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家鎮

党家鎮

党家鎮党家鎮位於濟南市東郊,距市區26公里,總面積40平方公里,轄40個行政村,3.3萬口人,5.5萬畝耕地。境內交通便利,貨流暢捷,濟青高速公路橫貫腹地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党家鎮 党家鎮

濟南市章丘區党家鎮位於濟南市東郊,距市區26公里,轄40個行政村,5.5萬畝耕地。境內交便利,貨流暢捷,濟青高速公路橫貫腹地,南距膠濟鐵路5公里,西距濟南國際機場15公里。鎮駐地有3.5萬KV變電站,水電資源豐富,廣電寬頻綜合信息網貫通全鎮,郵電、通訊、金融、文教衛生等基礎設施齊全,鎮域自然環境優美,是省、市平原綠化先進鎮 。

党家鎮 党家鎮

党家鎮和龍山鎮的前身稱平陵公社。20世紀50年代,平陵公社的工業無從談起。 1967 年,章丘縣在党家設立鐵木聯合社成為工業發展的萌芽。1969年5月16日,成立平陵公社“五七” 綜合廠,廠址設在鐵木聯合社舊址。生產設備簡陋陳舊, 僅有45公斤空氣錘1台,電焊機2台,小台鑽1台,小廠棚4間,舊爐2盤,加工小農具 和維修農機具。是年,全廠職工積極回響縣委號召,全力投入水利大會戰,自行研製無軸承水泵160台,維修水利機具200件。會戰結束後,進行多方面的業務聯繫, 自製八尺車床1台,生產卷揚機20台,給山東省冶金局加工了部分礦車。當年完成產值2.14萬元,工人增至120人。1971年8月25日,自行設計製作安裝了1台6米龍門刨床, 價值8.5萬元, 轟動了整個章丘縣工業系統, 全縣工礦企業紛紛前來參觀。1972年,改廠名為平陵公社農機修造廠,成為平陵公社第一家初具規模的工業企業。1974年,在埠村翟家莊建設小煤礦1處,年生產能力3萬噸。1975年,在平陵火車站附近興建磷肥廠1處。平陵公社的工業開始起步,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60萬元,利潤30萬元,從業260人。党家鎮鎮黨委、政府實施工業強鎮、科技興鎮、城鎮帶動戰略,以“引進引辦”為總抓手,推動了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形成了機械加工、鑄造、建工建材、塑膠加工、廢舊收購、紡織等六大主導產業。2002年,鄉鎮工業企業達231處,從業人員5780人,工業總產值達到5.08億元。

2005年,原龍山鎮與党家鎮合併為龍山街道辦事處。

農業建設

党家鎮 党家鎮

鎮黨委、政府立足農業富民,狠抓農業結構調整,重點發展蔬菜生產,先後建成萬畝無公害創匯蔬菜基地,千畝高科技蔬菜示範園,被山東省、濟南市評為優秀科普示範基地。

党家鎮通過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先後創建了濟南市章丘區大櫻桃示範基地、濟南市章丘區肉牛養殖中心、濟南市章丘區小尾寒羊繁育基地,其中大櫻桃基地和肉牛養殖中心2009年被列入濟南市“雙增工程”,培育出具有帶動作用的鴕鳥養殖基地、蘇官立體種植示範園、鎮高科技示範園等,開闢了三大種植基地:東部的大蔥種植基地,中部的林果生產基地和西部的瓜菜生產基地。

工業建設

党家鎮 党家鎮
党家鎮 党家鎮

党家鎮先後建成鑄造工業園和生物肥工業園兩個特色園區。規劃面積各1平方公里,區內設施配套、服務功能日臻完善,是中外客商投資興業的理想境地。為鼓勵國內外客商到園區內投資建廠,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現已有十餘家引辦企業來党家安家落戶。1976年,相繼成立党家建築工程隊、磚瓦廠、碳素廠。1980年, 建立糧油加工廠和被服廠。 1月,伴隨著平陵公社農機修造廠的發展壯大,為加強企 業管理、實現專業經營、挖掘企業潛力,取得更大經濟效益,按照“調整、改革、整 頓、提高”的八字方針,工業辦公室報經公社黨委同意,將平陵公社農機修造廠一分 為三, 即農機廠、縫紉機架廠、標準件廠。農機廠進行了 “S633氣力輸送裝置”新 產品的研製工作,在國家機械部第五設計院湯瑞祺工程師的具體指導下,經過多次試 驗和改進, 研製成功第一台氣力輸送樣機。1981年5月,被濟南市人民政府授予科技 成果二等獎;12月,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部70年代優秀設計三等獎。為加強 氣力輸送行業技術交流, 擴大產品對外經營,1982年1月,農機廠更名為濟南平陵氣 力輸送設備廠。至此,平陵公社共有廠礦企業12個,從業人數達到1196人,工業產值 358.44萬元, 實現利 潤80.84萬元。党家鄉工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鄉辦、村辦、戶 辦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迅速興起,村辦企業中以王爾、傅家、輝柳為代表的鑄造業蓬勃 發展,以辛店、霍八、党家為代表的機械加工業方興未艾。在企業內部逐步推行了計 件工資、小段包工、定額承包、大包乾等各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企業 職工的工作熱情和生產積極性。至1986年,鄉、村、戶辦企業41個,鑄造、機械加工、 輕工、麵粉、木器、建工建材等六大行業基本形成。全鄉工業總產值達1791萬元,其 中,鄉辦企業771萬元,占43.05%,村辦企業580萬元,占 32.38%,戶辦企業440萬 元,占24.57%。

