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註:聖鑰之艦是先行者艦隊中最強大的戰艦,可以開啟通往方舟等地傳送通道,先行者的無畏戰艦就是其中一艘)當神經系統的同化持續進行時,蟲族也分別演化出不同的生理變化,被稱為種族特化。
高階的種族像人類以及精英因為擅長戰鬥,所以被轉化為戰鬥種屬,戰鬥種屬保持了大部分原本宿主的身體輪廓,但是卻經過相當大的突變,原本的器官大部分都腐化,器官特異性被分散,身體產生腐爛的空洞,而器官功能也被徹底分散,因此打爆腦袋並不能擊倒一個戰鬥型蟲族。此外因此類似狙擊槍彈這樣的部位選擇性精準攻擊是無效的,狙擊槍子彈擊中後只會穿過空腔的軀體,從另一邊鑽出來,而毫無效果,戰鬥種屬也可以無視於原本宿主的骨骼結構而快速長出強韌的觸手,觸手通常從及怪的地方鑽出,大部分是胸口的核心位置,例如脖子、腋下或是驅乾,一之手臂則會長出觸角或是爪狀的物體,戰鬥種屬的肌肉組織也經過戲劇性的轉變,得到了巨大的腕力以及腳力,能夠用手爪進行沉重的打擊,並用雙腳跳躍到極高的地方,轉化會造成血液極速的突變。
由於存在著難以計數的蟲族,一般認為蟲族的數量太龐大了,所以很難找出有效的反制手段。
目前並沒有一種方法可以阻止被感染的過程,不過,有一種特殊例外就是患有包氏症候群,那是一種神經系統暴露在輻射線(電漿與卡賓槍的放射線彈藥)下造成宿主的神經系統產生不規則的電流流動,宿主的神經系統頻率被打亂了但卻不會對宿主產生有害的影響,但這已經證實當宿主被感染種屬寄生時,感染種屬無法改寫宿主的意識,而且也無法造成生理狀態的大規模突變,原因未知,雖然蟲族的DNA早以與宿主的DNA結合,反而還增加了宿主的傷害恢復力,艾弗瑞.J.強森就擁有包氏症候群,在兩支陸戰隊小隊遭到蟲族攻擊時,他逃出了隔離設施,然而,有些論點認為這是因為他的ORION計畫背景,所謂的包氏症候群只是捏造出來的,但是目前真相依然不明。
發展過程
野生期:這是最低階的情況,藉由未知的方式溝通,並依照本能獵取獵物來組成屍腦獸。統合期:這時的蟲族已經變成真正的危險,它們現在聽命於由野生期創造出的屍腦獸。
星際擴散期:這時的蟲族已經掌握了大部分的科技,並散播到銀河各地去感染別的宿主。
銀河擴散期:這時原本的銀河已經全部被同化,掌握了所有科技的蟲族開始別的的銀河出發,目前推論,來到現在的銀河並與先行者交戰的蟲族就是處於銀河擴散期。
種類介紹
感染形態感染形態蟲族作為蟲族最基礎、最簡單的形態,具有最小的體型,但卻是蟲族最重要的構成部分:它的存在使得蟲族能夠順利感染、吸收其他種族。感染形態有點象孢子,是一種小的球狀生命體,背部頂端有一個小的突出的向下垂的棕色角,球狀體下部有很多觸鬚,這些觸鬚類似感染體的腿,感染形態依靠觸鬚做正弦曲線運動,並以此形式接近目標。與目標接觸後,感染形態會擴張觸鬚,刺穿目標的皮膚,直奔脊柱,然後對目標進行一系列神經上和生理上的攻擊,將目標變成寄主。但是,能量護盾可以幫助抵抗感染形態的攻擊行為,感染形態遇到能量護盾會被引爆,變成有毒氣體。儘管如此,感染形態的感染能力隨著時間而減退,特別是經過了上千年的延續,它們對寄主的神經控制能力逐漸降低,導致會有一些寄主在被感染後,仍能夠將蟲族的意念與自己原有的精神意志區分開,例如小說《光環:蟲族》一書中陸戰隊一等兵 Wallace A. Jenkins 的情況。
