空間。因為車牌拍賣價的高企,上海的車牌有“史上最貴鐵皮”之稱。在輿論壓力之下,上海市近年來逐步實施了“價格警示”制度,其實是限制了拍賣中的“價高者得”機制,實施拍賣者限入、叫價限高。目前的上海車牌拍賣,其實是一個“拍賣+搖號”的機制,你就是願意花8萬元買“鐵皮”,卻只有不到5%的機率能拍到車牌。這堪稱市場失靈+管制失靈。在這個背景下,“嗜血”黃牛自然會和政府部門裡的一些腐敗分子勾結,搞出這種“內鬼車牌”。
評價
“內鬼車牌”案暴露出了滬牌在拍牌和上牌過程中的諸多漏洞,嚴重挑戰了“限牌”、拍賣車牌的公平性。今年剛剛拍到車牌的徐先生說,在獲知拍中這塊“小鐵皮”時的心情就像“中了大獎”,事後想想這樣的心情其實很“畸形”。他說,自己算是幸運的,一位不幸的同事拍了二十幾次都沒有拍到車牌。談及此案,徐先生說,犯罪團伙的這種行為,嚴重破壞了車牌拍賣“遊戲規則”,令人氣憤。在上海政法學院城市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章友德看來,此案跨時10年,並非偶然,其實具有必然性。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案更深層次原因在於特大型城市”公交優先“理念並未真正落到實處。在過去10年裡,包括上海在內的中國各大城市先後出現交通擁堵,並如“傳染病”一般仍在蔓延。章友德指出,作為限牌措施之一的牌照拍賣,其控制權被政府部門壟斷,在巨大的需求下,就會產生“權利尋租”的腐敗。
這位專家說,持續10年才暴露的案件,應當引發政府部門對城市公共運輸發展和管理的反思。對這種違法犯罪的問責不應僅停留在對國稅部門工作人員和“黃牛”的懲罰;而應當探索公交管理體制改革,且理應成為今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