民營經濟

党家鎮 党家鎮

党家鎮民營經濟門類較全,但主要集中在鑄造、羽毛粉加工、廢舊物資回收、蔬菜運銷等行業。但存在散、亂、差的問題,在已成立蔬菜協會的基礎上,分別成立鑄造、羽毛粉加工、再生物資回收三個行業協會。以協會為龍頭,打造行業航空母艦,提高市場競爭力。

引進項目

党家鎮 党家鎮

党家鎮依託濟南市章丘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這一寶地,積極引進項目,做到牆外開花牆內香。最具特色的就是成功引辦了山東省旅遊學院、山東省電子工業學校、山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山東杏林幹部專修學院等幾處高校。幾個院校的成功引進,將極大地提高章丘城市品味,豐富章丘的文化內涵,並帶來多方面的效益。党家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同時也提高了党家的知名度和外向度。

党家鎮 党家鎮

鎮內以引進引辦為總抓手,努力增加經濟總量。成功引進了濟南永安減震器有限公司、濟南舜龍製衣有限公司、澳利生物肥有限公司、濟南制釘廠、濟南鑫泉科技有限公司、濟南金海生物有機肥、濟南行健醫療用品處置、濟南鑫龍木業、沂源(李官)苗木繁育基地等,利用外資建設党家、發展党家。

城鎮建設

党家鎮 党家鎮

城鎮建設成效顯著,党家的鎮村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 為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走有党家特色的城鎮發展之路,鎮黨委政府克服種種困難,積極創造條件,改變党家的落後面貌。自2002年以來,經多方籌措,共投資近1000萬元實施了六大城建工程:一是鎮中心國小教學樓新建工程,占地23.5畝,總建築面積2744平方米,總投資180萬元,學校規模18個教學班,在校生800人,服務範圍含蓋27個自然村和所有鎮直單位。二是衛生院門診樓新建工程,總投資100萬元,建築面積1700 平方米。三是党家集市貿易區新建工程,投資20萬元,在鎮西側新建党家鎮集市貿易區,區內新硬化道路2萬平方米,新安路燈60盞。四是燈亮路暢工程,投資120萬元,對駐地大街進行徹底整修,將油麵拓寬至20米,並新設綠化區、人行道,新安裝路燈100盞。五是黨石路新修工程,投資40萬元,對全長4.5公里的黨石路,高標準高質量地進行了新修。六是機關大院綠化美化工程,積極爭取上級各部門的資金,本著高標準、低造價的原則,對政府大院進行整體綠化美化。2003年,投資260萬元修建平普路硬化水泥路面,投資10萬元改建敬老院,解決孤寡老人的後顧之憂,籌資250萬元開工建設教師公寓樓。

名優特產

大櫻桃

大櫻桃基地位於濟南市章丘區党家鎮境內,距濟南市區26公里,北鄰濟青高速公路,南靠309國道和102省道,西距濟南機場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基地周圍所有道路已全部硬化,所有耕地全部實現了節水灌溉,溝、渠、路、井、泵、電、管配套齊全,基地內設農技推廣、植物醫院、示範農場等站所,擁有大中專畢業生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26人,技術力量雄厚,科技開發能力較強,基地生產規模5000畝,栽植各種名優櫻桃30萬棵,大型櫻桃專業批發市場及500噸保險庫正在興建,在各大城市設有銷售網點,主要產品有:紅燈、美早、烏克蘭2號等系列大櫻桃。党家鎮大櫻桃基地正逐步建成一流的集種植、科研、推廣、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生產基地。

精神文明

党家鎮通過調研,500人左右的村,要保持正常運轉,工資、辦公費、報刊費、電話費、其他開支等每年不得少於2萬元,1000人左右的村,保持正常運轉每年不得少於2.5萬元,1500人左右的村,保持正常運轉每年不得少於3萬元,2000人左右的村,保持正常運轉每年不得少於3.5萬元。2003年,全鎮村級總支出1555268元,平均每村38882元。

