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錢林森,江蘇泰興市人。1937年9月生。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1966年畢業於北京外語學院法文系。現為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中文系教授、比較文學與法語言文學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文化書院跨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理事、國際雙語論叢《跨文化對話》執行主編、中國作協會員。曾出版《中國文學在法國》、《法國作家與中國》、Dialogue Transculturel(主編),《二十一世紀世界文化熱點叢書》(主編)、《牧女與蠶娘》、《中國之歐洲》(合譯)等著作與譯作。
目錄
借東方佳釀,澆西人塊壘
——關於法國作家與中國文化關係的對話
程抱一錢林森
光自東方來:法國作家對中國文化的發現
1.有朋自遠方來
基督教文化與儒家文化相遇
“如果你未曾遇到過我,那么你就不會尋找我”
“你不同於我,我不同於你”:中法文化首次相遇的
失落對話
2.“我知道什麼呢?”
蒙田對中國文化的陌生感與親和力
塔樓上的沉思:蒙田對中國文化的親和力
塔樓上的文化反饋:蒙田《隨筆》與中國現代作家
3.“相逢何曾相識?”
西方“哲人”初識東方“孔聖人”
“萬世師表”的“東方聖哲”:十七世紀法人眼中的孔夫子
“摩西”與“中國”,“偏執”與“寬容”:帕斯卡爾、
培爾初交中國
政治烏托邦:啟蒙作家的中國文化觀
1.“歐洲的孔夫子”
伏爾泰與儒學精神的接納與張揚
“良俗美德”的“理想國”:伏爾泰在孔夫子故鄉的發現
“仁政德治”的“哲學家國王”:伏爾泰與孔夫子“結緣”
《中國孤兒》:“孔子後裔”給法國人上道德課
2.“專制”、“恐懼”、“榮譽和品德”兼而有之?
孟德斯鳩負面看中國
專制?禮治?孟德斯鳩矛盾的中國觀
“偏見”與“卓識”的混合:孟德斯鳩中國文化觀的產生
孟德斯鳩與伏爾泰:觀照中國雙重價值的支柱
3.在仰慕與排斥之間
阿爾讓斯與中國文化
中國人游歐洲:阿爾讓斯的“欲望旅程”
中國人的“哲學課”:阿爾讓斯眼裡的“中國思想”
藝術烏托邦:法國作家對中國文化的構想
1.“意義世界”的烏托邦
馬拉美與中國文化
接近馬拉美詩學:中國作為烏托邦
純詩與妙悟:馬拉美對西語的破除與東方詩意之美
意義何求:馬拉美象徵主義的東方旨趣
2.借得“玉笛”輕輕吹
女詩人朱笛特譜寫的中華音符
象牙塔里的“中國人”:永遠的東方主義者朱笛特
“玉笛”吹奏“中國夢”:《玉書》中的唐宋詩詞
浪漫烏托邦與激情世界:朱笛特作品中的文化中國
“和而不同”:20世紀法國作家與中國文化對話
1.大清王朝廢墟中的“淘金者”
徘徊於對抗和對話之間的綠蒂
從大洋那邊來的“海盜”?綠蒂在北京
對古老衰亡的文化迷戀:綠蒂的中國夢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