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內斜視

兒童內斜視

兒童內斜視,指發生於出生至18-20周歲間一種常見的小兒眼部疾病,發病率約為1%,外觀上表現為一眼或兩眼眼位向鼻側根部偏斜,使得雙眼黑睛內聚,形似雞類雙眼,故俗稱“鬥雞眼”、“對眼”,又叫“小兒通睛”。

兒童內斜視

【概述】

分類及治療

1.先天性內斜視:嬰幼兒型內斜視,又稱先天性內斜視,是指出生後6個月內發病的內斜視,發病原因多為先天性屈光不正、先天性內直肌筋膜異常及先天性外直肌損傷麻痹以及遺傳等,屈光不正的度數不大,兩隻眼常能交替注視目標,不具備建立雙眼視物的基本條件,對視功能的發育危害最大,最佳手術年齡在6個月至2歲。2歲以後再行手術治療 ,往往會遺留不同程度的視覺功能障礙。

2.調節性內斜視:由過度的調節性集合所引起,常表現為小兒在視物時不自覺的出現偏頭、歪頸,分為完全性和部分性兩種,完全性調節性內斜視多在2~5歲發病,多有中高度遠視,開始時只在注視精細目標時候出現內斜視。一旦戴鏡,遠視得到矯正,斜視可以消失,故及時配鏡矯正可不需手術治療。部分調節性內斜視多在1~3歲發病,常有遠視、散光、屈光參差等,在戴鏡矯正遠視後,仍需要手術治療。

3.良性的假性內斜視:嬰幼兒的兩眼間之鼻根處多寬而扁平,眼球內側的眼白部份被鼻側的皮膚遮住了,看起來黑眼珠好似都位於眼球的鼻側一般。此種現象待寶寶四、五歲後隨鼻樑的逐漸發育可自然恢復。

手術與矯正

兒童內斜視的治療方法,因斜視的類別不同而異,一般可分為手術療法與非手術療法。

(一)手術療法乃以手術的方法調整外眼肌的強度與附著點的位置,使眼位趨於正常。先天性內斜視與上下斜視大多需要手術治療,非調節性而且斜度大的斜視通常亦需要借著手術的方法來矯正。

(二)非手術療法:並非所有的斜視都需要手術治療,如果是調節性內斜視,只要戴上適當的遠視眼鏡或雙光鏡就可以矯正。如果並有中高屈光異常,亦常需配戴眼鏡來矯正,另外可借著軸矯正訓練的方法來幫助兩眼單視能的恢復與增加融像能力。例如以視軸矯正訓練機來訓練,或者配戴稜鏡鏡片……等。如果並有弱視,則弱視的訓練亦是不可或缺的治療。

特點

1、斜視角大

兒童內斜視斜視角大;一般大於30△,約有50%患者超過50△,遠近距離斜視角相等,且穩定,不受調節影響,偶見斜角在幾個月內有明顯改變。應該注意的,患兒兩眼常常不能外展,但這不是雙眼外展神經麻痹,而是繼發於交叉注視的結果。另一種情況是,先天性內斜視患兒偏斜度較大,且有弱視,但無交叉注視,此容易將有旁中心注視眼誤認為是一側外展神經麻痹。事實上,先天性單側或雙側外展神經麻痹是很少見的。

2、內斜視孩子大多有交替性注視

大多數先天性兒童內斜視患者的表現:第一眼位有交替注視(alternatefixation),雙眼視力相等,向兩側看時有交叉注視,即向右看時,左眼注視,向左看時,右眼注視。少數患者無交替性注視,斜視眼可發生弱視(amblyopia),弱視發生率約占40%,並且弱視程度很深,伴有旁中心注視。

3、常合併垂直性斜視

先天性兒童內斜視患兒至2~3歲時,可出現分離性垂直性斜視(dissociatedvertivaldeviation,DVD),表現為非注視眼上轉、外旋,注視眼下轉、內旋;78%患者伴有下斜肌功能過強;還可見眼球震顫,為旋轉性或水平性,震顫有時是隱性的,僅僅在遮蓋一眼後出現,或在內收時眼震減輕,外展時眼震增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