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飽和點

光飽和點

在一定的光強範圍內,植物的光合速率隨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大,當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數值之後,光合速率不再繼續提高時的光照度值。光照強度超過光補償點後,隨著光照強度增強,光合速率逐漸提高,這時光合強度就超過呼吸強度,植物體內積累乾物質。但達到一定值後,再增加光照強度,光合速率卻不再增加,此即光飽和現象。達到光飽和時的光照強度,即光飽和點。各類植物光飽和點不同。陽性植物的光飽和點在20000—25000LUX左右,而陰性植物約在5000—10000LUX就達到光飽和。

基本信息

原因

主要原因是當其他條件(如CO濃度等)一定時,光照強度增強,使得光反應速度增長,但是暗反應中CO2的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速度幾乎未改變。

另外,光強超過光飽和點時候,植物會發生光抑制現象﹙光能超過光合系統所能利用的數量時,光合功能下降的現象﹚消耗掉自己製造的有機物也是光飽和的原因。

概述

1883年德國J.賴因克首先發現植物的光飽和現象,並指出:光飽和點取決於所研究的對象。喜陰植物(深水藻或陰生葉片)在海平面全光照的十分之一或更低時即達光飽和;喜陽植物,尤其是荒漠植物或高山植物,在中午直射光下還未達到光飽和。對於水稻、小麥等C3植物,光飽和點為3~8萬勒克斯。C4植物的光飽和點一般比C

光飽和點光飽和點

3植物高,有的C4植物在自然光強下甚至測不到光飽和點(如玉米的嫩葉)。作物群體的光飽和點較單葉為高,小麥單葉光飽和點為2~3萬勒克斯,而群體在10萬勒克斯下尚未達到飽和。這因為光照度增加時,群體的上層葉片雖已飽和,但下層葉片的光合強度仍隨光照度的增加而提高,所以群體的總光合強度還在上升。

光飽和點 - 原因 主要是因為當其他條件一定時(如CO2濃度等)光照強度上去了,即光反應上去了,但是暗反應CO2的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速度跟不上。還有原因是,光強超過光飽和點時候,植物會發生光抑制現象,然後,會消耗掉自己製造的有機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