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克山鎮地處克山縣中南部,是克山縣縣委、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
化的中心,是全縣的交通樞紐。克山鎮南北8.8公里,東西寬5.5公里,面積為48.4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48°5′,東經175°55′,海拔高度247.7米,最低點為209.35米,全鎮呈方形。南部相隔烏裕爾河與克山縣河南鄉、雙河鄉相鄰,西部和北部與克山縣古城鎮、古北鄉接壤,東部與克山縣河北鄉接壤。全鎮轄六個社區,130個小區,一個行政村,12個自然屯,總戶數為27,215戶,總人口為87,470人。克山鎮黨委、政府本著服務民眾、構建和諧社區的全新理念,以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六個社區(即鵬程社區、嘉利盈社區、天澤社區、遠東社區、沃華社區、金鼎社區),全力打造硬體建設和軟體建設,實現社區工作全省一流、全國掛號的目標。獲得國家級、省市級榮譽100多項次。接待全國各省、地市參觀團150餘個,提供省、市現場會現場10餘次。
克山鎮強勢推進土地流轉,2007年,土地流轉面積就達8,200畝,逐步實現土地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同時,加大勞動力轉移力度,通過採取系統培訓,搭建就業平台等有針對性措施,從根本上有效解決了勞動力轉移中的難點問題,真正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克山鎮現有耕地15,545畝,農戶1,973戶,7,182人。主導產業為蔬菜種植,年產鮮菜可達3,500萬公斤,是全縣鮮菜種植供應的主要基地,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克山鎮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快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全力打造綠色牌和特色品牌,建立四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2014年,結合民生實際,克山縣物業辦不斷創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全面做好物業管理工作。物業管理覆蓋率達100%,業主委員會成立率達100%,物業服務項目備案率達到100%,物業項目招投標率100%。使全縣113棟無主樓的環境面貌得到明顯改觀,居民滿意度大幅提升。
克山鎮在構建農業強鎮、全力構建經濟強鎮,全方位為企業搭建發展平台,提供政策支持,定向資金扶持,現全鎮私營經濟發展居全縣之首。
面對市場經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克山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蔬菜種植、企業發展、兩大支柱產業,實施強菜、興企、聚財的經濟發展戰略,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觀念,全新的視角,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強化黨的基層執政基礎,帶領全鎮人民加快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
歷史沿革
克山鎮,清初稱“察霍勒屯”。察霍勒,蒙古語“水鸛鳥”之意。因其東南隅有一大水泡子,周圍水草肥美,水鸛 鳥群集,故名。
清末設定驛站,為“布海(布特哈——海倫)官道”第三站,故又稱“三站”。
“克山”之稱,始於中華民國初年,設立克山設治局時,取境內克爾克圖山(二克山)命名“克山設治局”,鎮名 因襲縣名。
清初,克山一帶為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遊牧民族的狩獵區,歸布特哈總管管轄。
清末,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隸屬東布特哈總管管轄。
1909年(清宣統元年),“布海官道”修竣後,在今克山鎮設第三站,翌年改隸訥河直隸廳管轄,由於居民增 多,工商業逐漸興起。
中華民國成立後,1913年訥河縣於此設定察霍鎮。
1914年丈放街基,規劃為長、寬各“三里三”的正方形街基。
1915年3月,劃歸克山設治局,同年8月改隸克山縣,遂為縣城。
1922年修築城牆,周長6.6公里,城外挖有護城壕。1929年全縣劃分為5個大區,屬第一區境內。
東北淪陷後,1933年設縣城保,1938年改設克山街。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將克山街劃為第一區、第二區和城郊區。
1948年8月,將縣城內第一區與第二區合併為城關區,1952年改為第一區。
1955年5月,改為城關鎮,同年10月改為克山鎮。
1958年9月,改稱克山鎮人民公社。
1980年恢復克山鎮名稱。
行政區劃
全鎮截止2016年區劃詳情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城鄉分類代碼 | 名稱 |
230229100001 | 121 | 沃華社區居民委會 |
230229100002 | 121 | 遠東社區居民委會 |
230229100003 | 121 | 金鼎社區居民委會 |
230229100004 | 121 | 天澤社區居民委會 |
230229100005 | 121 | 鵬程社區居民委會 |
230229100006 | 121 | 嘉利盈社區居民委會 |
230229100200 | 122 | 城郊村村民委員會 |
經濟發展
克山鎮地處烏裕爾河北岸。全鎮總面積27.2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0.7平方公里。工商業比較發達,縣屬工商企業均集中於克山鎮內,較大的工廠有省、市、縣屬的肉聯廠、掛車廠、亞麻紡紗廠等。科研單位有省農科院克山小麥研究所、馬鈴薯研究所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108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