成功感染了戰鬥型生命體的感染形態,會寄生於寄主的胸腔內,成為戰鬥形態。當寄生體被殺死後,感染形態也可能被殺死,但也可能會逃出。對於沒有護盾的目標,哪怕是極少數的感染形態,也可以構成很大威脅,感染形態會在短短几分鐘內將其完全感染和控制。相比之下,擁有能量護盾對與感染形態作戰非常有幫助:感染形態必須通過數量上的優勢接近目標,然後通過不斷自爆來消耗目標的能量護盾,當能量護盾被消耗殆盡,才能接觸到目標的生命體進行感染。母體形態當戰鬥形態蟲族嚴重受損、或者感染形態蟲族所控制的寄主本體不適合變異為戰鬥形態的情況下,就會變異為母體形態蟲族。野豬獸、豺狼和兵蜂則在被感染的時候直接變異為母體形態,原因可能是他們本身瘦弱的軀體不適合成為戰鬥形態的蟲族。
母體形態在蟲族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相當於感染形態的培養器,保護感染形態直到發育完全,並在戰鬥中釋放。
從外形上來說,母體形態的體積較大,內含未釋放的感染形態蟲族的臃腫囊袋架在短小的身軀上,配上一對短小的腿,所以行動非常緩慢。在戰鬥中,一旦步入潛在目標範圍內或它們的囊袋被子彈射中,囊袋系統便會產生大量的爆炸性氣體,短短几秒後,整個囊袋便會被撐爆,將感染形態彈出。這樣的自爆炸殺傷力非常高,而這樣靠氣體推進感染形態的方式非常有效,因為當感染形態向四面八方噴射出去的時候,多數會把潛在的寄主嚇得不知所措,從而達到被蟲族同化的目的。戰鬥形態當感染形態成功占有目標後,如果目標本身具有足夠的生物量與戰鬥潛質,它會改變宿主的形態,將其扭曲成戰鬥形態蟲族。戰鬥形態下的蟲族通常保持原有宿主的生命組織、衣著和盔甲。目前所知道的戰鬥形態均為人類、精英和鬼面獸的變異,野豬獸、豺狼和兵蜂則可能因為其本身條件的欠缺與缺少戰鬥能力等原因,被變異為稍低等的母體形態。
戰鬥形態的蟲族在近距下極具攻擊力,因為它們那鞭子一樣的變異手臂攻擊力非同小可,就連經過力量增強的斯巴達 II 戰士們也要懼它三分。鞭臂的一擊可以消耗雷神錘裝甲能量護盾的一半,一兩記近戰攻擊就可以幹掉野豬獸和豺狼,再多幾下就可以幹掉一名精英、鬼面獸、陸戰隊員或者斯巴達戰士。
被感染的精英戰士儘管戰鬥形態的蟲族可以操作武器與載具,但他們的射擊精準度和操作水平相當糟糕。戰鬥形態的蟲族非常具有攻擊性,並缺乏戰場上的戰術,但數量龐大的它們仍能夠驅使強大的敵人乖乖投降。被感染的人類、精英和鬼面獸可以在短短几分鐘內完成向戰鬥形態的轉變,屍首和被擊傷的已感染體則能在幾秒鐘內重新獲得生命力並且重新投入戰鬥。所以在戰鬥中要儘量毀滅屍首,以免被蟲族利用。就連先行者的機械衛兵也經常對被擊倒的蟲族屍體進行焚燒,目的就是防止被充足利用。變身形態當互助階段的蟲族從宿主身上獲得足夠的鈣質後,才能進化為變身形態蟲族。蟲族利用鈣質先建構一個『彈性』架構,然後將 FSC 附著其上,進而創造出『可怕的機器』。變身形態一開始的基本功能與戰鬥形態的功能差不多(例如幫助感染形態取得宿主、並且取得生物質量和複合神經系統以增強屍腦獸本體的力量),不過當變身形態的數量達到『平衡 [?]』後,所有尚存的戰鬥形態便會轉成純防禦的角色,或是轉入蟲族可用的生物質量/鈣儲量中。
變身形態蟲族不能被碎屍,也不會被感染形態蟲族再次附身而重新復活。對付它們最有效的武器是光劍。
