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西方設計的確切來源還不得而知。人們曾拿瓷碗上的多頭蛇與卡米洛·卡米利(Camillo Camilli)的作品“Impresse Illustri”(作於1586年,維也納)中的印刷插圖里出現的多頭蛇,以及澳門聖保羅大教堂石頭外牆上所雕刻(1620-1627年)的多頭蛇作比較,然而,這些多頭蛇都沒有出現在盾牌上,也沒有拉丁格言。
![克拉克瓷碗](/img/e/76d/nBnauM3XwYTOyEjM5ITNwAzM5MTMwUDNzEDN5MTNwAzMxAzLyU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這種特別的設計大約在17世紀的葡萄牙、荷蘭和伊朗出現,這表明,明朝晚期特許商品的銷售範圍更為廣泛。在葡萄牙里斯本的桑托斯王宮中,與此藏品有相同圖案的一個盤子組成了稜錐形天花板的一部份,天花板上以明朝瓷器作為花飾。
葡萄牙國王胡安·曼努埃爾一世(Don Manuel I)(1495-1521年在位)及其繼承人的收藏品中,僅有一件是帶有歐洲圖案和銘文的中國瓷器。
1638年,威廉·克萊茲·海達(Willem Claesz Heda)(約1594-1681年)將一隻相同的瓷碗畫進了後來的荷蘭靜物油畫中。17世紀下半葉在伊朗仿製的一隻瓷碗與這件藏品極為相似,現存於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