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內地上班族,雷格斯發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內地上班族在過去一年內所承受的壓力,位列全球第一,在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的1.6萬名職場人士中,認為壓力高於2011年的,中國內地占75%,香港地區占55%,分列第一和第四,都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其中上海、北京分別以80%、67%排在城市的前列。
社會背景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迅速發展造成日本大量中青年人因過度疲勞而猝死,如今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大國,一年過勞死亡的人數達60萬,巨大的工作壓力是導致過勞死的主要原因,80%以上的企業存在員工經常加班的現象,中國職場人僅三成能享受帶薪休假,全世界最短,白領中僅12.28%的人認為自己完全健康,超過四成人覺得自己處於“亞健康”狀態。
英國醫學雜誌調查顯示,每10箇中國人中就有1個患精神障礙疾病,其中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的抑鬱症和焦慮症人數急劇上升,抑鬱症困擾著中國2600萬人,且絕大多數從未就診,雖然抑鬱症的病因很複雜,但壓力過大、持續得不到排解無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項。中國的自殺人數目前排在世界首位。世界衛生組織一項統計顯示,全球每天有3000人自殺,其中由於職場壓力所導致的自殺,據估計中國每年有11萬左右的自殺者,多處於15歲—34歲,其中近一半是精神健全者。
能夠見證中國上班族巨大壓力乃至“壓力山大”的各種證據,無論直接還是間接證據、微觀還是巨觀證據,無疑都十分豐富。比如,普遍超長的工作時間,有調查顯示,中國職場人士每周工作時長超過40小時的達76.3%,其中28.8%超過50個小時。
全球排名
辦公方案提供機構雷格斯最新發布的調查報告,至少在過去一年裡,中國內地的職場人士是這么認為的。從2012年4月開始,雷格斯對全球範圍內8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6萬名職場人士進行調查,發現四分之三的中國內地上班族認為自己承受的壓力比2011年更高了,該比例位列全球第一。位列第二的是德國人,亞太其他國家則位列第三,中國香港地區位列第四。香港地區有55%的上班族表示所承受的壓力高於2011年,而全球的平均值為48%。
導致原因
對於導致壓力上升的主要原因,多數受訪者認為是工作所致,中國內地上班族認為工作是壓力的主要來源,在香港持這一觀點的人數比例為62%,在全球範圍內則有59%的受訪者認為工作是壓力的主因。調查稱,從大環境來看,經濟增速放緩和歐元區債務危機令大多數中國和德國職場人士倍感壓力。
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受訪者都將個人財務狀況視作第二壓力來源,排第三的則是來自客戶或管理層的壓力。在中國內地上海似乎成為“壓力之都”,受訪的上海在職人士中有近80%感到壓力上升,北京的比例則為67%。隨著中國年輕人為了追求更加平衡的工作和生活,所謂的“裸辭”現象日益增加。從全球範圍來看,在亞太區將工作視為壓力主要來源的受訪者比例相較於歐洲、美國及拉丁美洲國家都要高,同時小企業員工比大企業員工更容易感受到來自客戶的壓力。
直觀來看壓力之所以揮之不去,或許正如上述報導分析總結的:“背後無非就是個‘錢’字”。確實,在某種程度上中國上班族所面臨的各種壓力,都可以歸納簡化為這樣兩種與“錢”字密切相關的壓力,一種是不得不“賺錢”、“賺更多的錢”以便養家餬口的壓力,另一種則是必須“花錢”、“花愈來愈多的錢”為各種生活成本埋單的壓力,如為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埋單的壓力,超六成國內白領表示壓力主要來自“買房供房”,對“走不動以後”的生活感到焦慮,覺得養老還得“靠自己另外攢錢”。
現象剖析
經濟發展下的慾壑難填,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享受著500多年的歷史積累,其中的原始積累長達300年,而我們的積累剛剛開始。別人300年的焦慮,我們要在30年內消化。膨脹的欲望帶來的是急劇增加的壓力。就像日本著名經濟戰略家大前研一所說,“急功近利、膚淺浮躁、缺乏思考的社會現象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流行病。”如何最快、最多地獲取物質資源,成為人們背負的最大壓力。
社會保障體系的滯後,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承擔著養家餬口的主要責任,當社會應提供的醫療、養老、教育等福利保障不夠完善時,個人身上的擔子就顯得尤其沉重,中國人目前處於“生,生不起;死,死不起”的狀況,就連殯葬這樣本應屬於社會保障的項目,都變得唯利是圖。
光宗耀祖的傳統文化,在西方人的教育里,孩子從小要學會盡一份社會責任;而在東方,尤其是儒家傳統教育里,孩子從小就被要求好好學習,長大光宗耀祖,為家族增光。這導致很多人成年後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在學校一定要考第一名,在單位一定要當上領導,否則就會被認為不思進取,沒有出息。在這樣的環境中,壓力總是如影隨形。
缺少心靈的出口,壓力就像洪水,蓄積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釋放,然而多數中國人的選擇是壓抑,很多國人即使出現了失眠、厭食、胃痛等軀體反應,也沒有意識去挖掘問題的根源,缺乏心理學常識,使得人們不願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他們往往認為:一、只要找心理醫生,就代表有病;二、心理科學不值得信任;三、花錢找人“聊天”,不值,多數中國人不習慣像西方人那樣,理性解決心理困擾,他們或隱忍在心底,或乾脆通過發火來宣洩,很少求助專業人士。
溫馨建議
解決職場壓力可以通過彈性辦公方式視為減壓方式,88%的中國內地受訪者還認為彈性辦公方式可提升生產力。國家和地區文化是彈性辦公方式較大的障礙之一,其次是管理層對管理失控的擔憂。
我們一直深信企業不可忽視員工因工作與生活不平衡,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許多企業擔心彈性辦公會導致工作效率下降,事實上彈性辦公不等於員工減少工作量,而是在工作時間、方式及地點上有更大主導權。不過也有供職於一家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享受著彈性工作制的員工表示,彈性工作制對於自控力不強的員工來說,在很大程度上等於打亂了工作和生活的節奏。
解決途徑
要化解這種源自“錢”字的壓力,相應的“解壓”或“泄壓”的渠道,當然也主要是這樣對應的兩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為上班族增加工資薪水——通過推動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勞動報酬比例,儘快遏制扭轉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
部分行業工資過高導致拉大收入差距,部分企業高管收入增長偏快,另一方面是間接減輕上班族的生活成本、花錢壓力——通過增加政府公共投入、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緩解勞動者“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等的後顧之憂。
要想釜底抽薪地為上班族壓力解壓、泄壓,根本出路只能是:改變權利的缺乏局面、全面落實保障權利。如果面對老闆,勞動者擁有充分的報酬議價權利;面對壟斷行業,消費者擁有有力的反壟斷權利;面對政府財政、官員行為,納稅人擁有徹底的知情監督權利。
專家提示當你出現易忘事、做怪夢、下巴疼痛、牙齦疼痛出血、重度痛經等症狀時,就要認真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壓力過大了。玩節奏適中、畫面輕鬆的休閒遊戲,多吃牛奶、海帶、魚肉等富含鈣和維生素B1的食物,都能幫人暫時遠離壓力,讓身心得到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