變身形態蟲族共有三種變身:類似蠍子的快速移動型 Stalker、作為炮台的遠程攻擊型 Ranged、移動緩慢的近戰力量型 Tank。這三種變身形態的蟲族都可以在數秒鐘內變身為另外一種。在傳奇難度中,一旦被粘上電漿手雷、釘子手雷,它們很多時候會變身,在變身過程中會滅掉手雷而不爆炸。
炮台型的變身形態蟲族由蠍子型變身而來。它們附在牆壁和地面上作為炮台,不停地從嘴裡發射出精準的閃電狀刺針攻擊敵人,威力相當大;打開『接住』骷髏時,偶爾還會扔下兩枚釘子手雷。它們在受到攻擊後,會蜷曲保護容易被擊殺的頭部和嘴裡的感染形態蟲族;而被完全殺死後,就會從牆壁上掉落地上。
坦克型的變身形態蟲族由Stalker變身而來。它們身形巨大但是移動緩慢,手臂和鈍爪強而有力但是不能使用任何武器。它們以雙臂橫掃的方式攻擊敵人。坦克型的弱點是附在嘴上的感染形態蟲族,可以被爆頭。不過受到攻擊時,它們通常會以手臂遮擋嘴巴,避免感染形態被殺。
蠍子型的變身形態蟲族移動迅速靈活,能飛檐走壁,但是不會攻擊敵人。通常是快速接近敵人,變身為坦克型發動近戰攻擊;或者避開敵人視線前行到隱蔽處、受到突然攻擊時急速撤退到安全距離,變身為炮台型在中遠程精準射擊。比較弱。屍腦獸屍腦獸被假定為蟲族形態的最高階狀態。只有當接近“臨界質量”的蟲族融合在一起的時候,這一點與原始屍腦獸很相似,但規模更大,屍腦獸才能形成。
屍腦獸是蟲族意識形態的化身,肆無忌憚的搜尋、吞噬著星系中一切不尋常的智慧的生命體:為了蟲族本身的繁衍與擴張野心,操縱其他生命體來乾它們的骯髒勾當。第一隻屍腦獸,大概生存於 10 萬年前,被光環的第一次啟動所消滅。隨後第二隻屍腦獸形成,並躲藏於 Delta 光環中,它似乎非常了解先行者們的科技,甚至捕獲了 2401 引導者懺悔切線,改裝了光環上的心靈運輸系統,並了解了光環的構造。這是一隻不同尋常的屍腦獸。
從外形上來說,屍腦獸更像是捕蠅草:它是一個結實的帶有觸角的巨大實體,肥胖的頸部與模糊的腦袋,但其巨大的嘴卻可以用很低沉的語調說話。它龐大的觸手具有強大的力量,並有足夠能力從光環深處擴展至表層上百公里的地方。343 引導者調查的種族歷史在沒有成為屍腦獸時,充足的存在相當穩定,它們不會自動增生,但是會在感知生物體的附近形成,尤其是有自我意識及『內觀能力 [?]』的生物體。
而在『野生』階段時,蟲族只能利用『費洛蒙』通訊來進行本體的協調,研究指出,它們傳遞的信息必定無法太複雜。這些個體能夠取得宿主的能力和記憶,一旦蟲族建立出屍腦獸後,便會進入『互助』階段,也就從這時候開始,蟲族的危險性會暴增。遠距不同形態群組的同步化,以及個體間的職業專門化,將不再藉由費洛蒙通訊來進行。因為群組對形勢變化的反應,就戰略層面而言算是瞬間或近乎瞬間完成的,期間完全不會因為距離而有任何的『時間延遲』。根據推論,蟲族在後野生階段擁有某種『心靈感應 [?]』形態,不過目前尚未獲得證實。
屍腦獸,與其前身原始屍腦獸相似,是蟲族超級細胞 (FSC) 及宿主複雜的神經系統的融合體。屍腦獸對自身所創造的機動體的控制能力,就像是一般個體控制自己的四肢一樣。因此,在野生階段時,屍腦獸的控制還局限於個體層面,不過一旦進入互助階段,便會由中央複合智慧發號施令。
雖然目前並沒有任何嚴謹的試驗資料,不過根據實際情報顯示,如果將機動體從屍腦獸中移除,便會回復到野生階段。至於某個屍腦獸的機動體是否會受其他屍腦獸的影響,目前並沒有充分資料可供推論,不過邏輯上應該有可能。儘管如此,由於屍腦獸所有個體均極為相似,且目標都一致,所以幾乎無法找出它們當中的區別。