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克拉瑪依市第九中學,創辦於1973年,原名克拉瑪依煉油廠子弟學校,是為解決石油企業子女就學的一所國小、中學、高中一貫制的企業子弟學校。1981年夏國小部與中學部分離,稱克拉瑪依煉油廠中學。1997年6月劃歸克拉瑪依市教育局直屬管理,更名為克拉瑪依市第九中學,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
學校規模
學校占地65200㎡(97.8畝)。其中建築面積14847㎡,包括博學樓、尚能樓、篤行樓、奧體館,加上地面建築弘德廊,有機體現“弘德尚能,博學篤行”的校訓;校園整體規劃體現園林化、人文性的設計理念,是一座集綠色、人文、書香特色為一體的現代化校園。
學校現有教職工93人。 79名專任教師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40名,平均年齡32歲,市級學科帶頭人1名,市級骨幹教師4名,校級骨幹教師2名。現有學生748名,編為23個教學班,其中國中15個班,高中8個班。
辦學特色
2008年3月,學校以“三二六”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為抓手,強力推進新課改。課改經歷了從“臨帖”到“破貼”,從“形似”向“神似”的推進,目前基本形成了學科特色。與此同時高中課改有序推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性學習、評價制度改革等工作有了較大進展。
“三二六”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引起社會關注,引發廣泛討論和高度認同,市教育局領導多次來我校指導課改工作,杜郎口中學校長崔其升、副校長高俊英、中央教科所博士後吳景松先後到我校指導課堂教學。《中國教育報》整版、《新疆教育報》連續五期跟蹤報導我校“三二六”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克拉瑪依日報》連續四期整版報導我校“三二六”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歷程。在2010年7月,自治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現場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任助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雜誌社社長兼主編劉堅教授對“三二六”課堂教學模式給予充分肯定。11月,自治區教科所、課改辦全體中學教研員齊聚學校觀摩調研,對學校“三二六”課堂教學模式高度評價。
學校文化
辦 學 理 念:為學生髮展負責 為孩子未來奠基
三 風 一 訓:
校 訓: 弘德尚能 博學篤行
校 風: 求真務實 和諧超越
教 風: 敬業愛生 協作創新
學 風: 自主樂學 合作探究
教學成就
2007年9月,市教育局調孫定國出任九中校長,學校領導班子分析學校現狀,準確定位學校發展思路,全體教職員工群策群力,在認真總結九中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分析了學校的辦學規模、地理位置、生源結構、師資狀況等因素。在結合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學校制定了第一個《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全方位明晰了學校的辦學方向,將每一階段的任務具體化,並嚴格執行:第一年重點是制定了規劃,競聘產生了新的領導班子,將年級主任教研組長的職能明確,管理重心下移,學校的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總結出學校“三風一訓”和“鳳凰文化”,設計出校徽。第二年重點是通過規範化學校和德育達標校的創建,規範了辦學行為,使學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學符合現代學校的要求;第三年的重點是在前兩年辦學的基礎上,通過歸納展示和提升,形成特色,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學校知名度進一步提高。
通過全校教職員工共同努力,取得了顯著效果:三年的規劃考核均被市教育局評為優,學校的面貌有了明顯變化,實現了一年一小變,三年大變樣的目的。贏得了社會和家長的讚譽,規範化測評中家長對學校的信任度達到100%。三年考試成績穩中有升。2008年,獲得了市級德育達標、市級規範化學校稱號,中考較上一年一次性畢業率提高9%,高中錄取率提高6%。高考上線率100%,一本完成教育局規定的270%。二本完成教育規定的260%。2009年獲得市級“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優秀黨支部”等榮譽稱號,並通過了區級文明單位驗收,中考取得全市綜合第二的佳績,實現了近五年的突破。2010年中考,在初一成績位居全市倒數第一的不利因素下,取得了發展性評價和初三綜合成績全市第一的佳績。高考100%上線,高考的一本完成266%,二本完成280%。
校徽釋義
校徽釋義 :
1、圖案組成:圖案為橢圓形狀,上方主體圖案突出兩隻鳳凰構成的“9”字。下方為校名。