党家鎮

經過認真排查分類,党家鎮40個行政村中,一類村,村級班子較強,不採取一事一議辦法,可保正常運轉的村有6個,包括董西、焦家、王而、付家、蘇官、大黨;二類村,村級班子較強,通過一事一議可保正常運轉,這類村有18個,包括胡家、西溝頭、辛莊、喬家、付家店、輝柳、馮家、魏李、師小、丁王、宋埠、於張、樂林、霍八、甄家、葦陀、辛店、李官;三類村,無能力保運轉,這類村有16個。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村小、人口少,一事一議的資金不能保證正常運轉,象任家、大李、李八、西馬、程家、王小、西石、東石、董東、賈而、西李、二十里堡、何家等村,另一種是班子較弱,一事一議不能正常實行的,如黃家、黃桑院、西黨等村。三類村,2004年總支出388785元,免徵農業稅後,保持正常運轉,除部分村的土地承包費和一事一議資金外,資金缺口不低於25萬元。2004年,市政府轉移支付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工資26萬元,收支基本持平,公益事業無從談起。另外,要搞好一事一議,一是要加強村級班子建設。關鍵在選好用好一個好的支部書記,選齊配強領導班子;二是要及時化解各類村級矛盾,打好民眾基礎;三是要規範一事一議程式,使一事一議合理、合法、合情;四是要充分發揮村民理財小組和農村會計記帳中心的監督作用,加強對一事一議資金的管理和監督,把有限的資金用好;五是村幹部多兼職少專職,儘量減少村幹部職數,大力壓縮辦公開支,堅決杜絕不必要開支,儘量減少一事一議金額,減輕民眾負擔,最大限度地取得民眾支持。

新農建設

党家村

村兩委班子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強化班子、發展經濟、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按照“五個好黨支部”的要求,在“抓”字上下功夫,在“創”字上做文章,大大提高了為農民辦實事的能力,逐步建立起了基層組織建設長抓不懈的有效機制。幾年來,共投資26萬元硬化了全村道路,面積達到8000平方米;投資8.6萬元改善了村委辦公條件;投資1.5萬元架設輸電線路2000米;投資1.5萬元,新打生產水井7眼;投資3萬餘元完成了文明一條街的建設。解決了廣大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融洽了黨群、幹群關係,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擁護和支持,被評為濟南市章丘區經濟建設強村。

葦陀村

葦陀村在村兩委的指導下,兩個文明建設目標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到位,黨支部結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與實踐,在廣大黨員、幹部中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學習活動,結合新形勢下黨員幹部的思想實際,進行“做人民好公僕”和“辦實事、聚民心、解民憂、增黨威”的學教活動,進一步樹立起“立黨為公,掌權為民”的意識,以文明的言行、良好的道德、實事求是的作風、甘於奉獻的精神為全村兩個文明建設做表率,促進了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先後投資25萬元,自己動手硬化全村街道1.5萬平方米,節約工費3萬餘元,徹底改變了葦陀村“睛天一身土,雨天滿街泥”的行路難的歷史。為讓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修建了標準幼稚園一處,成立了“文藝宣傳隊”,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以健康向上的文藝宣傳占領全村文化陣地,遵紀守法、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鄰里團等良好的社會風氣蔚然成風。全村星級文明戶達85%以上。健全了“村民代表議事會”、“民主理財小組”實行兩公開一監督,完善了村規民約,老百姓氣順了,黨在民眾中的威信就提高了,村里安定團結的局面就能鞏固。

下轄村

霍八村 葦陀村 師小村 党家村 宋家埠村 東石村 黃桑院村 樂林村 甄家村 黃家村 王小村 西石村 西黨村 辛莊村 李官村 胡家村 輝柳村 付家村 蘇官村 焦家村 董西村 董東村 任家村 馮家村 王而村 賈而村 喬家村 付店村 溝頭村 辛店村 丁王村 大李村 李八村 魏李村 西馬村 廿里堡村 西李村 程家村 何家村 於張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32805
16226
16579
家庭戶戶數 9399
家庭戶總人口(總) 32779
家庭戶男 16214
家庭戶女 16565
0-14歲(總) 7026
0-14歲男 3537
0-14歲女 3489
15-64歲(總) 23051
15-64歲男 11568
15-64歲女 11483
65歲及以上(總) 2728
65歲及以上男 1121
65歲及以上女 160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2189

所屬學校

濟南市章丘區党家鎮中心中學

濟南市章丘區党家鎮中心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