2、主體圖案借鳳與凰組成的“9”字,代表九中。一鳳一凰,極富動感地陰陽交匯共容在一個圓內,預示著學校的和諧發展。鳳凰為百鳥之王,象徵著學校一流的校容、校貌,體現著學校勇於創新、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寓意學校蓬勃發展、蒸蒸日上。鳳凰,不死之鳥,浴火重生,象徵學生的培養和學校發展如同鳳凰“涅槃”一樣要歷經磨練,經歷過“涅槃”的鳳凰才能飛往更加輝煌的理想境界。
3、圖案也可理解為左右兩個朝陽中奮飛的鳳凰構成的“9”字。其中左面的鳳凰代表老師,兩隻翅膀分別代表師德和和師能,鳳凰身披五彩,品行高潔,寓意“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右邊的鳳凰代表學生,四羽長尾代表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兩隻鳳凰盤旋上升,代表老師引領學生追求理想和真理,師生教學相長共同發展。
4、校徽由明快、醒目的橙色金黃漸變色和藍色組成。藍色代表大海和藍天,象徵著無限的力量和廣闊的空間,寓意學校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現代的管理思想和開放博大的發展胸襟;橙色代表收穫,金色是公認的尊貴色,橙色金黃漸變象徵著走向輝煌。
5、整個主體圖案融合在藍色的背景中,簡潔又突現主體,同時也體現科技感,整體形成九中學子在知識的海洋展翅翱翔的畫面,飽含著青春的活力。主體圖案構思簡潔,寓意深刻,造型一氣呵成,極具動感和時代氣息,有較強的辨別性和套用性。
校訓釋義
校訓:弘德尚能 博學篤行
“弘德”,出自《隋書·隱逸傳》:“人能弘德,道不虛行。”“弘德”,弘揚傳統美德;“尚能”,崇尚能力,培養技能,通過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本領;
“博學篤行”是對如何實踐“弘德尚能”的方法論回答。《禮記·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欲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並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 “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明辯”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以“博學篤行”為校訓,並非只取“博學”和“篤行”四字,而是包括“審問、慎思、明辨”在內的,由“博學”而“篤行”的內在統一、相聯互動的過程。
歷史沿革
曾經的輝煌
煉油廠學校(九中),創辦之初正值十年文革時期,校舍簡陋,辦學條件極差,甚至沒有實驗室及實驗儀器設備和必須藥品,教學質量也無從談起。原新疆石油管理局為振興教育從1983年起大力提升教師隊伍素質(一是原有教師到內地師範大學進修,另一方面從內地大力招聘高素質的教師),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再加上學生生源單一(主要是煉油廠、輸油公司、石油公司等石油企業子女),學校教師素質高,學習風氣好。自1986年至1997年曆屆高考、中考成績在全市名列前茅,升學率逐年增加,學生個性特長發展明顯。1986年,廖林華同學以全市前三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截止1997年,共有13名同學分別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上海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等重點大學,1989年、1998年兩次高考理科獲全市第一名,1989年、1996年中考均取得全市第一名,使煉油中學一度引起克拉瑪依關注。
歷史的陣痛
克拉瑪依市九中是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唯一的一所地處外灘區的中學,地處克拉瑪依市郊外城鄉結合部。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克拉瑪依石化工業園的建設,外地人員的大量進入,學校生源發生了很大變化。2000年以來,學生除了克拉瑪依石化公司及改制企業的職工子女外,有相當一部分為養殖基地個體養殖戶、大農業和在各公司等單位打工的農民工子女。這些企業外僱工、個體戶子女,占學生總數的50%以上。由於家庭環境和原來所受教育的差別,學生情況複雜,基礎較差,嚴重影響九中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2005年初一入學178人,三年中總計轉出64人,轉入30人,流動率高達53%;2008屆以來的三屆高三學生流失率幾乎達到30%,其中前10名和20名的學生大都流失70%。而且學校的師資隊伍嚴重青黃不接,僅2007年就退休11名老教師,且大部分是把關教師。而近五年工作的三十多名,占了教學人員的近一半。特別是國中50名專任教師只有12人有中級以上職稱,甚至出現工作三年就擔任語數外教研組長的情況,學校的發展陷入低迷。
均衡發展獲機遇
進入新千年的第五個年頭,隨著市財政經濟情況好轉,特別是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教育局堅持“教育均衡發展”理念,給了九中發展機遇。政府從2004年到2009年先後投資達4000多萬,再加上石化公司的大力支持,學校的辦學條件發生了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